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严羽诗话批评崇奉汉魏盛唐的古典诗歌理论传统,追求"以汉魏晋盛唐为师"的文化意蕴。"以盛唐为法"凸显了严羽真切的诗话文艺鉴赏思维方式和"师古"的审美理想情怀。严羽一直期待从"学汉魏晋与盛唐诗"的传统诗艺理论中汲取教益。因此,对严羽"师古"审美情怀的作进一步的研究,对当下诗话文化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代诗学专著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倡导“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和“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审美趣味共存论,构建了严羽《沧浪诗话》的美学思想体系。《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羽《沧浪诗话》评论“以盛唐为法”,但我们并不能据此简单推定汉魏诗歌在严羽的评价中逊于盛唐。他在高度赞赏汉魏诗歌的艺术成就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并最终在盛唐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诗歌理想。汉魏诗歌在严羽的诗歌评价体系中.起着参照作用,即其作为高古真纯的诗歌类型,与盛唐诗歌做对比,并验证后者在内容与艺术结合方面相对更高的合理想度。  相似文献   

4.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我国诗话一类作品中可以说是流行极广,影响极大而引起争论也极多的一部作品。此书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他的诗论确实揭示了中国诗歌中一种特殊的“妙处”,讲究艺术作品的审美风貌和意境,使其显示出较为完整的理论形态。在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独特的价值。首先,严羽讲究以禅喻诗。宋代禅学极盛,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以悟论诗  相似文献   

5.
诗话之作,自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问世之后,作者蜂起,但在严羽《沧浪诗话》之前,“诗话”之作多是记录诗坛异闻轶事的谈薮笔记,少有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著述。严羽的《沧浪诗话》可说是宋代诗话著作巾第一部较有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论著。自此之后,才逐渐有作者在撰述诗话时注意理论性和系统性。应该说严羽的《沧浪诗话》一书,是诗话创作中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前,严羽诗歌理论的研究有不少进展,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这里试就严羽诗歌理论的本质从整体上略作申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严羽《沧浪诗话》论诗,重妙悟、倡兴趣、标举盛唐“气象”,极崇李杜,亦激赏孟浩然,独于王维很少涉及。拟从严氏理论与王维诗歌的离合入手,浅论《沧浪诗话》不论王维的原因:在根本上,严氏的用世之志与王维诗中佛理禅意具有隔阂;在风格上,严羽推崇雄壮之美,激赏李白的豪迈飘逸和杜甫的沉郁顿挫,而对王维诗“不落人间声色”处,则有意排斥;就人生体验看,严羽身处季柬,布衣一生,其个性气质、人生境遇与身处盛唐、“富贵山林两得其趣”的王维迥异,而更接近于“不才明主弃”的孟浩然。  相似文献   

7.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的压卷之作,它对宋以后的诗学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其中的"辨体意识"是严羽诗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严守诗歌的"当行本色"与诗文界限、确立以盛唐诗歌为师法对象和诗内诸体界限辨析等方面内容。而严羽严辨诗体的目的有二:一为直接目的,开拓学诗者的眼界,提升其见识;另一个是终极目的,要为后学指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诗门径。严羽辨体意识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从实践角度讲,宋诗发展至南宋已显露出诸多弊端,严羽欲找出时弊,规范宋诗的发展方向;从理论角度讲,在诸体文学之中,诗学理论发展得最为完善,创作法则最为严格,故破体产生之时,反对的声音,即辨体意识也最强烈。  相似文献   

8.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南宋的一部重要诗话。《诗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包含了严羽的重要诗论。严羽把诗的风格归纳为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九种,把多样化的风格总结为"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两大类型,既欣赏"沉着痛快"一类的诗,又赞美"优游不迫"一类的诗,并把"入神"视为诗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沧浪诗话》是宋代严羽的一部批评著作 ,其中心命题就是高倡“盛唐气象” ,本文从“气象”、“兴趣”两个方面入手 ,着重论述了盛唐气象“浑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沧浪诗话》论及李、杜诗歌的具体评述和严羽提倡的“别才别趣说”及“兴趣说”体现了其审美理想的矛盾之处。“别才别趣说”与推崇杜甫之间的矛盾,“兴趣说”与李、杜诗歌的审美特征并不相符是严羽本身性格的多重性和时代影响的结果。《沧浪诗话》所体现的审美矛盾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严羽,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沧浪诗话》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诗薮》体制可见胡应麟的精心设计,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诗歌史。但在内容上《诗薮》仍未摆脱传统诗话的影响,诸如笔记体、分类含混、内容驳杂等特点都与传统诗话没有根本差别。在《诗薮》梳理和研究诗歌史实的背后,可见其诗学理论的潜在架构。即以辨体思想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加以支撑:"体以代变,格以代降"的诗歌发展理论;"法、悟、化"三阶段的创作理论;"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并重的审美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严羽的“兴趣说”是对盛唐诗歌创作尚“兴”经验的全面总结,反映了对传统诗歌本体论“吟咏性情”审美特点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兴趣”是严羽提倡诗须有“别材别趣”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兴趣”可以看作是盛唐诗之抒情本体,“兴”是有审美特点的情绪体验,也即形式化的感情;“趣”是有美感意味的旨归.其对“兴趣说”的譬喻式界定又受到以宗杲为代表的看话禅判教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严羽《沧浪诗话》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尤其是禅宗理论为基础,对一系列诗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继承并发展了"以禅喻诗"的理论模式,并在此之上建构了一个涵盖本体论、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的诗学体系,对后世王士祯等人的诗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沧浪诗话》的“兴趣”说,是严羽诗论的核心。它的内容包括互相联系的两方面:一方面,对诗人来说,必须通过“妙悟”,具备“别才”;另一方面,对诗歌来说,必须以“盛唐为法”,达到“盛唐气象”的境界。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创造出来的诗歌才会是有“兴趣”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严羽认为宋诗笔力之劲健不减唐人,而气象之浑厚却差之甚远.他的复古诗学正在于提倡浑然之美,试图全面恢复汉魏盛唐诗以浑为美的诗学传统.在《沧浪诗话》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诗美主张,即上乘诗作应具有古朴浑厚、整一无间的气象,妙悟浑成、兴发无痕的诗法和物我浑融、超形入神的意境.“妙悟”“兴趣”与“入神”等诗学理论正是围绕他以浑为美的复古旨趣提出的.自严羽后,以浑论诗逐渐成为潮流,谢榛和王夫之等全面承袭并发展了严羽的浑然美学,并将其推向了巅峰.  相似文献   

16.
盛唐气象论     
(一) 宋严羽《论浪诗话》云:“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指的就是唐宋气象的内涵有别。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论唐之气象也有类似看法,“格高气畅,自是盛唐家数”,“格高”指格调高越、诗旨昂扬。“气畅”指诗意师心,自然成篇。可见,盛唐气象原为诗评家推崇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的风格。本文借用严羽、谢榛等人的盛唐气象概念,由诗扩大到文艺领域,凡音乐、书法、绘画、歌、舞、服饰等等,亦均有与诗歌相类的时代风格,产生气象的共鸣,其共同的意蕴是,闪耀着唐人健康向上的风采、恢宏豪宕的气质、雄浑宽远的境界。这种文化风骨成为唐人创造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严羽的诗歌创作以及其与《沧浪诗话》的关系,历来少有人关注。认真研究其诗歌,对认识严羽的诗歌理论和思想都是有裨益的。对以禅喻诗和以禅入诗两个概念的辨析,可以进一步指出严羽诗论中以禅语入诗和以禅趣入诗的区别;同时通过对其诗作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的理论主张和诗歌创作中始终没有跳出"模仿"的窠臼,这是严羽诗论和创作实践上的一大抵牾。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杨歧派看话禅所崇尚的妙悟 ,即神秘的体验方式 ,还是它对文字障碍的超越 ,以及它所追求的羚羊挂角的境界 ,都和严羽的《沧浪诗话》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杨歧派的话头 ,有的是《沧浪诗话》的理论准备 ,有的是对《沧浪诗话》论断的超越。严羽以诗界的妙喜自许 ,实际上承认了他的理论和南宋杨歧派闽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透彻”一词具备丰富的诗学意义,在严羽《沧浪诗话》中,它具有诗歌表意之明晰深刻、妙悟后之境界,以及盛唐诗境之特点三层含义。严羽在“妙悟”“兴趣”等概念之外,更借助“透彻”,将形而下的诗歌修习与形而上的诗歌悟解绾合起来,使其诗学更牢固地立足于“吟咏情性”与盛唐气象之上。通过对“透彻”这一语词的内涵及演变进行考察,能对严羽的相关诗学概念和诗论体系有更新的审视,同时也可以看出“透彻”同中国古典诗歌本质与诗人学诗工夫论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士人尊琴爱琴蔚然成风,琴不仅在魏晋士人的日常生活和诗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而且成为士人生命境界的一种表征,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琴作为魏晋士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怀的生命活动方式之一,承载了士人的思想情怀和审美情趣,由此而形成的琴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