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阵军笼...........《中华人民共和.,动,阅旅》: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系列漫画:求职一家门@刘闻亮 @马方路<  相似文献   

2.
法国实行35小时工作制 法国从2月1日起凡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上的企业均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即将原来的每周39小时法定工作时间减少4小时,工资报酬不变。其目的是为了在改善职工社会福利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 10城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2日在洛桑正式宣布,在2月1日报名  相似文献   

3.
F-1签证持证人在美围居留期间原则上是不允许工作的。但是根据1990年美国新移民法,从1991年10月起的3年内获得F-1学生身份的外国留学生,在美国学校学习已满1年或1年以上的,学习成绩良好,可以做校外的、与学习有关的工作,并获取报酬,但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在学校假期内,F-1持证人可在校内找工作,但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 F-1签证持证人不准在美国经商或进行商业投资。 F-1签证持证人如因经济需要,可以申请工作  相似文献   

4.
最近,日本劳动省公布了1994年工人劳动时间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去年日本工人平均每周的劳动时间为39小时51分,比1993年减少12分钟,首次低于40小时的规定时间。日本劳动省1993年修改后的劳动法规定,工人每周劳动时间为40小时,并于1994年4月开始在企业实行。 劳动省的这次调查是1994年12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际调查的资料,对企业工时长度和工时安排方式的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工时正在向标准化和灵活化的双重趋势演进,这反映了中国过渡到市场经济的独特转型进程;中国内地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间及加班时间基本符合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有关每周工作44小时的规定,但超过了1995年3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所提出的每周40小时行政法规的标准;工时的灵活安排在中国内地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工人对灵活工时模式更感兴趣。对现有工时安排与员工生活的关系、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及工作满意度等问题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尚属一个全新的领域,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延长劳动时间的现象,过度延长劳动时间给劳动者个人、企业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用劳动法律对延长劳动时间进行限制。将延长劳动时间的限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提高劳动方的协商能力以及加强劳动监察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限制延长劳动时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从1839年医学界得出脂肪肝和肝硬化与慢性酒精中毒有关的论断後,国内外均有资料显示,每日饮烈性白酒80至120克持续10年以上者,90%可能有脂肪肝,10%至35%可能有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不寒而栗。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1993年,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选取了茅台酒厂制酒三车间和酒库车间的职工共有40名,年龄在34岁至54岁之间,因生产和工作需要,都大量饮用53度的烈性茅台酒超过10年,时间最长者达37年,日均饮酒量、饮酒龄及累积饮酒量无一不达到或超过了上述标准。体检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他们当中,除一例因原患肝炎未愈…  相似文献   

8.
条款:《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午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9.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8世纪后期预测,不久后的人类工作将减低到每周不到4小时。乔治·肖伯纳也曾预测,到2000年,人类的工作时间将是每日工作2小时。如今,2000年已经过去,我们想问,还有比这更错误的预言吗?  相似文献   

10.
●七成以上人知道《劳动法》 ●近七成的私营企业职工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 ●国有企业对《劳动法》反映强烈 ●《劳动法》会催生独立的工人组织  相似文献   

11.
今年74岁的曾泉林,是个有51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1983年,他在宜春县劳动人事局退休后,因单位人手紧缺,被继续留用管理档案。曾老几乎整日整夜埋在案卷堆里,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达12个小时。22年来,曾老加班时间超过了3万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正常工作人员17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也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到1994年底,我国已批准立项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5.3万家,其中,已开业投入运营的有4.7万家,从业职工人数600万人。从总体上看,多数外商投资企业能够依法经营,劳动关系还是比较协调稳定的,但是,近年来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保证企业经济利益,充分调动企业及其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经济利益问题是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应当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从四川省及其他省市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情况来看,为兼顾国家、企业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在企业收益分配上,实行利润留成制是应当肯定的。试点企业自有资金多了,职工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对克服企业之间吃大锅饭,调动企业和职工生产经营的主  相似文献   

14.
石油企业应该参加社会保险,这是由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社会保险性质所决定的。(1)石油生产具有风险性,经济效益有时因石油分布和储量的不均衡而伴随勘探开发形势呈现波动状态,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需要被称为“社会减震器”的社会保险制度来给予保证;(2)石油企业职工流动性大。随着勘探周期和开发周期的转换,队伍成建制调动频繁,近则在油田矿区内部,远则跨越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地方财政包干的现行体制下,只让职工退休时所在单位负担其养老金及其它社会保险待遇既不合理,也不科学。如参加社会保险,便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在新西兰可以打工 所有在新西兰学习全日制课程,学习时间在12个月以上的学生可以在暑假期间打工,但是需要向当地的新西兰移民局机构申请变更学生许可并交纳一定的费用。研究生申请学生许可变更,即可以在学习期间兼职,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且申请要附有学校的许可证明。  相似文献   

16.
职工培训工作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职工进行的思想、技术及业务能力提高的一项有益于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艰苦劳动,是企业在现代化改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任务。创造高标准的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人的素质高低把握着企业运行的命脉,职工培训工作恰恰就是满足了企业在这方面的要求,因此说,职工培训工作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一、当前职工培训工作的不足市场经济推动企业必须进行改制,而企业改制必强烈地呼唤着职工培训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职工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执行不力。作为…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刑法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规定并不完善,所以在这一犯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法律竞合的问题。强迫职工劳动过程中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的应当数罪并罚;强迫职工劳动引发被害人自杀、自残或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应当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则进行处理;强迫职工劳动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发生竞合时应当按照牵连犯的原则处理。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3年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从一开始。“48小时”的规定就引发争议:为了索赔。家属需要在48小时内放弃抢救亲人:为了不赔,企业可能用呼吸机恶意拖延已脑死亡员工性命。此类纠纷往往发生在没有签订合同的农民工群体中,“48小时条款”面临的道德困境.恰恰是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现状的真实折射。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在每个时期都有计划地为国营和公私合营工业企业规定出各类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这些工资总额在企业中遵守着“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来进行分配。谁工作得愈多愈好,谁得到的收入也愈多。实行这个原则,就可以鼓舞职工的工作热情,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样也就能保证每个工作者从个人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把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使得工资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强大杠杆之一。党和政府一贯地关心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福利的改善。这具体体现在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的经常增长上,1956年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提高了33.5%,超过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企业富余人员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企业富余人员是指超出企业定员标准,生产经营不需要的人员。另一种认为,企业富余人员是经过优化劳动组合,超出定员编制,不适应正常需要的人员,或是经代化劳动组合后未被组合上岗签定合同的一切多余人员。国家劳动部曾把企业多余人员划分为四类:一是生产性富余,指因企业生产不景气无法安置现有劳动力而造成的富余。地理结构性富余,企业一方面许多岗位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大量苦脏累工种人员短缺。三是生理性富余,指那些部分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又不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四是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