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些天,领着五岁的儿子回老家参加弟弟的婚礼老家有个习俗.在新娘快到新房时,新郎必须把新娘一直抱到新房因为我弟弟的新房在五楼,再加上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们的“恶意阻挠”,结果一路抱来,把我弟弟累得满头大汗,惨不忍睹。回家后,儿子有些心事忡忡地对我说:“妈妈,我长大后不想结婚。”听了他这没头没脑的话,我愣了一下,等我回过神来,赶忙问他为什么,“不为什幺,不想就是不想呗!”在我再三地追问下,他终于吐露了实情“媳妇太重了,我抱不动。”  相似文献   

2.
周一妍 《东西南北》2011,(20):38-39
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与美国总统共享着“奥巴马”这个姓氏。但更多时候他是另一个奥巴马。他曾因为哥哥的当选而备受困扰。并一度对所有媒体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3.
笑话     
心兰 《东西南北》2010,(1):61-61
打猎悲剧 伊琳娜的弟弟弗兰特和她丈夫巴博去非洲打猎。不久,她接到弟弟发来的电报:“巴博猎狮身亡。——弗兰特。”  相似文献   

4.
勤工俭学,在一般同学听起来不是很舒服的字眼,却已陪伴我走过了三个年头。每每想起,我不胜唏嘘。从我进入大学校园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我所要走的道路不会平坦。我很是清楚自己的处境:爸爸已经下岗几年,一直是靠打临时工维持家庭生计;一个弟弟读高中,另一个弟弟读初中,还有一个妹妹读小学。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幸运的是学校为我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5.
吕刚 《唐都学刊》2004,20(3):126-129
顾城是20世纪80年代有影响的朦胧派诗人之一,其诗歌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可是现行的几部当代文学史教材对顾城诗歌的艺术特性没有给予恰当的评说。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弟弟其实是个女孩。 一个双胞胎小女孩说着,另外一个则点头确认。她们的弟弟突然出现在门口:迈赫兰和姐姐们一样一头黑发,但是要短得多,穿着牛仔衬衫、蓝色裤子,昂首挺胸,自信地走进屋里。 据《生活在地下的阿富汗女孩们》一书介绍,在阿富汗,像迈赫兰这样的男孩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但是仍有不少孩子和他一样:他们被称作bacha posh,在达利语中意为“女扮男装”。  相似文献   

7.
江璐 《社会工作》2009,(13):35-35
家住江西省上高县敖阳街道建设北路居委会的18岁女孩刘英,2008年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又常年患病,家中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弟弟。近日,她向街道社区居委会递交低保申请,并在街道召开的低保群众评审会上,向"群众评审团"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得到评审团的全票通过。当天,该街道还有32户居民和刘英一样,在这次的低保群众评审会上,通过评审“面试”并申请到了低保金。现在,谁能享受低保,谁该退出低保,不再是只由政府有关部门说了算,而是公开请群众来评审,由群众来表决,这一新举措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阳光低保”。  相似文献   

8.
在《隋书·倭国传》所载叙述7世纪初倭国情况的记事中,有倭国使者说明倭王王权及倭王执务情况的生动描述。针对其中有关“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的记载,学界通说认为使者说明的内容是倭王的兄长为“天”,倭王的弟弟为“日”,倭王在夜间执务,日出前和“日”交换;这种执务方式是基于倭国未开化思想而出现的。但此记事可以理解为:倭王即“天”、弟为“日”这一说法是学习中国天文知识和阴阳思想的倭人自己构思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个看起来清秀甚至有点文弱的男孩子,背着学生气的背包。我大声叫“严昆”.他回过头来,笑容很干净,有点害羞.嘴边两个酒窝,一下子就会让人心情好起来。9月2日,伊梅坊咖啡厅、他说要选离我们单位近的地方,他可以来找我。然后这个还在中戏读书的“男生”,为我点橙汁,绅士地买单。他说.因为他是青岛男人,他是前不久在全国热播的《孝庄秘史》里的顺治,是10月将在全国推出的《杨门虎将》中的杨七郎,是现在即将在青岛杀青的《魔术奇缘》中安七炫的“弟弟”柳成:  相似文献   

10.
王渤 《社科纵横》2014,(5):147-149
顾城离开我们已有21年了,他的诗却仍然鸣响在我们耳际。本文从创作源头、个人信仰、语言形式、审美意象、思维方式等层面入手,试图在生态危机背景下探究顾城诗歌的自然维度,以期对生态文学建设、人的诗性回归、人与自然关系的明晰产生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人类便开始了爱情的游戏和婚姻的延续,而男大女小则构成了男女婚姻的基调,一曲“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唱红了少男少女那浮躁的心,世人认准了这样一个理:婚姻就该是由“哥哥”和“妹妹”组成。可似乎是一夜之间,都市婚姻女大男小式正在悄然兴起,坐在“船头”的越来越多是“姐姐”而不是“妹妹”了。据天津市婚姻服务中心94年登记结果显示,女方要找对象比自己年豁小的占女子登记数的28%,而男方要找“姐姐”的则占36%。来自南方某婚姻中心的报告称:现时年轻人结婚,“姐姐”和“弟弟”组合成的  相似文献   

12.
巫昂 《东西南北》2009,(2):46-47
小地主进京 大前年正值隆冬,我的妈妈林秀莉当机立断,卖掉她在厦门的产业,一个迷你型,高悬在五楼的小单元房,打了二三十个巨型包裹,很威猛地,打算来北京定居了,因为弟弟陈博士生了侄儿小肥。  相似文献   

13.
我决无指责别人孩子的意思,但前不久在一家鞋店遇到的一件事却让我耿耿于怀。当时一位母亲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逛这家鞋店,她那8岁的女儿看上了一双精美别致的舞鞋,于是就向母亲提出了索买要求,她先是哀求,随即是哄骗,接着又是威胁,最后便开始大吵大闹,嘴里却一直不停地喊:“妈妈,我就是要那双舞鞋,给我买吧。”刚给小弟弟买过东西的母亲一边拉着小女孩的手,一边轻轻地说:“不行。”就这样母女俩大约僵持了10分钟,最后,那位母亲让步了,她转身对售货员说:“买一双那种漆皮舞鞋,其它东西不要了。”对孩子的票买要求让步绝对是…  相似文献   

14.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天下”一词本具广狭二义,分别对应着今日意义的“世界”和“中国”。过去的流行说法是,近代中国有一个将“天下”缩变为“国家”的进程。如果侧重昔人思考的对象,恐怕更多是一个从“天下”转变为“世界”的进程。康有为创造性地把公羊“三世”说由历时性变为共时性,使“天下”平顺地向“世界”过渡。但中国却被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外在化,中国士人渴望加入“世界”,努力为中国在世界确立一个更好的位置,这是一个充满了彷徨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16.
石兴泽 《学习与探索》2007,2(4):189-194
无论是作为一个诗歌创作群体,还是作为一个诗歌流派,朦胧诗都是新时期重要而复杂的创作现象,研究者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我们看重的是朦胧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精神。从整体上看,朦胧诗具有冷峻的格调和张扬的个性两大特点,因为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差异较大,其浪漫主义的表征也迥然不同,舒婷、顾城以及江河、杨炼等重要诗人的诗作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有用的人     
朱晖 《东西南北》2008,(9):39-39
能被人利用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哥哥是教授,弟弟是律师,哥俩平时分居两地,不常见面。一天,哥哥来看弟弟,弟弟正在怒冲冲地研究一张文件。"你看他们这样利用我,我要告他们!"哥哥看见的是一家孤儿院向社会募捐的启事,下面发起人里面有弟弟的名字,而这位  相似文献   

18.
“孝”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影响不仅在中国社会,而且还和中国文化一起传入日本。在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大量吸收宋明理学,形成了学习引进中国儒学的第二个高潮,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研究德川幕府时代的意识形态,“孝”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孝”在日本历史上曾经为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并且以法律手段推行“孝”。在“孝”的问题上,日本不是像中国那样直接用“孝”实现自己的统治,以“忠”为主的日本统治阶级的道德实践是通过“孝”来凝聚国民,“孝”是“忠”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东西南北》2009,(4):22-23
“圈子”是当下最流行的词汇之一,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交动物都需要一个自己的圈子,绅士们也不例外,他们穿梭在一个个的绅士俱乐部里。  相似文献   

20.
一  长久以来,我们对日本古代文学的认识,几乎都是在“文学史”的范畴内进行的。  但是,当我们深入地思考日本古代文学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文学史”给我们的知识的匮乏——这就是说,“文学史”范畴乃至“文学”的范畴为我们提供的知识和信息,是无法替我们揭开许多深藏在日本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之谜”的。其实,假如不是读“文学史”,而是读“文学文本”,那么,疑问将会是很多很多的。几乎所有那些令人十分有兴趣的问题,“日本文学史”作为一个学术体系,从来不加议论,或者说是一个有意从根本上必须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