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晓  冯跃 《西北人口》2017,(6):51-57
本文主要探讨在农村空巢趋势背景下,社会工作在养老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通过山东省泰安市某村一位老人个案服务的案例,研究在社工介入过程中,案主的需求、社会工作者能提供的帮助、服务的策略、服务方案的设计以及理论分析,并对实施过程中资源的链接、介入的技巧和本土化过程中各方面角色的配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既要注意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转变群众团体职能和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又要注意促进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相伴随的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产业化 ,在中国 ,实现社会工作的产业化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河北省定陶县杜堂镇计生办以"落实群众路线,转变干部作风"为主线,强化国策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从宣传教育、优质服务、政务公开、生育关怀四方面人手,吹出阵阵清风。刨新模式吹"宣传教育风"。杜堂镇把对育龄群众的培训由人口学校搬到村居广场、企业车间和田间地头,抽调工作人员巡回授课80余场次,培训育龄群众4000余人次;大力优化户外宣传环境,在辖区16个村居  相似文献   

4.
钱雪飞 《西北人口》2011,32(3):58-62
对江苏省南通市1440份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老年人对各级政府为老服务的满意度、所在村居是否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居领导是否关心老人是影响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共同性因素;老年人对村居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老年人所在村居是否重视尊老敬老宣传、村居成员是否关心老人等变量仅影响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无老年人活动场所、村居领导是否尊敬老年人、是否有志愿者服务等变量仅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影响。社会应改善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刘春怡 《西北人口》2011,32(1):79-82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转型期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析了城市低保群体产生社会疏离的原因,并就其社会融合的可行性路径问题从工作福利政策、技能培训、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加强文化关怀、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促进增权等几个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及公共服务,适应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引入社工机制和理念,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工服务、义工辅助、各方参与、社会运作”的社工人才队伍体系建设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健全、专业水准一流的人口计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郭曼东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发挥对市场经济应有的作用,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已成为我国社会工...  相似文献   

8.
王振军 《西北人口》2016,(6):111-118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级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这给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求高等学校能够与时俱进地改进人才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该文基于财经类地方高校Y大学910位同学调查问卷的数据资料,就学生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就财经类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利于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河南省新乡市Y社区的个案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老年人群体发生了社会隔离。这种社会隔离体现在制度、社区、家庭、自我四个维度,集体失语导致制度隔离,社会资本流失和国家在场导致社区隔离,代际关系嬗变导致家庭隔离,身份标签化及自我认同困境导致自我隔离。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应对策略为拒绝搬迁和跟儿子走。提出了老年人社会融合的路径:构建老年人利益诉求的制度吸纳机制;重塑社区公共空间,构建老年人社区行政吸纳机制;积极探索农村老年人居家照顾新模式,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促进老年人社区融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提出的基本逻辑假设是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女性社会性别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是流动对农村女性性别观念是否有影响;二是这种影响是否显著。将农村女性分为"流动"和"未流动"两组,并对社会性别观念问题结果数据做了交叉表分析和均值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假设成立。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主观因素等方面进一步验证了人口流动对农村女性社会观念转变具有多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以1998~2016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1987~2016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力资本投资文献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呈现整体增加态势,国内研究先增后减;发文量集中在美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的学科研究均集中在经济管理学科,但国际研究凸显跨学科特点,其研究内容较为广泛,研究层次上更具时代意义.基于全球化背景,国际研究关注地区间的政治、经济、贸易、环境、资源、技术等领域的人力资本投资,国内研究则与中国国情一致,倾向于将人力资本投资与西部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农民工等联系起来.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形式等基础研究内容可能作为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新兴领域,显示国内研究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张燕 《西北人口》2016,(5):48-56
本文主要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彝族的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和生育状况以及职业行业情况,进行分性别、分民族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彝族人口规模呈现阶段性增长,总抚养比比较高,人口负担重;受教育程度低,且呈现性别和民族上的差异;从婚姻家庭状况来看,彝族女性更倾向于与汉族通婚,在生育上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很严重;从职业上看,彝族主要从事第一产业,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远远落后汉族地区;在未工作人口中,女性料理家务的比例依然较高,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适龄职业女性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对女性求职艰难、 薪酬福利减少、 退出劳动力市场、 非正规就业增加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企业人工成本在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中起着显著中介作用.全面二孩政策对不同年龄、 不同学历、 不同企业性质、 不同收入、 不同城市的女性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年龄较轻、 学历较低的女性表现为求职艰难,年龄较长、 学历较高的女性表现为薪酬福利减少,外资企业和私有企业女性员工比国有企业女性员工、 高收入女性员工比低收入女性员工、 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比三线城市的女性员工受影响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This essay reviews the anthropological discourse on homosexuality by examining the assumptions that have been used by anthropologists to explain homosexual behavior, and by identifying current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he essay questions the emphasis on male homosexual behavior as the basis 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oints to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female homosexual behavior in the study of homosexuality. Cross-cultural data on lesbian behavior are presen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division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tterns of lesbian behavior are broadly explored. The article outlines suggestions for examin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lesbian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constrains exerted on women's sexual behavior in various cultures.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快速老龄化和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结合老年人储蓄偏好和消费特点,构建家庭消费计量分析模型,文章利用CHARLS2011、2013、2015年微观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随机效应模型划分年龄层次和消费类别逐级估计,重点考察老年人储蓄对其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老年人储蓄水平越高,对家庭消费的促进能力就越强;分城乡来看,农村老年人储蓄对家庭消费的贡献更大;按年龄组别来看,中、低龄老年人储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高龄老年人储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按消费类别看,老年人储蓄偏重于家庭基本生活、教育文化、健康等刚性消费支出,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储蓄对不同消费类别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日常支出、医疗保健和耐用消费品等方面。此外,研究还发现,老年人拥有房产对家庭消费具有非常明显的提振作用,家庭收入和老年人借贷对家庭消费的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