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帅  刘金芳 《职业》2023,(17):62-66
在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背景下,本文立足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岗位分化明显的现状,为满足企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校企联动,充分调研,共研共建”的原则,以新兴创新型典型工种动画设计人员和传统技术型典型工种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为例,探索如何通过构建“三维并重,企业定制”的培训课程模式,总结形成“精准培训,三维并重”的课程框架和“企业主导,员工参与”的选课机制。“三维并重,企业定制”的培训课程模式对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不同类型工种,做到精准化、高效化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培训主体性和员工的培训积极性,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宜勇 《职业》2016,(31):36-37
"新型学徒制"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这既是一种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一种具体化的人才使用方式.而在"新型学徒制"试点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着企业积极性不高、培训师傅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实习岗位质量偏低、合法权益受侵害等问题.本文分别从建立企业培训师傅资格认证体系、发挥企业作用以及职业院校层面三方面对构建"新型学徒制"模式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新型学徒制"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古毅  刘吉海  聂怀伟 《职业》2022,(2):63-64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途径,本文就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下,开发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体系模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董焕和 《职业》2017,(21):26-27
2015年7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选定北京、天津等省市进行试点工作.何为企业新型学徒制,如何开展试点工作,笔者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企业新型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区别、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宋敏 《职业》2018,(25):46-48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于2015年7月共同签发人社厅发﹝2015﹞127号文件《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全国各技工院校相继开始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对技工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实施,探讨如何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下的学员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周麟彦 《职业》2017,(32):94-95
人社部、财政部于2015年提出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该方案对学徒培养主体及相关政策体系作了明确规定.本文论述了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通过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调查研究,探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对策,为深化企业新型学徒制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恩平 《职业》2020,(9):37-38
本文在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引入企业新型学徒制,详细阐述其实施的主要步骤和内容,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和构建基于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丰富企业新型学徒制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长征 《职业》2017,(2):30-31
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27号),公布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这是一种典型的企业主导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有着许多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秀枝 《职业》2023,(17):56-58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传统的企业学徒制暴露出一些问题,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出现,为职业教育改革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它是企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本文首先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企业新型学徒制中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进而思考职业院校在新体系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0.
范文静  刘振侠 《职业》2022,(1):52-54
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在实施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创新培训手段、强化培训措施,帮助行业企业针对性解决典型岗位特色化技能人才培养难题,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邹时敏  吴静 《职业》2016,(32):27-28
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自2015年7月开始启动,已在全国12个省(区、市)进行了首批试点.技工院校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关键配角,应主动承担起企业学徒培养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理应担当的角色,提出其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采取的相关举措,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缺失是阻碍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时代内涵,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多角度地探究企业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与路径。通过开展企业实践建立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和优秀企业合作共同搭建教学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师资队伍、构建“线上+线下”新型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教学质量监控标准等方式,有效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构建学校专业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丛宁  颜燕雯 《职业》2017,(7):34-35
新型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将中国特色"新型学徒制"定义为"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联合培养",即双主体、双导师制,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阳军  冉庆华  田刚 《职业》2020,(3):51-52
随着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在思想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本文在阐述企业新型学徒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优化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杨坤杰  郝文利  王海鹏 《职业》2017,(22):25-26
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笔者调查发现,技工院校在职业培训学员管理的研究方面远没有教学培养经验丰富,本文结合笔者在"新型学徒制"职业培训管理中的实践,对"新型学徒制"职业培训学员管理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进 《职业》2016,(14)
本文针对当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广中普遍存在着“职校热、企业冷”的现状,提出以中职院校为主体,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企业体验和实践,通过引入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搭建校内企业学徒情境的等效仿真系统,重构现代学徒制教学系统。以企业主流应用技能项目对参训学生进行企业学徒的仿真训练,探析如何在校再现企业学徒培训过程,突破现代学徒制推广的瓶颈,并以此方法解决现代学徒制企业签约学徒培训等系列相关难题。  相似文献   

17.
缪建军  朱慧玲 《职业》2022,(7):21-23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校企合作背景下,校企通过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企业员工综合技能素质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从校企合作层面,通过校企融合、企校双师联合、工学结合等做法,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结合江西德兴市情况,对技校如何加强下岗职工培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这个问题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方永旭  许松 《职业》2016,(34):12-13
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是荆门市探索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新举措,荆门市人社局积极组织荆门技师学院与凯龙集团、湖北吉祥等企业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荆门模式,在推动稳岗就业、促进企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魏新红 《职业》2020,(8):101-102
新型学徒制最大的特点是“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这种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北仑职高向蓝钻美发招生30名企业员工作为新型学徒制学员,注册中等职业学校学籍。按照企业所需量身定制课程,建立校企双师育人的培养机制,学员修满规定的学分就能拿到“职业资格证”和“北仑职高毕业证”。实施三年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让企业员工圆继续学习梦,使企业员工素质有了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