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文明──文明的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文明的未来申曙光,宝贡敏,蒋和平现代社会是一种工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从总体上讲,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生态危机正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表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  相似文献   

2.
巴尔扎克深刻地剖析了贵族阶级逐步衰亡的不同形式,透视了它的特点和规律,表现出作家对阶级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社会发展本质的准确把握。他揭示了贵族衰亡的根由,他对贵族的讽刺批判远远超过了同情美化  相似文献   

3.
朱萍 《学术研究》2000,(8):122-126
明清描写家庭兴衰的长篇章回小说有六部《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歧路灯》、《蜃楼志》。这一系列的作品分三个创作阶段明朝中后期作品,比较均衡地描写家庭上升期的盛况与家庭衰落时的衰败荒凉;明清之际和清前期作品,略述发家过程,详写衰亡过程;清中期作品,详写家庭走向衰亡的过程以及衰亡原因。从作品结构上可以分为昔日繁盛永不再来与绝处逢生两大类。这一题材的流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了小说作家深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心态,揭示了封建社会后期整个社会处于没落状态的悲凉的时代氛围。  相似文献   

4.
值忽必烈平大理国750周年,本文概说其重大史义三题:一是改变了汉武帝开创的云南郡县制衰亡的大趋势,使边疆云南最终统一于中国;二是创设了与多民族云南社会总体和谐的政治建制,尤以影响深远的土官制度为著;三是留下了民族精神与人类智慧和合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透过中国外交档案及其它方面的资料,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末印尼华人社会的保守华人群体衰亡的背景缘由,不仅包括台湾蒋介石集团在印尼的支持,而且涉及印尼国内某些党派和排外势力试图打击和削弱华人的经济力量及影响力是这一华人群体衰亡的深层缘由.  相似文献   

6.
从新石器时代“公共墓地’的出现.到商周时期“族坟墓”制度的形成,其后几经春秋、战国、秦汉的社会变迁和辗转演变,直到衰亡的历程,是与当时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息息相关的。“族坟墓”制度的存在,从埋葬制度上反映宗法制度的存在,二者相辅相成,共存于世。宗法制度,本是源于原始氏族的血缘关系商周时期,宗法制度既是家长制公社的缩影,又是维系农村公社的纽带。战国至西汉,随着农村公社的逐渐解体,氏族宗法及其“族坟墓”制度也在崩溃瓦解之中,即“族坟墓”制度随农村公社的存在而存在,随其瓦解而衰亡,这是历史的必然,就这一意义而言,“族坟墓”制度则是亲族关系和土地国有制的局部反映。  相似文献   

7.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不仅侵害着人民的利益,危害国家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困扰统治者的一大难题,成为历代国家政权衰亡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作为选官制度.科举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封建统治者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维护了社会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激了中国古代文教事业的发展。科举制虽在中国盛行千年之久,但由于其发展历程中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本质的革新,更因其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紧密捆绑,而使其弊端的积累与封建专制制度的衰亡处于同一进程。  相似文献   

9.
科举考试在晚清走向衰亡,是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剧变的必然结果.本文以晚清科考条例<钦定科场条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晚清科举考试的法律特征,为研究晚清科举考试的衰亡与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剧变的关系打下基础,亦可为当今的考试立法与改革提供历史智慧.  相似文献   

10.
企业衰亡的生态化过程与制度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组织生态学是发端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衰亡是组织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组织生态学认为,企业衰亡受生态化过程、制度化过程的多重影响。生态化过程由企业种群的种内竞争、企业生态位的重叠程度来决定,并受到企业种群空间特性的制约。制度化过程强调企业合法性和制度镶嵌性等因素对企业衰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玉平  牛磊 《齐鲁学刊》2006,4(6):152-154
行政发展是衡量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与否的重要参照系。在政治系统内,政府职能的转变构成了行政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中国行政发展的路径选择,要在准确定位政府职能的背景下,逐步推进行政管理理念的服务化、手段的信息化、过程的法制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明传奇中的包公戏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塑造的包公形象却十分鲜明。明传奇中的包公形象继承了元代包公戏中包公的清正廉洁、机智善断等特点,同时又有新的艺术风貌:包公形象渐趋神化,其权力被无限扩大,成了正义和公理的化身。同时,作者又赋予了包公更为贴近生活的普通人的性格,使其在戏中显得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3.
李倩 《江汉论坛》2001,(12):44-46
楚人招魂的内容和形式、语言和意向都有着强烈的地域性色彩.楚人招魂的传承性、民俗性特征较为鲜明,是楚巫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4.
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中外古今,无论宫廷与民间,无论主流与非主流,史学大多具有参与意识。历史学家应该积极地参与现实生活,但历史学家参与现实社会生活,主要是以史学来参与而非其他。因此,历史学家如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首先必须积极参与历史生活,亦即走进历史,理解历史,把自己重新体验并赋予生命的真正历史奉献给人类。百对当代人类文明重物质轻精神的严重缺失,历史学家不应该保持沉默,更不应该无所作为。必须和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广大科技专家中的有识之士一起,共同纠正现今文明的缺失,并且用自己的学术精品,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营造健康向上的使人类免于继续沉沦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5.
李程 《殷都学刊》2006,(3):108-110
严复在《老子评点》中,论证了《老子》中有与近代西方文化相通的天演进化思想,以及中国适应天演进化的必要性,在思想上起了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代的史为王室卫队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代的史为王室卫队说@陆忠发$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06~~~~~~  相似文献   

17.
"土家道教化"与"道教土家化"的文化流变中所包含的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揭示了道教与土家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反相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法治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其力量是巨大的.其作用原理体现为法的作用、法治的作用及法治文化的作用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着"书本中的法"、"运行中的法"与"生活中的法"等法治文化运行的"三步曲"."三步曲"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外到内.法治文化对于人们思维方式的作用特性主要表现为隐蔽而非公开性、彻底而非肤浅性、持续而非短暂性、曲折而非顺利性、感染而非无情性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商王朝后期,随着中央王朝实力的增强,其对周边部族方国的辐射影响力也相应增强,这种辐射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具体表现。商王朝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绝对统治地位及占据天下之中的优越地理位置。这种辐射力为后世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统一和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要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精神的关系。从历史大时代与小时代、时代精神与时代主题的关系来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现时代精神,作为这一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内容来看,大科学、大实践也是现时代精神,它们的形成和出现既深刻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内在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催生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特点来看,全球化同样也是现时代精神,它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也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大力强化人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