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行政主体的积极义务是当代行政法治的基本格局。行政主体的积极义务是行政主体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没有严格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履行的、严格遵守法定行政程序的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义务。其主要类型包括积极实现宪法基本原则的义务、促进社会福利的义务、改善社会环境的义务等七项。行政主体积极义务的提出对于更新我国的行政法治观念和行政立法格局、促进服务型政府建立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检察官的法治思维,涉及特定的思维主体,属于特殊的、独立的思维形态,其思维的涉围依赖于、附着于宪法和法律设置的检察职能,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受制于法律体系、机制框架制约。检察官的法治思维是检察官在运用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实体法规范、程序法规范、政策性规范、职业性规范、证据性规范、法律逻辑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诉讼或非诉活动中对特定的监督主体运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实现法律监督的思维外化;其突出地体现在依法、理性、科学的法治思维模式。检察官法治思维的目标性决定了其以司法公正、社会正义为职业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服务型政府必须首先依靠行政文化的创新。传统的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人治"观念与服务型政府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法治理念相冲突,严重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必须加强行政文化的创新,重塑行政主体观念,提升行政客体意识,完善行政制度文化,以消解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阻碍作用,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4.
行政道德建设:行政法治建设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行政法治。行政法治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 ,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宝。而行政道德建设 ,则正是实现行政法治的关键环节。它对转变行政观念 ,打造廉政政府 ,促进依法行政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由于编辑在构建与传播社会文化的精神生产活动中,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编辑工作中始终离不开创新思维.现代编辑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多维性、发散性、灵活性、严密性等.培养并实现创新性思维在编辑工作中的灵活运用,不但需要编辑自身的知识、素质积累和创新,即编辑主体的创新,还要从意识创新、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6.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推动发展,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面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确立起法治思维,抓住关键环节,从创新管理规章制度入手,处理好与班主任管理、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和社会协调等的关系,使其符合法治的精神、原则和规范,真正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7.
张媛媛 《理论界》2006,(6):20-22
本文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论述了树立行政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并分别从树立行政法治的自由、民主、公正等价值理念,树立对行政权的运作进行有效规范理念和树立行政权与公民权良性互动理念入手,分析了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实现行政法治的进程中,首先在观念上需要厘清的一些问题,以期对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现代政府是法治的政府,国家法治的实现需要政府领导法治思维的形成。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势下的新要求,然而受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依法决策并未成为领导干部的惯性思维模式,决策的下达通常依靠领导干部注重政治、经济等因素的自由裁量权。在此情形下,经济虽得到发展,但由于决策失误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同样巨大。运用法治思维决策能有效限制权力的滥用、抑制贪腐的产生、减少经济的损失,将行政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程林  孙壮英 《理论界》2005,(7):178-179
在行政改革推进到行政主体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的今天,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潮流下,行政行为“全面”的先定力明显是不合时宜的。有必要再次提起对行政行为的先定力进行若干探讨,有必要使行政行为的先定力真正转化为有限的法治权威,而不是行政行为的“力”。以期先定力在未来的法治中转化为法治的精神和权威,这也是行政改革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心理作为形成并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其中崇尚权威作为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之一,是影响培育理想行政人格的重要因素,强化了官本位意识,与培育行政人员的服务精神塑造合理的行政人格形成了冲突,官本位、敬官畏官心理皆由此产生,民众缺乏民主监督意识,从而对行政人员服务精神的确立缺乏有效的监督,进而形成求同的思维方式,要消除崇尚权威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就必须从理念上、制度上和思想上人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加强伦理制度化建设,加大对行政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开放思想,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文明行政是行政体制改革对政府行政方式提出的必然要求,蕴含着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坚持服务理念等要素,要求行政主体具备相应的法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服务人格.法治精神和伦理道德缺失、主体价值观错位等主体人格障碍,以人情执法、暴力执法、权力寻租等形式制约着文明行政的实施.消除文明行政的主体人格障碍应主要从加强自我学习、加强法制教育以及健全行政执法责任体系着手.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观由文学和历史两种观念构成 ,在撰史的过程中首先应强调文学史家运用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来观照和把握文学史现象 ,以文学的观念来贯穿史的观念。这特殊素质主要包括 :强烈的主体精神 ,文学现象完全是属人的存在 ,背后具有主体的一切属性 ;文学史研究就是在体悟、直觉、反思中完成对创作主体和研究主体相关联的文学事实的认识的 ;收敛与发散两种思维模式兼具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 ,文学史家的主体思维都是不健全的 ;树立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和个性标识。  相似文献   

13.
李卫华 《江淮论坛》2011,(6):114-119,188
现代行政不再仅仅是行政主体单方意志性的表现,而是行政程序各方主体综合意志的表现。就强制性行政行为而言,表达和听取意见的权利义务规定性、表达和听取意见程序的法定性和必要性以及该程序对行政行为效力的决定性意义等因素,决定了强制性行政也必然反映参与行政程序的各方主体的综合意志。而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形成过程,更充分表明了相对人意志构成其成立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实际上,行政行为包含和反映当事人的意见,既是现代公共行政观念的彰显,也是现代行政程序法治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建设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建设法治政府的思想、观念、准则等从价值层面所作的话语解读和从践行方面所作的尺度选择.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使政府受宪法、法律的控制和约束,使行政权力的运行体现、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和精神,使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行政惠民理念已经成为行政法中的基本理念。行政惠民理念的核心是要求行政主体转变行政行为方式和行政目的,为相对方提供生存照顾和一系列的便利。在中国市场经济中,主体的独立地位、公民权利意识的强化以及服务行政观念的转化等都为惠民理论的生成提供了社会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6.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还存在大量违法行政的现象。为此,应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完善立法与加强司法监督职能,以有效制约农村计划生育违法行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静 《南方论刊》2006,(11):47-48
在环境行政领域运用非强制行政行为有助于社会主体在观念以及行动上对环境行政的认同,然而传统的环境行政行为往往忽视非强制行为的运用。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开始逐步涉及,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实现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初衷。为了探究其原因,我们不仅要着眼于整个环境立法、环境管理体制的弊病,同时也要看到在行政观念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成功经验的介绍,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环境行政在整个管理体制方面和具体行政行为方面改革的大体方向。  相似文献   

18.
莫吉武 《江汉论坛》2012,(3):141-144
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价值取向,主要由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思想、行政观念、行政价值观等构成。它的功能在于指导人们的行政行为,不仅具体的行政行为要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而且行政体制改革作为一种特定的行政行为,同样也要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为此,需要通过文化创新来推动行政改革,以催动行政主体的成熟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强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是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发挥领导干部引领示范作用的需要.当前,领导干部逆法治型思维和领导方式主要表现在特权意识和行为、法律只是手段、权大于法等.今后,需要从培训机制建设、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倒逼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禹政敏  刘锐 《理论界》2004,(4):117-118
一、提高公务员行政法律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公务员的行政法律意识,直接影响和决定其对依法行政的态度。可以说,公务员的行政法律意识渗透于行政法制工作的各个环节,影响行政法治的进程。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作为执法者,是否具有充分的法律知识、丰富的执法经验、强烈的正义感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新问题和在缺乏法律明确规定时所表现出来的对问题的理解、决断,决定了法律被执行的情况,影响法律作用的发挥。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公务员的行政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公务员必须树立以下行政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