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奴隶的自述,由他本人亲自撰写》是美国奴隶叙事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和经典化离不开巧妙的异质叙事策略。传统的奴隶叙事试图借黑人身份和白人文化的融合建立自己的独立身份,而道格拉斯的《自述》则强调了自己作为黑人的异质性身份。黑人歌曲成为黑奴将信息编码的载体和保护黑人文化的工具,与科维的打斗颠覆了作为奴隶制根基的主奴关系,而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则让道格拉斯能够与奴隶制抗争,最终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2.
小小寰球     
小小寰球英国黑人妇女择偶新说法编译/游新衡在英国,“夜晚”对成千上万个黑人妇女来说是个伤心的词,她们中的许多人将不得不独自一人度过夜晚。她们心里都有个想法,她们是不是能遇见一个黑人超级男性。最近的统计显示,20—39岁之间黑人妇女中,十个有七个是单身...  相似文献   

3.
《紫色》是一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的力作,通过展示女主人公西丽成长的心路历程,解读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4.
蔡灿 《现代交际》2012,(4):80-81
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描写了美国白人审美观对非裔黑人女性心灵的冲击所造成黑人身份的迷失与丧失。本文通过对该小说的人物分析来深入探讨主人公佩科拉及其母亲波林悲剧的根源,认为莫里森非常关注黑人女性心灵世界,敏锐地意识到白人审美标准对黑人女性心灵的浸染现象,使她的作品在视角以及思想深度上别树一帜,走在时代的前面。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交融与联系,文化也在发生碰撞与变化,跨文化交际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在这一系列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文化身份以及文化身份的认同越来越凸显。《日常用品》中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及其明显,黑人始终生活在白人文化的夹缝中,他们既接受白人文化的熏陶又接受本身文化的影响,但是他们却始终无法被白人社会所完全接受。  相似文献   

6.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优秀的黑人女作家。身为一名黑人女性,沃克更为关注黑人的困境、沉默的黑人女性以及生态环境等社会问题。生态女性主义试图通过对父权制的批判,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以改变自然、有色人种和女性等受压迫的群体的从属地位。沃克在《紫色》中描绘了黑人妇女和自然在父权制社会统治下的遭遇,以及努力寻求自我的过程。本文将以生态女性主义为视角,指出父权制对自然与女性的双重统治与压迫,同时探讨了女性和自然反抗压迫寻求和谐共存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奥古斯特·威尔逊(1945—2005)是当代美国戏剧界最杰出的黑人剧作家。他创作的世纪系列剧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美国的百年黑人历史,堪称美国黑人世纪史诗。本文将从创伤角度来解读威尔逊的成名作《莱妮大妈的黑臀舞》,揭示美国黑人在面对沉痛的历史和种族歧视的现实时所受到的集体创伤和个体创伤。威尔逊从个体的悲剧命运,阐释美国黑人通过对黑人身份的认同以及与黑人民族文化的联结,才能走出创伤,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11月5日中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这位47岁的黑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和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以非洲裔黑人和政坛新秀的身份,为什么能战胜民主党内的实力派选手希拉里?为什么在人们广泛质疑其政治经验时依然能以大比分战胜共和党资深元老麦凯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的快乐与痛苦 在《女权主义是为了每一个人:激情的政治》(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Passionate Politics)这本著名的女性主义理论通俗读本中,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主义学者贝尔·胡克斯(bellhooks)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很多妇女现在‘归罪’于女权主义使她们必须得工作,这些妇女是大错特错了。真相是,消费资本主义才是导致妇女进入工作领域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裘帕·拉希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印度裔女作家。凭借首部作品《疾病解说者》于2000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同名人》成功地描述了二代移民家庭在异国他乡居无定所的飘零感,以及无法找寻身份认同的疼痛感。其中三位女性主人公在面临婚姻等人生重大抉择时,更加显露出黑人女性的双重"他者"地位。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同名人》中的男女关系和两性地位,并探究黑人女性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艾丽丝·沃克是一位在美国文坛特色鲜明的黑人女作家。在小说《紫色》中“百衲被”的意象体现了作者一直提倡的“妇女主义”思想。本文欲分析小说中“百衲被”的文化隐喻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性骚扰:城市外来女民工的双重身份与歧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性骚扰问题为视角,意在说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阶级、阶层等等的妇女问题及其原因的多样性。文章通过城市中外来女民工的性骚扰问题,描述并分析了她们因性别身份和就业身份而受到的双重歧视,同时指出了妇女群体内部以地域和阶层为界的利益及地位的差异。与西方女权主义普遍将性骚扰归因于不平等的性别制度有所区别,文章认为,外来女民工性骚扰问题的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缺失,以及因就业身份差别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4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务院任免一批国家工作人员的消息。在长长的任命名单中,蒙古族妇女性身份的傅莹格外引人瞩目——外交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4.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最有影响里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黑人社会中女权的申辩者。我国学术界最早开始研究她的文学著作始于1980年,主要关注她的著作中的妇女主义问题。其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合,将生态恶化与女性附属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生恶性循环。本文通过剖析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来了解生态女性主义其中期望构建一种平等、互助、友爱的社会制度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5.
孔红梅 《现代交际》2012,(3):107-108
白宫在2008年大选后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黑人的政治地位从建国之初到21世纪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政治权利和更高的政治地位。这是黑人长期斗争的结果。本文回顾了美国建国以来黑人政治权利的变化历程,以及黑人为争取权利进行的斗争。同时指出,奥巴马的当选并不意味着美国实现了真正的黑白平等。由于黑人群体的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因而黑人要真正获得和白人同样的政治权利,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07,(1):46-47
上世纪90年代初,南非还处在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种族仇恨的火山口上,但由黑人领袖曼德拉和白人总统德克勒克为代表的进步势力,终以超人的智慧和胆魄将势不两立的黑人和白人引上了种族和解的道路。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并成立了由非洲人国民大会为首的南非民族团结政府,从而结束了历时300多年的种族隔离制度。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黜,民主自治的建立给黑人提供了摆脱贫困的机会,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经过多年的民主自治,年轻白人和黑人一起竞争工作岗位,而一些在老的体制中受益的南非白人还不习惯与黑人共同竞争时,南非的黑人中产阶级和精英却慢慢形成,他们的孩子也在以前的白人私立学校上课。有钱的黑人大多把钱花在房子、汽车和娱乐上。  相似文献   

17.
国家领导人形象是政府形象的人格化,通过国际舆论的传播也可以投射出国家形象. 西方人性格热情奔放,加之舆论在选举政治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西方领导人常常动用各种媒体和公关手法精心设计形象.肯尼迪凭他出众的口才和俊朗的外形被称为"电视总统";小布什大多数时候把自己塑造成来自得克萨斯的牛仔;而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突出黑人身份进行一系列公关活动,最终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此外,法国总统萨科齐带着自己的模特夫人出访,帮助自己和法国政府塑造了"现代、开明"的政治形象,普京开飞机、骑摩托、练跆拳道甚至公布打虎的照片,更是在打造自身"硬汉"形象的同时,将俄罗斯的强硬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愤怒》是莫里森2017年的新作,作品通过多视角叙事再现了黑人女性的成长历程。本文以黑人女性主义为理论框架,从种族主义下母爱的缺失以及父权社会中母爱的扭曲两方面解读作品中的母爱主题,并进而阐述了母爱与黑人女性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章琦 《现代妇女》2010,(8):82-87
萧红的创作在三十年代的文坛是独树一帜,这得益于萧红运用女性身份,借助女性的敏感,对于女性生活命运非同一般的表现。萧红不仅写出了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中女性的生存真实现状,同时将笔触伸向了中华民族男权社会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化思路融入到了她对妇女命运的关注中,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男权文化对妇女的精神奴役,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同类题材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分离主义是美国黑人诉求平等公民权,谋求自治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依据伊斯兰教教义,黑人穆斯林重塑自我民族性,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全面消解白人对黑人的矮化与贬低。20世纪初,美国处于种族主义最为甚嚣尘上的时期,而黑人穆斯林的分离主义思想正是在此期间孕育发展。在二战后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过程中,黑人穆斯林的分离主义思想步入鼎盛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种族关系的变化,黑人穆斯林的分离主义思想进入转型期。本文旨在以"伊斯兰民族"组织的成长轨迹为例,全面剖析黑人穆斯林分离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揭示20世纪美国的民族矛盾与种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