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都孤儿》是一部典型的批判主义小说,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至今尚未有学者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探究小说中人物角色的话语建构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小说中奥利弗孤儿形象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及物性、词汇分类和情态的使用上,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揭示当时作品写作背景时期英国社会资本家的腐败和社会底层人民,特别是孤儿的艰苦生活,呼吁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腐败有两种,一种是技术性腐败,如立法不健全等;一种是制度性腐败,那就是专制。分析腐败也有两种,一种是就腐败本身分析其原因、行为后果及影响等;一种是扒拉出腐败背后隐藏的灵魂,那就是专制。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现今世界尚未根除的现象之一,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就是控制腐败.本文围绕着经济体制、领导体制、思想教育和法治问题对腐败进行了论述,并在综述反腐败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腐败治理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薪 《现代交际》2012,(2):56-57
人性假说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基于对社会的不断深化了解的过程中提出的。通过对人性的剖析,为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管理策略的选择确定了基础,对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汤晓晖  邱靖 《现代妇女》2014,(8):355-355
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这其中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通过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观的对比,明晰孟子和荀子人性观众的同异点,探讨在当代社会如何看待人性,如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名人名言     
《老年人》2009,(2)
⊙就人性来说,唯一的向导,就是人的良心。就死后的名声而言,唯一的盾牌,就是廉洁的行为和真挚的感情。——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谈人性和名声  相似文献   

7.
张海国 《职业时空》2012,(6):179+181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的关于人性的科学理论,是研究"实现的个人"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人性的认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律的本质要求就是限制人性之恶,保护人性之善,因此人性化应该体现在法律之中。法律在体现其人性化的同时应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为最根本的前提,法律与人性的有效结合应在良好的社会风气,较高的公民素质基础之上。法律的人性基础应该是道德性。  相似文献   

9.
李保强 《公关世界》2023,(7):130-132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技强国战略的部署,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接踵而来的就是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如何预防腐败,加强高校廉政风险的预警、排查和防控,将其腐败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是我们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趋势,也是重点。高校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制机制,是对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积极探索,是加强腐败的源头治理,根治高校腐败土壤的重要途径,是探索降低廉政风险,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时代中,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对人性善恶的揭示,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就是一部有关人性善恶问题的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李尔历经了从恶到善的人性蜕变,在这过程中,莎士比亚在描写人性险恶会给自己带来灾害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生要想获得价值,那么必须要去超越自身的精神这一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存在的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伦理学总是与对人性的理解纠结在一起。伦理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或许可从对人性结构的理解中找到终极根据。维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物性,寻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神性。神是无限的,物是有限的。人处在有限的物与无限的神之间——这就是人性结构的奥妙所在。人的位置因在两端之间游移不定而呈现出人性的强弱变化,表现出人性的张力。人一方面感觉到自己具有内在的超越能力,能超越已有的一切,超越自己的所是、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存在的状况,向未来投射,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达到崇高的境界;另一方面,人也被一些世俗的生活和自然的天性所缠绕,充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叙事疗法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和产生背景,比较了两种疗法在理论基础、咨询关系和咨询过程方面的差异,以及在人性观和人性理论方面相似点,对这两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疗法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研究,以期对整合流派众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3.
崔雪梅 《职业时空》2009,5(5):35-36
人本管理是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健身俱乐部缺乏人性化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了人性化管理方式在健身领域实施的方法,旨为提高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廉而不为非真廉。目前,中共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廉能文化就是在腐败新表现基础上,以促进廉而有为为宗旨,以文化为表现形式,以文化促进廉洁自律又勇于担当、作为的创新性研究。研究廉能文化本身就是拿起了反腐败的利器,以文化之矛攻腐败之盾。廉能文化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推进廉能文化建设,从精神、物质和实践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15.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对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弗洛伊德作品的艺术思想的剖析,阐述了作者对当代油画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和表达。弗洛伊德的艺术思想让作者认识到一幅优秀的作品应具有强烈而又真实的性格,应忠实地描绘人性、洞悉人性,需要从生活中从去寻找切实的精神体验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性感悟。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内地与香港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导致内地人士在融入香港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性,对香港廉政体系的不适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对927名内地在港青年问卷发现,大多数内地在港青年认识到内地与香港廉政体系存在差异,总体上比较适应香港廉政体系,对腐败行为违法情况的判断与香港市民存在差异。但也有内地在港青年不了解廉政公署的举报途径、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较高、对腐败行为的举报意愿不强烈等。内地在港青年尽快适应香港廉政体系非常重要,需香港政府、内地在港青年、内地政府三个主体形成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17.
□许静(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00)【摘要】新时期官场小说的盛行,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及作家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方式而存在,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现实层面上,对官场权力腐败、对经济腐败问题,都有着很好的揭露。在文化层面上,关注知识分子的"异化"问题,向社会发出怎样保持正义、良知、健康人性的思考。在法制层面,提出了加强法律建设、制度建设、道德建设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腐败问题也不断涌生,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遏制和预防腐败的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制反腐机制,也是我国政府反腐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游宇明 《老年人》2011,(11):38-38
皇权下的官员很容易产生腐败冲动,因为他们的官帽是皇帝赐予的,而非百姓施予,自然不必在乎百姓的感受。但公道地说,封建时代官员的腐败,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个人的贪婪,但更多的是当时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国家就像一艘漂流在大海的航船,有掌舵者、划桨者。掌舵者把握航向;划桨者各司其职。但是如果掌舵者没有统领能力,国家这条航船可能连一个荷塘也划不出去。因为腐败是划桨者向掌舵者统领能力发起的严峻挑战。腐败的演进逻辑腐败自然不是当代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伴随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周期不断爆发的问题。由此,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之多有思考。就腐败的演进逻辑,大致而言,腐败可分三重:一是人心的腐败,二是行为的腐败,三是财产的腐败。人心的腐败最先发生,行为的腐败次之,财产的腐败又次。品格下降、信念动摇,引发人心的腐败;底线模糊、举止失度,导致行为的腐败;臣服物欲、贪得无厌,触发财产的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