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关键.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方式、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2.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种层面构成的关系体系,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各种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本文根据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现状特点,提出了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沟通渠道增多、交流方便快捷.合理运用新媒体平台,有利于师生间传递信息,增进交流,融洽关系.本文基于江西省3所高校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探讨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倡导新媒体环境下的“朋友一互动型”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和谐师生关系在大学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仍然是传统的"主—客"关系或"客—主"关系,消解了师生之间应有的教育涵义。而主体间性的提出,为创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主体间性视野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社会、学校努力创造师生交流的机会,加强教师学生的课堂互动。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沟通渠道增多、交流方便快捷。合理运用新媒体平台,有利于师生间传递信息,增进交流,融洽关系。本文基于江西省3所高校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探讨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倡导新媒体环境下的"朋友—互动型"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得以表现,也是教育本身表现的方式。根据师生的价值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师生共同提高的动机和行为,可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就此视角而言,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激励关系。本文基于激励的视域来考察高校师生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开展有效的激励实践,以期为促进现代高校师生关系和谐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教化和心理保健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彭军 《云梦学刊》2011,32(5):126-128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高校教学过程中重视和谐教育思想在的应用,对老师、学生、教育体制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方式、课堂氛围以及师生关系等角度提出了和谐教育思想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则是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章节",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随着"80后"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第一线的生力军,以及"90后"学生时代的到来,深入研究两代人之间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显得越来越重要。阐述了"80后"青年教师的优势与不足,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课堂、日常和网络三个方面对高校青年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艳娥  张超慧 《云梦学刊》2003,24(5):102-104
世界一体化形势和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高校体育作为强化和实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渠道和途径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和切实可行性。同时在探索和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和方法时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高校体育也将有力地服务于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主题。  相似文献   

12.
方坤山 《云梦学刊》2002,23(6):113-115
英汉词汇的翻译过程,必然涉及文化的介入。因此,翻译工作者掌握和熟悉两种语言及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就英汉词汇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联想、文化意向的差异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含义不等词现象习语与词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谈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波彬 《云梦学刊》2003,24(6):96-97
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隐性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彭柏林 《云梦学刊》2010,31(3):119-121
勤劳勇敢、厚德载物,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和民族性格的基本特质。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勤劳勇敢,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要求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勤劳勇敢。厚德载物”的德性。为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利用厚生和质朴俭约教育。  相似文献   

15.
唐正芒 《云梦学刊》2004,25(5):36-39
抗战时期,由于毛泽东、中共中央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有力领导,陕甘宁边区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其思想重视、措施得力、目的明确和艰辛奋斗等经验,对于今天发展科技事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斌 《云梦学刊》2002,23(6):74-75,79
良好的艺术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精细的、有顺序的、分清主次的。知觉能力的深化与发展,是以比较、分析为基础的有组织、有深度、有创造性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7.
罗昌智 《云梦学刊》2005,26(1):93-95
生长于南楚故地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在人文意识、审美情趣、艺术风格上都与荆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豪放雄强的气势;卓然超越的品格;崇尚自然的情趣;典雅浪漫的文笔。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诚信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方庭 《云梦学刊》2005,26(1):114-115,133
诚信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中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和教育管理行为本身的不当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一是对教育管理者开展诚信教育;二是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三是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汪韶军 《云梦学刊》2010,31(2):62-66
称郭象把庄子的“外内不相及”改造成“内外相冥”是对庄子思想的重大修正,是不成立的。外内指方外方内,方内是礼法的世界,方外是不由礼教束缚的大方世界。庄子批判礼法,方内与方外本来就无法统一,也没必要统一。郭象据以发挥的游外冥内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统一,而这本来就是庄子已有的思想框架。庄子与郭象都反对刻意伏于山林,都主张游外冥内,但所要与之冥合的“内”在庄子是民间,在郭象是庙堂,指的都不是礼法。所以,我们可以说郭象改造了庄子的游外冥内,但不能说他把“外内不相及”改造成了内外相冥.否则就是混同了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外内。  相似文献   

20.
向彬 《云梦学刊》2004,25(1):57-59
丰坊的书法学习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书诀》、《童学书程》等书学论著中。在这些书学论著中,丰坊就学书的执笔、用笔方法、学书的先后次序以及如何临摹、如何对待刻帖和墨迹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学书者必先审于执笔;(二)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三)学书之序,必先楷法;(四)学古人书,若徒看刻本,终无所得。丰坊提出的这些观点,有许多可取之处,同时也有个别地方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