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谈及当前经济形势,吴敬琏认为,我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过热,这是近  相似文献   

2.
专家解读     
<正> 中国成为第三次浪潮主角 在2002年12月21日举行的2002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发表演讲指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近代世界第三次经济浪潮的主角地位。 吴敬琏说,从经济方面来说,近代的历史有两个大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权威观点吴敬琏坦言改革四大缺陷在2月11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6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言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体系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的情况下,改革却存在不少重大的缺陷。第一,从经济领域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  相似文献   

4.
作为对中国的前途抱有乐观态度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无疑是温情的,这一点不难从他充满智慧的经济学随笔文字中感觉得到。但作为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社会腐败与社会不公现象的见证者,吴敬琏无疑又是很忧愤的,这一点在他众多抨击时弊的谈吐中显得特别鲜明,充分体现了一个经济学家的社会良知。  相似文献   

5.
《决策探索》2008,(15):9-9
吴敬琏近日发表观点认为,中国股市的“政策市”顽疾并未根除,有权力的人可以大发横财,而普通股民总是利益受损。对于跌跌不休的股市,政府应对症下药救市;对于财政政策的建议,他提出应该减税:对于从紧政策,他强调应尽量保护中小企业、保护就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中国现在进入了“第二代改革”的观点。他说,“第一代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放开对国有企业的管制,容许它们发展;“第二代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把市场制度建立起来。吴敬琏认为推行“第二代改革”要做到: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降低国  相似文献   

7.
“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一本新书。我非常认同吴先生的观点。人认为,中国的改革正在跨越临界点。  相似文献   

8.
台词     
“经济学家在工作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激情。太多的激情,就容易不冷静。”——被称为“中国改革理论先驱”与“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经济学家吴敬琏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9.
观点     
<正>吴敬琏:陈旧型工业化道路有七大弊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在重庆发展战略论坛上表示,要尊重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经济效率。他将陈旧型工业化道路的弊病归纳为七条:不能“扬长避短”,有效配置资源;放松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努力;抑制服务业的发展;造成煤电油等资源高度紧张;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增加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隐含银行不良资产积累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时事政策     
权威观察釜底抽薪解决行政手段对市场造成的扭曲近日,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政府如不釜底抽薪解决之前行政手段对市场造成的扭曲,五年完成节能减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10,(18):1-1
<正>2010年7月31日下午3点40分,由南方周末、东方卫视联合主办的"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开幕。盛典向七位"中国梦践行者"致敬,他们分别是:经济学家吴敬琏、"揭黑记者"王克勤、导演  相似文献   

12.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今后中国改革的推动者是:以理性的知识分子、明智的官员和真正的企业家为代表的平民大众。这是因为,具有保守思想的人固  相似文献   

13.
在"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高峰论坛上,吴敬琏、厉以宁、李扬、刘世锦、蔡昉等众多著名经济学家聚首,从不同角度为未来中国经济会诊,提出4大重要警示。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13,(23):6-6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11月24日出席“2013新型城镇化论坛”时指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和三中全会所决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相联系,来改变体制上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5.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教授与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不久前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双高对话“.两位大家的对话,使我们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体制和财经法律理论与实务,有了一个更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决策探索》2011,(7):8-8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香港大学举行的“十二五”专题讲座上表示,只有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性障碍,改革能否推进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正《中国改革再出发》吴敬琏周其仁张维迎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改革已达成共识,中国"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但在表面的改革共识后面,是深刻的分歧。未来中国的改革,问题重重,困难重重。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等著名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回顾改革,前瞻国事,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推进、如  相似文献   

18.
<正>继号称“怕挨骂就不当政协委员”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发出“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宏论”之后,又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白津夫的高论出炉在谈到央企垄断行业强强联合,旨在组建国产跨国巨头,会否导致垄断、压制竞争的说法,白教授认为竞争只能是来自  相似文献   

19.
在"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高峰论坛上,吴敬琏,厉以宁、李扬,刘世锦、蔡坊等众多著名经济学家聚首,从不同角度为未来中国经济会诊,提出4大重要警示.  相似文献   

20.
殷剑峰 《决策》2001,(10):14-15
中国的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动向一直是大家所极为关心的,特别是去年,当几位在经济学界颇有名气的学者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难之后,有关股票市场的争论更是掀起了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