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ternet的出现及其迅速扩大持续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式。它是任何传统工具所不能描述的一个新对象,正因为如此,从虚拟文本作者(如电影、小说),到严肃的科学家(从计算机、逻辑学到建筑学),再到不同立场的哲学家,各色人等都加入到与此有关的讨论中来。如果按照当代社会学的意见,把自我反思性视为高级或晚期现代性的基本品质,那么在全部讨论中,有一个问题必须提出:在网络背景中,思想或思想生产本身究竟发生何种变迁,我们是否能够按照传统思想方式来对待网络?本期编发的这组稿件便直接面对了这一类问题。张亮的《网络·历史·思想》从历史/非历史的界限勾勒了思想生产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把“信念和抉择”这个古老问题拉回到当代语境之中;胡大平的《网络·界面·思想》以七个网络关键词描述了思想生产方式的本体论张力在网络中的诸种表现,从而把历史地面对由网络所征兆的当代社会张力作为当代思想生产的核心问题;赵涛的《超文本·全球脑·内爆》则对网络时代思想生产所面临的困局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社会学考察。从整个讨论看,虽然三位作者都没有给出终极性的技术或政策结论,但有趣的是,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地把主体置于某种显著的位置上。或许,这见证了要想回答网络给思想生产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非常困难的。编辑部支持讨论但不期望得到最终的结论,我们相信,问题本身及其答案只能在讨论过程中深化或得以理解。  相似文献   

2.
Internet的出现及其迅速扩大持续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式。它是任何传统工具所不能描述的一个新对象,正因为如此,从虚拟文本作者(如电影、小说),到严肃的科学家(从计算机、逻辑学到建筑学),再到不同立场的哲学家,各色人等都加入到与此有关的讨论中来。如果按照当代社会学的意见,把自我反思性视为高级或晚期现代性的基本品质,那么在全部讨论中,有一个问题必须提出:在网络背景中,思想或思想生产本身究竟发生何种变迁,我们是否能够按照传统思想方式来对待网络?本期编发的这组稿件便直接面对了这一类问题。张亮的《网络·历史·思想》从历史/非历史的界限勾勒了思想生产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把“信念和抉择”这个古老问题拉回到当代语境之中;胡大平的《网络·界面·思想》以七个网络关键词描述了思想生产方式的本体论张力在网络中的诸种表现,从而把历史地面对由网络所征兆的当代社会张力作为当代思想生产的核心问题;赵涛的《超文本·全球脑·内爆》则对网络时代思想生产所面临的困局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社会学考察。从整个讨论看,虽然三位作者都没有给出终极性的技术或政策结论,但有趣的是,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地把主体置于某种显著的位置上。或许,这见证了要想回答网络给思想生产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非常困难的。编辑部支持讨论但不期望得到最终的结论,我们相信,问题本身及其答案只能在讨论过程中深化或得以理解。  相似文献   

3.
魏义霞教授在其新著《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以下简称《天·人·命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对于命运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对待命运逐一做了阐释和论证。凭着中西哲学的融会贯通,作者从这一独到的视角,以高屋建瓴的恢弘气势带给人一股强烈的时代气息。《天·人·命运》的突出特点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把握命运的整体,并在设计上做了新的尝试。全书注意章节的上下衔接及其内在逻辑的有机联系,书中上、下两篇的排列顺序不仅为该书表达的先后次序,而且内涵了作者理论思想的逻辑结构。这种安排不仅表明…  相似文献   

4.
读青年学者邹广文的新著《文化·历史·人》(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年9月版),感到作者以其独特新颖、富于创见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及一种新的文化哲学体系,从而把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通观全书,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征: 一、首次对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界说,并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成功尝试──读《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陈荣华最近,有幸拜读了温锐先生的《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一书。据我所知,这是温锐先生对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进行探索的又一学术成果。读来引...  相似文献   

6.
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认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第一次把黑格尔提高到在马克思思想以前的历史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高度。”,安德森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的确,《历史和阶级意识》在当代黑格尔哲学研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卢卡奇那本在黑格尔研究领域中负有盛名的《青年黑格尔》一书,不过是《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一个补充,要想弄懂《青年黑格尔》,绕过《历史和阶级意识》是不行的。所以,弄清《历史和阶级意识》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客观评价卢卡奇早年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尝试”显得十分有益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史学界以及哲学、文艺理论界对有关历史和史学的理论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对于历史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韩震、孟鸣歧的《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以下简称《历史诠释学》)就是这些成果中的一种。该书系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历史诠释学的学术专著,200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全书围绕以下几部分展开论述:历史诠释的历史,历史本体的诠释性,历史认识的诠释性,历史叙述的诠释性,历史的诠释性与诠释的历史性,历史诠释的有效性。全书首尾一贯,纵横兼顾,内容全面,编排有致,视…  相似文献   

8.
鲁迅思想应分为早期、“五·四”时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但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将其分前期和后期。此种观点滥觞于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特定的观照视角 ,使瞿秋白忽略了鲁迅思想从早期到“五·四”时期的重要转折 ,也使他轻忽了鲁迅“五·四”文化批判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诗·卫风·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本文试图从史学角度探讨该诗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要术》的生产力布局思想 农业生产力合理布局是发挥自然力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中的作用的重要因素。关于农业生产力布局思想,《要术》重视继承与发扬前人提出的地宜与物宜思想,并用于指导农户的生产分布和综观社会的生产力布局,从其征引文献和对农业生产分布的详细记载与论述来看,对地宜、物宜原则与生产分布思想还有所发展。《要术》原文如下; “《礼记·月令》曰:‘命田舍,……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感兴趣的人逐渐多起来了,对这部著作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的指导作用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对于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观点,人们的看法就不同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历史哲学》这部著作的研究,列宁同普列汉诺夫相比,究竟谁的观点更深刻呢? 诚然,如果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问题,列宁的摘要的确不如普列汉诺夫的《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一文那样首尾一贯、斐然可观。但是,如果把列宁的摘要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分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列宁分析精微、见解卓越,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远远超过了他。列宁从两个方面对《历史哲学》作了总的评价,我们把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看出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完整思想,即:就历史哲学关于历史问题的具体观点来说,无论它包含有多少真正好的东西和多少可以结实的“萌芽”,但是,与科学的历史观相比,却成了过时的东西。因此,我们对历史哲学的研究不能象在海滩上拾贝壳那样去拾取什么“经济事实”,而要按照恩格斯的指示,去揭示它所留下的“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列宁这一重要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深入研究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进行文艺批评时几次提到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在《卡尔·格律思〈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文中说:“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观点来责备他……’”;在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又说;“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恩格斯明确说明了自己是把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文艺作品的,并且总是把美学观点放在前面。对思格斯所提倡和肯定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何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或曰美学观点就是“按照美…  相似文献   

13.
王充在《论衡》中经常讲到“气”。“气”是王充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因此,我们要探讨王充的哲学,就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一下王充气论思想。一、气在宇宙间的地位从战国到两汉,很多哲学家使用过“气”这个概念,但他们所赋予它的含义却不尽相同。《管子·内业篇》讲的“精气”和《荀子·王制篇》讲的“水火之气”是物质性的,而《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浩然之气”则属精神性的。在王充的思想中,“气”究竟是什么呢?它在宇宙间处于什么地位?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王充经常把“气”和有形体的物相对为言,例如他说: “非物则气”(《纪妖》); “不为物,则为气矣”(《论死》);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教育史上,人们很少谈到《周易》。其实《周易》作为中国先秦时代的一部文化巨著,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思想,它涉及到学习、修身、德育、教化诸多方面。本文仅就《周易·蒙卦》中的启蒙教育思想作些探索与分析。我们认为《周易·蒙卦》是一个教育专卦,不过这里的教育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校教育,也不是《论语》中的私人教育,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了家庭教育、庠序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教育都有启蒙的问题,所以《周易》统而论之。蒙卦的卦画是?坎下艮上。坎为水、险,艮为山、止。意为山下有险,遇险而止,蒙,从草从冢,地上草木茸蔽,引申为蒙昧,象征幼稚愚昧教化未开之人。从卦象看,山下泉流缓缓,也表明启蒙教育应照此理缓起长施。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的采薇诗有《召南·草虫》与《小雅·采薇》。本文从薇的生长规律 (文献记载与作者的实际观察 )及周代的戍守周期入手 ,先辨《采薇》诗的时序 ,再论“采薇”由实用、到象征、再到文化载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族著名学者、研究员贾合甫·米尔扎汗所著《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汉文版)近期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哈萨克族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作者追求的是有思想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近二十多年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成就斐然,民族史、民族文学史、民族文化史及各类专题研究的专著、论文蔚为壮观,新的学术观点、新方法论层出不穷。这种研究趋势正方兴未艾,它必将推动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多层面、多视角、多学科的深入研究,也将进一步拓展其研究领域。放在…  相似文献   

17.
《礼记·礼运》关于“大同”、“小康”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描述,对研究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有极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往往把这一记述与自己对上古社会形态的认识结合起来,认为“大同”、小康”两个时代的划分,与我们对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关于经济形态的划分,基本上是一  相似文献   

18.
韩巍 《理论界》2010,(10):16-18
文章从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异性出发,讨论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研究的并不只是如何去运用这种新的手段,更是要关注通过网络这种交往手段所成长起来的群体对每个人的影响;要认识进而影响这类群体不能只局限于网络本身,更要回归到现实社会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一)罗宾·乔治·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 Wooq1889—1943)学养广博。他的历史哲学观念影响着整整一代学者,构成了当代西方历史哲学承上启下的一个扭结。十九世纪前,人类的思想曾先后注重过数学、神学和自然科学,由此激发了哲学对这些领域的反思。而当代思想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历史思维日渐重要。于是,哲学反思的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了历史学。基于这种反思而形成的历史哲学会象前几个世纪的自然科学那样,对当代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①。在柯林武德  相似文献   

20.
张朋 《中州学刊》2014,(4):119-123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对《太一生水》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样式所进行的反思。以《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为中心,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本身在逻辑上是否圆通;《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与老子思想有关,其理论本身是否存在缺陷;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其他先秦时期的宇宙生成论相比,《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显得更为粗浅和原始"。在讨论中还涉及到了《太一生水》的作者归属、学术流派定位和历史评价等历来争论很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