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鹏程 《云梦学刊》2003,24(5):51-53
自然灾害若达到一定烈度,除了造成人口死亡、田园毁损之外,还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当生命也因饥荒受到严重危胁的死亡关头,灾民会做出道德失范、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湖南历史上因灾荒引发的农民造反或民变不胜枚举。这些暴烈行为对社会生产力和道德规范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冲击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灾荒频仍,为救济灾民,旅居北平的河南同乡成立了旅平河南赈灾会。有鉴于河南灾区广大,灾民众多,本地就食无望的现状,平赈会组织了灾民赴东北务工垦荒活动。经过广泛动员和周密部署,来自全省各地的数万灾民分批次到达东北,并在平赈会的全力协助下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灾荒之年,移送灾民远赴关外谋生,虽属"消极之救济",但在兵匪连年,军阀征战的动乱年景里,同乡组织的移民之举亦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3.
有关近代河南灾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是一个灾害频仍的省份 ,在近代居于突出的地位。河南灾荒的特点有二 :一是频发性 ,二是强度高 ,危害甚巨。关于赈济 ,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官赈 ,另一种是义赈。官赈的内容包括仓储制度、善堂、蠲缓、放赈等。为了筹措放赈钱粮 ,清廷采取了捐纳、商借、协济等措施。义赈作为我国长达几千年的灾荒史上并不多见的现象 ,即从河南等省首先兴起 ,传教士也参与其间。人类与灾荒的关系是 ,人口增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荒 ,灾荒又促使人口减少 ,某种意义上对人口数量起着自然而残酷的调节 ,这一恶性循环使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认识 :人满为患 ,灾荒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直隶地区灾荒频仍.面对自然灾害,传教士采取多种方式救助灾民,取得了一定成效.传教士在本着博爱、慈善愿望开展赈济事业的同时,也带有改变教会殖民形象和吸引灾民入教的实用功利动机.正因为一些传教士过分注重赈济事业的传教目的,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传教政策,故而弱化了教会赈济事业的慈善色彩.  相似文献   

5.
灾荒与人性——以民国时期西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灾荒,不仅严重影响人口的数量、质量,而且西北人民在心理、人文、伦理上都受到极大的冲击:灾民为了生存,逐渐抛弃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抛儿弃女、贩卖人口、掘坟挖尸,甚至发生骨肉相食的惨剧。正是愈来愈严重的灾荒一步步摧残、瓦解着人性,对后来西北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恶烈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秋华 《兰州学刊》2005,14(4):304-306
1917年,京直地区出现了数十年未遇的大水灾,一百多县被淹,几百万人口受灾,灾情十分严重.水灾发生后,北洋政府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筹措,施行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使灾民的困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在赈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使赈灾效果大打折扣,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嘉庆之前,养廉银用之于灾荒救济并不为中央政府所提倡,但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河南灾荒却改变了这种局面.捐献养廉银救济灾荒成为清朝荒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期内,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荒的破坏,但从长远看,成为官员贪污腐败的一个根源.捐廉助赈彰显出清朝中央的财政能力大大下降,地方势力影响清朝政治格局的趋势凸显.  相似文献   

8.
<正>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大潮中,人口流动以始料不及的速度迅猛发展,使一向平静的社会经济生活掀起轩然大波。究竟怎样认识和对待这支人口流动大军,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思考。本文拟就人口流动的内涵、分类、产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人口流动的内涵研究人口流动问题,首先必须对其内涵进行严格界定。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统一的统计口径,掌握人口流动的流向和流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人口流动的健康发展。究竟什么是人口流动,目前由于实践经验不足,人们尚未获得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人  相似文献   

9.
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四年,华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史称"丁戊奇荒"。山东地区在此次特大旱灾中首当其冲。灾荒形成的原因,从自然角度来说,当时全球发生了较强的ENSO事件,且山东地形较为复杂;从社会角度来说,吏治腐败而又"民鲜盖藏"是两个主要方面。灾荒给山东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农作物严重歉收,粮价飞涨;部分百姓迁徙他乡,大量人口死亡。面对严重灾情,作为传统社会赈灾主体的中央政府及山东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江南士绅和外国传教士在赈济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移民限制下我国人口城乡迁移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人口流动政策也经历了从自由流动到严格限制、再到改革放宽三个发展阶段.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移民限制政策下,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城乡迁移轨迹表现出其特有的时序性特征和空间性特征.在时序性方面,我国人口城乡迁移经历了自由迁移、限制迁移和周期性流动三个发展阶段;在空间流向上,省际和区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人口流向逆转,行政区划分异以乡村向城镇迁移为主.与一般的人口迁移规律相比,我国人口的城乡迁移在移民限制条件下表现出其特殊性:长期以来的滞后性和当前明显的"候鸟式"周期性,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政主体业务十几大项,其中有一项是生产救灾工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川纵横,气候复杂,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各种自然灾害、灾荒发生,使国家和人民蒙受重大损失。解放三十多年来,政府用于救济解决灾民生活的专款约二百亿元。如果把灾害对国家资源、人民财产造成的破坏估算在内,数额更当惊人。因此,建立灾荒防治学及其防  相似文献   

12.
吴世南 《学术论坛》2001,(Z1):45-48
农村人口大流动是当前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其特点是:(1)参与人数多.据国家计生委1993年的一次抽样调查,流动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其绝对值大约是9300多万人.(2)流向比较同一.即一般都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由农村向中等特别是沿海大城市流.这样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进城市,一方面是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给城市带来若干难题.比如:加大了城市管理和供应保障工作的难度,一定程度地干扰了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运转,特别是他们挤占了一部分劳动岗位,使得城市本身的下岗待业问题更加突出.而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过低,往往不能实现其进城谋求一份工作的初衷.他们之中一些人,或则长期滞留城市,为求职而到处流动,或则因无生活来源而不得不自行回流,甚至被流入地强制遣返.这既是人力、财力上的一种浪费,也往往给流动人口在心理上造成创伤.就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而言,这都是一个极需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铁路在中国兴建之后,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流动。铁路是近代向南北移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因铁路之兴建,大批外国侨民移入中国;在救助灾民、难民方面,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自身修筑也吸纳了大量人口,我们要充分肯定铁路在促进人口流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鹏程  池子华 《社会科学》2006,82(11):132-138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积极参与"丁戊奇荒"赈灾.在他看来,赈灾是手段,传教才是最终目的.他提出根除灾荒的开矿、修路等理念,实质是传播西方文明.他的赈灾行为,直接使灾民受益,赢得了灾民的尊敬.他亲临实地的灾情报告警醒了《申报》,在《申报》的报道中,李提摩太等西方人成为赈灾的榜样.他救灾的善举得到了清朝官员的承认与支持.日后李提摩太之所以能够广泛涉足中国政治,与他赈灾获得的社会声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灾荒频仍的国家,中国人民在抗灾救荒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抗灾减灾经验.灾后的赈济是抗灾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赈济的标准直接决定灾民的食品安全状况.通过对中国古代赈济标准的评估,本文发现中国古代赈济标准的制定极具科学性,保障了不同状态下灾民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江苏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人口总数仅次于四川、山东、河南三省,在全国名列第四。人口太多,土地太少的矛盾在江苏显得异常尖锐突出。近代江苏人口是当代江苏人口发展的直接基础,因此研究近代江苏人口变化、发展的规律,探索人口增减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关系,人口膨胀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认识当前控制人口增长的迫切性,认识江苏的人口省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近代江苏人口发展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风华 《中州学刊》2013,(1):140-144
民国时期河南灾荒频发,义赈活动快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影响巨大。民国时期河南义赈主要表现为个体名人善士、区域性群众性团体和国内外慈善团体灾后积极参与救灾。相比较而言,在各种救灾团体中,华洋义赈会是各种义赈组织中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一个义赈组织,其施赈范围和力度在当时都是空前的。民国时期河南义赈无论从其救灾思想还是从其具体的救灾措施来看,在当时都是十分先进、实用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大量需求以及国家政策对人口管制的松动,在"推-拉"双重合力下,上世纪80年代成千上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追寻他们的"城市梦",从而形成了浩大的人口流动潮.由于转型时期我国人口流动诱因主要是经济因素,所以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人口流入地区,人口流动规模大,空间分布集中;流动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学历结构以中小学为主;流动人口留城意愿强烈,持续居住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河南省灾荒具有频度高、受灾面积广、灾荒危害深等特点。民国时期河南的灾荒之所以频繁与该历史阶段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压榨,以及连年战乱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都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政府的腐败、治水经费的挪用等人为因素,更是天灾频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抗建"声中的国民政府荒政考析——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的贵州是一个"天灾"与"人祸"交相横行的省区.由于不利的自然、政治环境和当时农民自身素质的低下等不良社会条件,其"天灾"呈现出年年有灾、规模浩大、灾类齐全、灾荒程度严重等的特点.抗战时期的贵州国民政府采取了适当减免灾民负担,加强对粮食的全方位管理,贷款帮助恢复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和植树造林,禁种罂粟、推广防旱作物以及努力抗击蝗虫灾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虽有创新之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国民政府的阶级立场所限,成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