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从外需增长转向内需增长,而内需增长的核心是建立在城市化基础上的,城市化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另一引擎。为反映城市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1978—2010年期间不同发展阶段的东中西区域城市化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与效应。研究发现: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样本,城市化水平对各省碳排放均为正相关关系,说明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阶段城市化的推进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但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并不显著,因城市化的进程会引起环境问题,进一步的城市化则慢慢消除了环境问题;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与碳排放、碳强度与碳排放的关系显著为正。鉴此,减排的重点在于降低碳强度,并可通过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的变迁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2.
李志学  孙敏 《统计与决策》2016,(10):124-127
文章收集2010年各省市的碳排放量有关数据,借鉴谭丹、黄贤金(200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计算出全国各省市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按照碳排放总量的高低将30个省市划分为高、中、低碳排放区域,并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碳排放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排名均存在明显不同.针对存在的不同,文章从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环保技术三个成因方面进行统计观察.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LSTR模型,分别以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强度为转换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的关系在不同经济环境下有所不同。为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之双赢,必须在降低能源强度上下功夫。由能源强度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的脉冲响应分析得知,短期内,能源价格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成为"迅速"降低能源强度的关键;长期而言,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彻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环境DEA技术,测算了2000-2014年有碳排放约束和无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区域经济集聚效率,检验了集聚效率的趋同性,分析了影响集聚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碳排放约束下的聚集效率高于无碳排放约束下的聚集效率,说明实施碳排放政策对提高经济聚集效率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集聚效率有趋于各自稳定水平的趋势.在影响聚集效率的因素中,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区域技术创新对集聚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而财政支出占比、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和城市化率对集聚效率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的结构影响与效应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碳排放系数的角度推导了总量变化的SDA分解模型,从社会经济发展视角构建了LMDI分解公式,从而讨论不同时期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文章以云南省为例,运用云南省分行业能源消费数据以及 4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SDA计算结果表明:消费与投资扩张效应是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源泉,碳排放强度变动效应是节能减排的源动力;LMDI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 增长是拉动云南省CO2排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能耗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根据计算结果,文章提出了低碳经济条件下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LMDI方法,采用“三层完全分解法”,对中国1997-2014年的CO2排放总量进行分解,探讨了8大区域的CO2排放特征及其对全国碳排放的贡献,并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人均产出、人口结构及人口总量6大因素对CO2排放的影响.文章基于CO2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联系紧密的基本特征,分4个阶段考察了区域CO2排放特征及各因素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8大区域中,京津和南部沿海地区对全国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最小,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的贡献最大,西北地区的贡献呈上升趋势;在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中,人均产出的变动为主要助长性因素,能源强度的变化为主要抑制性因素,能源结构变动的助长性逐年减弱,并在近年成为抑制性因素;2007年之后,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也由助长性因素转为制约性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需要协调区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改善能源使用的技术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能源消费数据,对中国1978年至2008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总量估算并对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简约式经济--环境回归模型,分析经济结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对碳排放演化的影响.得出结论:中国碳排放演化具有的阶段性特征,碳排放的需求和供给特征与阶段性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中国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推动了碳排放量的急剧上升;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改变并不明显,但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系数的改变对碳排放变化的改变有显著性作用.最后,从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几个方面提出了减排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省际经济体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对于国家一级碳排放目标的分散控制和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源、经济、社会和环境一体化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湖北省1980—2008年的时序数据建立了碳排放量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索影响系数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湖北省碳排放量具有正向影响,能源效率则具有抑制作用,人口发展、能源价格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湖北省碳排放量的变化受自身冲击影响逐渐递减,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和能源效率对湖北碳排放量波动的贡献由弱增强。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都将成为湖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统计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选取中国1952-2008年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运用计量方法证明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研究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之间并不存在标准的"倒U型"的关系,而是呈现出"N型"趋势,且在人均GDP为2000~3000元之间达到N型曲线的第一个转折点,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而得出走低碳型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直接结果是碳排放量的增加。基于Romer经济增长"尾效"假说,修正建立了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值为0.004 769,大于水资源尾效,略小于土地和能源的值。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约束具有缓解作用;流动性越弱的资源对经济增长越容易产生约束;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尾效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碳排放产出弹性成正比,与资本的弹性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出2002-2007年度中国隐含碳排放总量和分部门的排放量,并应用结构分解法研究了排放强度、生产技术、国内需求结构、贸易结构和经济规模五个因素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放强度和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动是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生产技术、贸易结构和经济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从部门结构上看,贸易结构因素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分布特征的变化,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贸易结构的变迁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小;另外,虽然直接碳排强度明显下降,但受碳排强度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共同影响的完全碳排强度却几乎没有变化,反映出能源政策在各部门的实际效果受到生产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直接推动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本文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碳排放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动态固定效应下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最优,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847.29元,且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与权威机构时序数据回归结果比较,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状况,运用IPCC推荐的参考方法,对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各产业行业碳排放量分别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排放特征.研究表明: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2009年碳排量是1995年的2.3倍,其中工业部门碳排量比重占主导地位;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02年以来有所反弹,人均碳排放持续增加.湖北省碳排放特征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这些因素对碳排放量的贡献也不同.文章通过区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特征,构建省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均GDP、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外贸依存度、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的因素效果是有差异的.从而,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规模扩大带来了中国蕴含能源进出口的增长,在定性讨论出口贸易对中国能源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编制中国1992年至2007年序列(2000年不变价)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法定量测算了中国各部门完全能源强度和蕴含能源出口量.研究表明:中国为间接能源净输出国,其中非能源商品出口结构和总量是间接能源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1997-2015年中国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密度函数呈现单峰特征,近年来分散程度有所提高.(2)虽然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较大的惯性,但是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城镇化率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强度的增加均会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17.
孙建 《统计与决策》2016,(12):131-134
文章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模型、SEVM空间过滤及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30个省区碳排放EKC曲线的特征和内在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碳排放EKC曲线存在明显的双门槛收入效应,人均GDP的阈值分别为6867元和24081元.在高、低收入区域均碳排放EKC曲线均呈倒U型,目前区域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均处于EKC曲线的左侧.在中等收入区域,碳排放与人均GDP呈现对数线性关系.在三大区域,环境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互不相同的.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对三大区域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构效应对中低收入区域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高收入区域碳排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综合考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及经济规模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以2005-2012年陕西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LMDI分解法对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能源强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明显,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相对微弱;经济规模的扩张是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人口规模的扩大对陕西省碳足迹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加权平均、施瓦茨验证的后验概率选取,实施贝叶斯法对于STRIPAT模型的解释变量筛选,并通过剔除人口总规模、产业结构分解、生态化效应改进STRIPAT模型.利用该改进模型验证我国碳排放强度与选取解释变量的关联影响,并以城市化进展水平、经济增长规模、能源强度、能源一次结构等选取高稳健性、解释力变量预测未来11年我国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Var(2)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正向影响碳排放,而资本投入负向影响碳排放。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资本投入;(2)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间接影响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经由能源消费而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二是经由资本投入而对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因此,经济增长间接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文章认为,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费、强化资本对能源的替代是实现碳减排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