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金融资本有效流动能够增加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有效流动对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内金融资源禀赋不均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联系程度不一致等特征,导致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变化规律很复杂.文章分别利用无条件FH模型和有条件FH模型,对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灰色关联方法分析2000-2013年安徽人口流动、产业承接和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序变化特征,采用熵权法构建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三维及二维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皖江示范区设立前后,安徽省人口流动、产业承接和经济增长耦合关系发生逆向变化,以人口外出务工为特征的劳务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逐渐落后于产业承接的经济贡献;耦合协调关系空间上呈现出四级梯度圈层结构,协调性由高到低分别是:合肥——蚌埠和沿江轴线城市——皖江两翼和外围地区——皖北地区;对于较为协调地区改善的关键是提高产业承接水平,而不协调地区劳动力流动“刚性”强化产业承接劣势,难以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因此采取积极引导人口回流的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一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能更多的吸纳劳动力就业.我国经济20余年持续高速增长,1978年-2003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47%,理论上我国不应该有失业问题.但我国的实证数据却显示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变动之间存在较强的非一致性,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伴随着就业压力和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大.本文将从实证上对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一体化大大提高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人口不断集聚.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增长以及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长三角的人口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滞后期相对较短;一单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和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的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具有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应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出,并关注和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出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文章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和卢卡斯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跨省人口流入和省内人口流入的主要变量,以中国31省(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人口流动对我国省(市)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跨省人口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促进作用,省内劳动力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正相关,但后者比前者的影响更大,资本存量、固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却呈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春文  武赫 《统计与决策》2012,(23):139-142
人口红利理论对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吉林省为案例检验了这一理论的适用性。首先对吉林省建国以来的人口结构进行分析,以社会抚养比为指标对吉林省人口红利状况进行判断,并利用人口增长预测(CPPS)软件对吉林省人口红利进行预测。以1993~2011年数据为基础,构建VAR模型分析人口红利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了吉林省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且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夏冰 《统计与决策》2016,(6):98-102
文章以我国各区域对应变量结合面板数据进行空间差异的测算,针对区域人口红利所致的经济增长,及其引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空间权值的进一步验证.并利用二元邻值W矩阵进行人口红利发展SDD函数权重矩阵构建模型,验证了劳动力增长过程中的区域间外溢.结果证实,少儿抚养及老年赡养对区域人口红利存在显著的外溢关联影响.我国东、中、西区域之间存在时序上人口红利外溢效益的负向关联,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间的劳动力资源流动应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广东人口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研究韩兆洲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统一。研究广东人口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数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对确保两种再生产协调发展、迅速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构建五种权重下的空间模型,考察“招拍挂”和协议出让等土地出让行为的策略互动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出让行为存在竞赛到底的空间策略竞争;土地财政侧重以协议出让为主的引资策略竞争,土地出让面积相比于收入竞争更显著;经济增长在地理和资本流动相邻权重下存在空间互补效应,在人口流动相邻权重下为空间替代效应;土地出让收入刺激土地资源和资本流动相邻省份经济,抑制劳动力流动相邻省份经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失业人口的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是解决我国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脱钩指数的方法对我国1980~2010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脱钩关系研究,得出我国大部分年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处于弱脱钩状况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能源强度、价格水平、从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等5个脱钩关联因素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从业人口情况、价格指数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但是没有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量是呈反比的。这很好地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从而为有关能源政策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人口流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流动是一种与史具来的社会经济现象和人口现象,而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又有很多。本文旨在讨论中国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变迁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影响。1中国的户籍制度和乡—城人口流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做了国家的主人,近代100多年来饱受凌辱和战乱  相似文献   

14.
江苏人口增长快慢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较低,人口质量高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较高,人口结构优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不一。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同时,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质量、不断调整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浦东经济与人口就业同步快速增长,“人口红利驱动型”增长特点明显;同时,浦东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步增长的模式开始出现逆转的征兆.“十二五”期间,预计浦东劳动力供给仍有较大增量,而劳动力需求数量可能小于供给、需求质量将提升,经济与就业关系将出现拐点,为此建议,从大力推进浦东人力资源的升级和开发以及实现“就业友好”型的经济转型两方面促进经济转型与充分就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及未来各国发展的核心主题。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人们所研究的重点。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现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人口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与人口城市化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用湖北省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在简析概况并深入分析和检验湖北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与人口城市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出了湖北省31年期间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因果关系不显著,短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提升人口城市化水平作用有限,唯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才能有效促进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N果关系检验,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率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负担比和老年负担比与我国总储蓄率均存在负向协整关系。少儿负担比下降是储蓄率提高的原因,而老年负担比的提高将降低储蓄率;人均收入的增长与储蓄率互为因果,存在较强的正向协整关系。人口年龄结构指标的波动幅度较小,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小。说明我国人口转变对维持我国总储蓄水平乃至经济增长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引入城镇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和老龄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的动态面板模型,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标准将我国划分为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两类地区,采用SYS-GMM计量方法对人口就业视角下城镇化与老龄化在全国及两类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全国层面而言,城镇化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老龄化则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阻滞作用;两类地区中,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中高速地区更为明显,同时该地区相应的老龄化阻滞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更为严重,远高于全国地区平均水平,但在高速增长地区老龄化的阻滞作用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的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但随之而来的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生态破坏等重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作为统计部门,首先应该从数量上掌握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情况,正确认清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环境、资源等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