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澳大利亚,有一个无人看管的书店,书店名为"逻辑书店",24小时营业,想买书看着给钱就行。书店没有店员看管,更没有监控,顾客可以随时去买书看书。而书店最特别的是,能治疗患忧郁症的患者。书店的主人叫詹金斯,开店已经3年。詹金斯开"无人书店"纯粹是他的懒惰使然,詹金斯不想天天来书店看着,又不愿意把书店关掉,所以干脆办成"无人书店",而书店能治忧郁症也是一件小事触发了他的灵感。  相似文献   

2.
《现代交际》2005,(11):41-41
大家都忘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在书店里看书,死背,为什么要死背呢,因为没有钱买书。宋朝的王安石和他的好朋友说,我儿子是神童, 看书一遍就看会,他的好朋友说哪家儿子看两遍,都是一遍看会,因为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看书,今天我们就是这种人,你们北京大学就是这种人。  相似文献   

3.
悠悠皇都,绵绵王气,北京人的文化气质还是不错的。举个表象上的例子来说,整个北京城,书报亭林立,书店广布,5元一本、10元一本的盗版书店更满布大街小巷。我们不讨论盗版的可厌和购买盗版的素质问题,爱看书看报总算是好事。我偶尔到过的其他那些大中小城市,从书店和书报亭的比例来看,远远低于北京。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在私心里是有点自豪的。  相似文献   

4.
老人的书     
老人的书陈书良在书店看买书的人是一件有趣的事。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少男少女最多,其次是中年人,买书的老人并不太多。"老人买书做什么呢?"一位从来没有读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之类"圣训"的朋友不解地问我。其实,老人买书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研读之需,二是...  相似文献   

5.
文培基 《老年人》2006,(7):24-24
今年春节刚过,我的好朋友周煜泉同志因病去世。我是在开追悼会的前一天晚上才知道这个噩耗的。悲伤之余,回想起与他40多年的交往与友谊,心里非常难过,一夜未眠。认识周公是因为书的缘故。1960年,我在长沙县委工作,他在县书店工作,两人相距不远,我常去书店买书,从此相识,彼此结下深厚友谊。1964年,我任县剧团团长,他在县书店当经理,工作在同一系统,经常开会碰到一起。次年,我和他一起参加社教,彼此关照,更是成为知心朋友。周公个性沉稳内敛,有正义感,内心充满爱。“文革”期间,我在县委宣传部接受审查,白天挖防空洞,晚上写检查,隔两三天接受…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牛津大学专门颁发学位的圆形大厅对面,有一家不起眼的书店:布莱克威尔书店(Black—well)。事实上,布菜克威尔图书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集团之一,在学术书籍方面的地位更是同行业中的龙头老大。牛津的这家百年老店堪称世界最好的学术性书店。1994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回母校牛津大学时,还特地到这家书店买书。  相似文献   

7.
购书辛苦记     
礼贤 《老年人》2009,(9):50-50
喜欢读书的人,自然喜欢买书。比如我一向爱读孙犁的书,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每逛书店,见到他的书便买,所以他在“文革”前写的所有作品,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陆续买齐了。  相似文献   

8.
康熙年间,一个年轻人在京城的一家书铺看书。账台前,有位老先生正准备付款买书时,一枚铜钱从他口袋中滚落,掉到这个年轻人脚边。年轻人见老先生没发现,便悄悄挪动右脚踩住铜钱。等老先生离开后,年轻人迅速捡起铜钱装入口袋。  相似文献   

9.
快活林     
《老年人》2012,(6):48
有其父必有其子张书信买书问答一位男士到书店买书,问店员:《幸福的婚姻生活》在哪里?店员说:该书属于幻想类,在第一排。男士又问:那《夫妻相处之道》呢?店员说:该书属于武打类,在第二排。男士再问:那《理财、购房要义》呢?  相似文献   

10.
陈染 《中外书摘》2007,(10):84-84
近几年,我买书越来越少了,即使到了书店,望着那些琳琅满目、铺天盖地、华丽漂亮的书,人却仿佛没什么精神,兴奋不起来。我觉得不是我的好奇心求知欲退化了,而是经过无数次的“打击”不再那么轻易相信了——比如一个非常精彩的书名、非常精致漂亮的装潢、非常值得探究的话题,这样好端端的一本书被买回家,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她的梦想是拥有一家书店,不要很大,但需舒适,有柔和的灯光,充盈着温暖的气息:有看不完的书,摆好椅子让那些只想看书而买不起书的人,可以安心地坐着读自己喜欢的书。因为她也常常买不起书。后来,她真的有了自己的书店,书店不大,当然也说不上舒适,  相似文献   

12.
书店     
马家辉 《中外书摘》2009,(10):59-59
从布拉格回到伦敦,返港前一天的最后节目理所当然是买书。 来到查令十字路,踏出地铁站时遇上大雨,只好退回站内,看着雨水把我和小女孩阻隔在书店门外。等了五分钟,雨势仍急,但我们的心更急,于是,交换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大一小奋不顾身地齐齐走到没瓦遮头的街道上,闯过一个红绿灯,再闯过另一个红绿灯,来到一间旧书店门前,闯入去,让书本替我们挡雨。  相似文献   

13.
幽默文摘     
打比方 父亲杀鳖,一刀没剁着鳖头,那鳖把头缩进去再没出来。父亲拿着刀,等得不耐烦了。 儿子劝他:“算了吧,如果是你,一刀没剁着,你还会伸出头来吗?” 忍无可忍 小李在书店里买书,由于他买的书名难以启齿,只好用手比划着说:“小姐,衣给拿本书。”小姐问:“哪本书?” 小李说:“那本王朔的书。”小姐不高兴地说:“王朔的书多着呢,我怎知拿哪本书?” 小李忍无可忍,冲口说道:“《我是你爸爸》。” 顺口溜一次,小王在家与妻子说起了当今社会的一则顺口溜:“只爱一个太傻,爱上两个起码。三个五个不多,十个八个潇洒。”妻…  相似文献   

14.
在我烦躁孤独或者失意心绪不好的时候.音乐是我最好的朋友。音乐伴我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前几口单位发给每人几十块钱的书报费,我拿着这些钱上街,到书店创览了一圈,见有不少的好书,真想一下子都买到手,可掏出兜里的钱数数,只够买一两本的,于是放弃了买书的念头。书大责是一个原因,特别是不远处音像制品的柜台上正放着一首我平日里最喜欢的乐曲时,潜意识里就已经放弃了买书的念头了。不是不喜好书,书和音乐伴我走过了人生的近40个春秋,可是如果要我在音乐和书之间作个比较的话,我还是青眯于音乐。于是买了3盘贝多芬的钢…  相似文献   

15.
我的书柜     
少小喜静不爱动,读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闲暇时光,我便会钻进书店,买书藏书。买书买到一定程度,多数是见了喜欢的就想买,其实有很多书根本是来不及读的。结婚时,家里老人要我分门另住,我什么也不喜欢要,就要了书柜。那书柜上下两节,上节有两层,下节有一层,都可以放书。搬家时二节三层的书橱里,装满了我的书,是家里一件像样的物件。  相似文献   

16.
闲暇时,我爱逛书店或书摊,这就如同女人爱逛商店一样,算是多年不变的一种习惯罢。每次逛书店的程序也是不变  相似文献   

17.
人们现在把到书店书市买书称为“淘书”,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淘书”既有寻找又有淘汰之意。在如今丰富得令人有点眼花缭乱的书海中,能够稳住神、沉住气、不被广告词忽悠,不受漂亮的装帧误导,尤其不被名为学者实为“书托”的推荐所迷惑,  相似文献   

18.
正他们共同经历了这种至情至性的爱,那些美丽浓烈的时光结下的茧,即使遇到破败与不堪,也会努力冲破,化茧成蝶。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辜负那些黑暗中的吐丝劳作。儿子学吉他的校门口有间杂货铺,里面大半是百货,一角是书,总是有免费的自制花茶提供。店主是一对夫妻:男人剑眉星目,却下肢瘫痪,靠轮椅行走;女人已掩不住眼角眉梢的沧桑,但知书达理,温润如玉。儿子上课时,我几乎都泡在他们店里买书、看书。每次去都是下午,夕阳懒洋洋地照进店里。四周环绕着空灵的爱尔兰音乐,女人悠闲地理货,男人在她身边静静读书,偶尔会悄悄地抬头看她一眼。每逢节日,桌上总会有美丽的  相似文献   

19.
朋友圈里,吴征和苏眉是一对奇葩组合,吴征内向安静,平时喜欢一个人独处,看书画画;苏眉开朗外向,喜欢呼朋唤友,攒局郊游聚会.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却阴差阳错走到了一起. 苏眉是中学老师,虽然不是教音乐的,却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她爱唱爱跳,爱说爱闹,经常把朋友招呼到家里来.这时的吴征端出水果和茶水,要么坐在一旁听苏眉和朋友们海阔天空地神侃,要么回到书房看书.苏眉太能说了,别说有外人在场,即便家里只剩下她和吴征,基本上也是她说他听.  相似文献   

20.
刘绍义 《老年世界》2013,(22):21-21
爱看书的我,小时候就想有一个自己的书房,把自己心仪的书摆满书架,分门别类,文史休闲,要找哪一本书,就像在图书馆里一样,信手拈来。倘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坐拥书城,我的读书生活肯定会更加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