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平 《科学咨询》2009,(6):51-51
鲁迅先生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的确,对初学写作的少年儿童们,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而这两大难题中,最让儿童头痛的是写起来"没材料".因而解决小学生"写什么"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而观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写作前搜集材料的第一个环节.因此,要想解决学牛写作中的"材料"问题,就必须教会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认识事物,充实生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谈几点:  相似文献   

2.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再一次提出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所以,作文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素材积累.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彻底改变"无米下锅"的局面.那么,如何帮助高中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 一、优化积累方式 (一)学生自主积累 1、善于观察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表达与交流"中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叶圣陶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由此可知,观察是积累素材的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廖仁华 《科学咨询》2006,(12):21-22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目标要求第2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目标要求第3条).  相似文献   

5.
陈福生 《科学咨询》2008,(14):33-34
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与说话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并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实在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正是基于生活需要作文这一点,中学生的写作训练就理应紧扣生活.再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种离开生活的胡编乱造,那种脱离生活的闭门造车,是写不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的.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需用心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好文章.近年全国中考、高考作文的命题也基本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大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中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作文话题和切入点,从身边挖掘写作素材,写身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并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承伦 《科学咨询》2003,(6):22-22,26
写作本是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感而发,是人体验、感悟、创造生活的再现.然而,当前的许多学生却怕写作文.之所以怕,最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为应试服务严重背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情感的需要,使作文蒙上了不该有的灰色,泯灭学生灵性,扼杀学生热情.要改变目前的窘境,首要任务则应该让作文成为学生感悟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种需要.要达到此目的,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注重"五化":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作文教与学有明确的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细细思量,我们作文教学与之形成的巨大反差着实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9.
学生习作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与,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生活,投身感受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从而丰富习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常言说:"熟能生巧."中学生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就得多写,要善于主动练习写作.什么是主动写作呢?主动写作指的是先有写作的愿望,然后进行写作.例如:日记、周记、书信、读后感,计划,总结、报告等.这一类"文章"一般是已经有了想写的内容,只要根据需要去写作就可以了,而不用考虑去"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细细思量,我们作文教学与之形成的巨大反差着实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今语文界同仁最难教和学生最难写的作文入手,分析了其"头痛"症的病因,并提出了对症下药的几点看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第二是教学生积累材料,迁移运用;第三是提倡学生模仿,培养文风;第四是以说促写,下笔成文;第五是让学生多写片段,多记日记;第六是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创作,推荐发表,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把"新思维作文"理论的"12344工程"转化为具体的训练内容."1"指写作能力;"2"指两种表现:写作,思想;"3"指三种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第一个"4"指四个渠道:勤观察、会观察,勤读书、会读书,勤思考、会思考,勤写作、会写作;第二个"4"指四个步骤:"策略感悟","策略尝试","策略反思","策略迁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公务员行为的不断规范,公文写作规范化越来越为各机关、单位所重视."规范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化"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行政公文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指出意见,以期推动行政公文写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目标要求第2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目标要求第3条)。这是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1、知能目标:(1)学习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和短句的形式来表现声音的语言艺术.(2)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了解改革开放给高原人民带来的生机和喜悦.2、教学方法过程目标:让学生体会朗诵法、点评法、感恩法对学习散文的重要.3、情感价值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语文的兴趣.(2)进一步明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对于写作及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写作教学水平,重要的是写作教学本身要有一套较为完备、具体、科学的体系,使写作教学得到"质"的强化.建立这一写作教学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叩颖 《秘书之友》2015,(1):46-47
文广会、王月在《秘书》2014年第11期《"五个坚持"视野下的秘书写作》一文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出发,深入阐述了其对秘书工作的指导意义。1.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这是秘书写作的第一要义。秘书写作是辅助领导、履行秘书岗位职责的官方行为,因此必须忠于职守、服从组织、服从领导。秘书写作的绝对忠诚还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2.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树立大局意识是秘书写作  相似文献   

19.
正应用写作是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经常有学生问,应用写作课学什么?应用写作是什么?如果简单回答应用文就是实用文,还不如举例说明,请假条、求职信,生日祝词等就是实用文,学生会恍然大悟,可谓"日用而不知也"。正如香港的陈耀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中阐述:"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务实的‘文’章,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言简意赅地把应用文的根本特点表达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而内容的核心就是材料.材料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材料来源于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会留心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材料,这样才会文思泉涌,写出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