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社会工作》2008,(3):36-37
为了解和分析中年离异者的问题和需求,通过针对性的团体活动,调整其心态,激发其潜能,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组建中年离异者团体,命名为“温馨家园”,以团体社会工作方式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2.
马亚静 《社会工作》2009,(24):16-18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线索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其实践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与团体工作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可根据团体工作教学三阶段,布置相应的课堂任务、实验任务和课外实训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团体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实务技巧,全面提升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房地产业的形成和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在近代上海移民中产生了商户和住户这两类房客群体.1921年发生大规模的房屋加租风潮,为应对与房东的交涉,部分里弄和街区出现房客联合会之类的房客团体,并进而联合成立上海房客联合总会.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每次房东与房客之间产生房屋租赁纠纷,各种形式的房客团体就会纷纷出现.房客团体的领导人大多是中下层商人,也包括其他一些社会人士,总会的组织制度较为正规,大多模仿和借鉴同期有影响之社会团体如商会等,具有明显的现代性;而各分支会规模与实力均较为弱小,其组织制度也相对简单,显示出临时性与传统性特点.房客团体一方面采用各种方式与房东展开交涉,要求房东体谅房客痛苦,免予加租;另一方面也向中外官署请愿,寻求其支持,限制房东加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而不能简单地将房客团体视为一群"乌合之众".  相似文献   

4.
国际膜拜团体研究会( ICSA)转型以来,倡导学术交流与实际工作并重。2016年ICSA年会展现了国际上膜拜团体研究领域关于膜拜团体警示教育、脱教咨询与社会治理、膜拜伤害及其测度、膜拜团体前成员康复四个维度新的视角和关切。中国学者的膜拜团体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邪教认定与治理、中国的社会救助与帮辅、邪教与媒体传播、邪教警示教育、膜拜伤害及其测度等方面。邪教的认定、邪教危害程度的标定、邪教形成和伤害成员的机制,将是今后邪教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南京政府时期独立工业团体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军 《浙江学刊》2007,5(4):72-76
南京政府前期的十年,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崛起,工业界开始谋求建立独立于商会之外的工业团体,以更好地代表工业资本家的利益,维护其权利。抗战爆发后,由于内迁厂商团结力量以图生存的需要,加之国民政府对民族工业大力扶植的政策,后方出现了很多区域性工业团体。四十年代全国工业协会的成立是工业界团体组织的一次有效整合与动员。工业协会以建立独立于商会之外的法定工业职业团体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推动《工业会法》的颁布,使工业界长期以来对商会的离心力发展到极至。而种种迹象也表明,此时的商会除在立法上占有优势外,其在工业界的影响已渐呈颓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广东部分高校大学生团体意识状况调研的结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团体意识的缺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发展需要团体合作,团体意识、团队精神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探讨大学生的团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芳 《社会工作》2008,(6):15-17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和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自助团体的发展为香港的社会服务带来了新的活力。自助团体提供的服务在某些方面比专业领域提供的服务有效和廉价得多。除了对个人有所帮助外,它还能影响一些社会福利及医疗政策,使团体成员在宏观层面上获益。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主体范畴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主体的研究是经济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以利益为切入点 ,可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国家、市场主体和社会团体。其中 ,作为新兴主体的社会团体 ,主要是基于其所保护的群体利益和社会自治权而被纳入经济法主体之中。经济法的任务就是要平衡协调不同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关系 ,促使各方互动 ,以赢得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对社会团体的登记设置了过于严格的限制,不利于社会治理的改善。结合正当法律程序和利益平衡理论,社会团体登记程序的功能可以具体化为保障知情权、控制社会风险和降低行政成本,基本程序架构为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和许可并行;成立登记一次性审查;以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为原则、以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查为例外。  相似文献   

10.
社会团体工作从娱乐性和教育性发展到目前的多功能性,从个人治疗发展到个人成长,以至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行动的促成。由于希望达到的目标不同、实施的领域不同以及建立的理论背景和价值体系不同,社会团体工作具体实施的原则与方法已发生较大的分化,由此形成了团体社会工作不同的实施模型。  相似文献   

11.
张坤 《社会工作》2011,(20):59-61,48
本文首先比较了参与式教学与团体工作的联系,然后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阶段笔者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具体方法,总结和反思了参与式方法运用于团体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工作的积极作用,最后指出了为促进教学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需要改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王莉 《浙江学刊》2005,8(6):184-187
作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重要纠偏机制,社会团体对公共职能的承担和对公权力的行使已成为公共行政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与此同时,社会团体行使公权力现象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也日渐突出,主要包括:权力来源问题、权力的行使界限以及负面效应的克服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有助于社会团体自身的良性发展和公共行政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张坤 《社会工作》2011,(10):59-61,48
本文首先比较了参与式教学与团体工作的联系,然后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阶段笔者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具体方法,总结和反思了参与式方法运用于团体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工作的积极作用,最后指出了为促进教学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需要改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青少年成长团体"在增强青少年心理适应能力方面的功能与价值,探讨学校团体社会工作对于解决青少年问题的操作模式,并对"青少年成长团体"心理调适模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太被广大团体辅导员关注的环境支持体系,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从硬性环境支持体系、软性环境支持体系和对外界因素的把握三个方面介绍了怎样为组员们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体系,使得团体培训效果得到良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太被广大团体辅导员关注的环境支持体系,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从硬性环境支持体系、软性环境支持体系和对外界因素的把握三个方面介绍了怎样为组员们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体系,使得团体培训效果得到良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张驰 《社科纵横》2006,21(1):67-68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学界有关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成果的综述,总结了当前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出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经济法主体研究中以“企业———政府”二元范式为基础的研究框架,建立起了“市场(企业)———社会经济团体———政府”三元范式的研究框架。阐明了社会经济团体是中国经济法主体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民利益团体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公民按照共同的利益追求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的社会组织。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利益之间及公民和社会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矛盾,这种矛盾会以利益团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和谐视野下的公民利益团体建设就是要整合社会利益,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达到社会利益的共存共赢,实现多元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中的社会团体备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困境,疏解了结社需求与现行制度之间的张力,但是难以解决随之而来的经备案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能力问题。经备案的社会团体是典型的非法人社团,是介于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第三类民事主体,应该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承认其特定的法律地位,赋予其相应的权利能力,并明确其不能拥有的权利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Abstract:
The documentation system of social associations in practice resolves the puzzle of legitimac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o some extent,and eases the tension between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existing system.However,it can not deal with subsequent issues,such as legal statute and capacity of documented associations.Documented associations are typical unincorporated associations and are one kind of independent entity as well.Legislations and legal practice should recognize its unique legal statute and corresponding capacity as well as the right capacity not endowed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相似文献   

20.
离婚率上升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再婚的增加,上海市1988年的再婚数量是1979年的3.1倍,山东省为1.5倍,黑龙江省为2.5倍。尽管再婚者中有不少是丧偶者,但多数为离异者,因此,随着离异者的趋多,对其再婚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我们曾在上海的两个区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985年再婚的234对再婚夫妇(其中至少有一方为离异者),除少数搬迁地址不明及个别拒访者外,这些夫妇再婚后双方关系很好的占50%,较好的占20%,一般的占11%,经常争吵或已离婚的占19%,也就是说,大多数夫妇对再婚生活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再婚者失败多”的现象并非如人们所传闻的那么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