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资产专用性对并购定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并购投资价值的贡献上,资产专用性既能增强公司现实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又能获得隐含的增长期权价值和转换期权价值。因此,合理确定基于资产专用性的现实资产协同效应价值及相应的实物期权价值,计算资产专用性对并购投资价值影响的大小,是公司并购定价决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资产专用性影响并购的超边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专用与资产互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该文运用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模型研究资产专用性对并购的影响后发现,在资产互补而不专用的情况下,既可以是上游企业合并下游企业,也可以是下游企业合并上游企业,它们取决于互补程度对双方专业化水平的影响.如果在资产既互补又专用的情况下,则资产专用性成为谁合并谁最优的关键决定因素.实证研究也表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与资产专用性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优边界在市场费用等于企业协调成本那一点,交易费用中的企业规模实质上是企业的纵向规模即纵向边界,企业纵向规模的扩张主要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实现.虽然纵向一体化能够有效地削弱人的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克服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但它并不必然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好办法,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纵向分拆策略是有效的.企业的纵向边界呈现扩张与收缩交互进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交易费用学说和资源基础观分析企业边界存在的原因,即企业边界的存在是基于节约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共同作用。企业边界的扩张是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的延伸,二者是辨证统一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企业由纵向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转化为网络化组织,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企业和市场的界限趋于融合。  相似文献   

5.
通用-费舍案例是资产专用性解释中引证最多的经典案例,并被视为通过纵向一体化来治理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现实模型。但是,最近关于通用-费舍案例的重新调查发现,真实的通用-费舍案例完全不能作为支持资产专用性理论的证据,资产专用性理论也完全解释不了其引证最多的通用-费舍案例。从而很好地证明了资产专用性不是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动因。此外,对汽车产业分包契约的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体现物质资产专用性、品牌资产专用性、场地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等资产专用性的因素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影响,运用中国四川、浙江、黑龙江省26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现物质资产专用性的产品易腐性、专用设备,体现品牌资产专用性的注册商标,体现场地专用性的最远营销范围、地形特征和体现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培训人数、社员总数和社长年龄这些资产专用性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水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纵向边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交易费用的节约与交易结构的改变引起的效益增加是企业纵向效率边界改变的动力。沿着威廉姆森对企业纵向效率边界分析的思路,引入技术效率与交易效率来分析企业的纵向效率边界,并着重讨论了超竞争环境对技术效率与代理效率的影响所导致的企业纵向效率边界的改变:企业的效率边界将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在这一范围内的交易只能由企业间的合作进行规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纵向效率边界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用-费舍案例是资产专用性解释中引证最多的经典案例,并被视为通过纵向一体化来治理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现实模型。但是,最近关于通用-费舍案例的重新调查发现,真实的通用-费舍案例完全不能作为支持资产专用性理论的证据,资产专用性理论也完全解释不了其引证最多的通用-费舍案例。从而很好地证明了资产专用性不是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动因。此外,对汽车产业分包契约的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考虑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购协同效应是并购的主要动因,但是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未把并购协同效应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影响考虑在内,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协同效应产生的动因及其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思路、公式及参数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和分析企业边界与规模以及跨国公司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交易成本概念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跨国公司的边界与规模进行了探讨。从静态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讨论了跨国公司边界与规模的确定;从动态方面分析了静态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结合企业能力理论探讨了跨国公司边界与规模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1.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扩张与改革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我国2011—2013年发生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比研究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从盈利、每股指标、偿债、运营四个方面对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评价,并从政企关联角度出发,研究政企关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企关联与企业并购绩效负相关,且政企关联强度越大,并购绩效越差。指出政企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降低并购后资源整合的效率,旨在为政府“掠夺之手”理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连锁零售业虽然销售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国外连锁零售业相比,还存在市场集中度低、规模经济不明显等问题。合理扩大连锁零售企业的规模既是完善自身发展、获得协同效应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外资企业冲击的迫切需要。在分析中国连锁零售业现状和并购效应以及评论中国连锁零售企业并购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购是获取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并从政府、社会、企业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连锁零售业并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连锁零售业虽然销售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国外连锁零售业相比,还存在市场集中度低、规模经济不明显等问题。合理扩大连锁零售企业的规模既是完善自身发展、获得协同效应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外资企业冲击的迫切需要。在分析中国连锁零售业现状和并购效应以及评论中国连锁零售企业并购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购是获取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并从政府、社会、企业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连锁零售业并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并购活动成为科技企业扩张规模、获取技术的重要手段。从资本结构与金融性资本结构两个维度出发,资本结构指企业资产负债率,金融性资本结构指企业有息负债占资本比例,以A股科技型上市公司2015—2019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科技企业并购活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型企业并购活动会导致资本结构及金融性资本结构中权益比例提高;科技型企业并购活动会加剧当期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程度,但其会通过调整下期经营性负债来减缓资本结构偏离程度;科技型企业并购活动在现金支付、非关联交易、技术并购、纵向并购以及跨省市并购的情况时,资本结构偏离程度会进一步加剧;科技型企业并购活动会提高当期与下期的资本结构、金融性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但调整速度整体较低。研究成果为科技型企业提高并购绩效、避免资本结构偏离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 ,是企业发展扩张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企业并购也在不断地发展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资产重组绩效的评价是用于检验资产重组效果、评价企业资产重组决策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工具。具体包括重组企业绩效是否提升,重组类型与重组后企业绩效的关系两个方面。其评价方法为财务评价、股票评价和其他评价。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对其财务框架会发生重大影响 ,相应带来财务风险 :最佳资本结构的偏离 ,造成企业价值下降 ,财务风险高涨 ;杠杆效应使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益和财务风险都相应放大 ;股利和债息政策也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风险贯穿企业并购的始终。因此 ,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民营企业并购上市公司行为在我国企业并购市场中异军突起。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并购上市公司的动因,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动因下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后从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方案的制定、并购关系的协调、中介机构的选择和整合措施的制定等几个方面找出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为建立适当的财务管理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财务管理的目标选择,它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方法取向。传统财务理论所提供的的目标选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么带来不可克服的负面影响,要么因其对财务管理水平的较高要求而显得不可企及。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目标决策时,应当考虑“追求满意利润”的理财目标。既不淡化利益追求,又不致因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冒过大风险。同时,应当综合考虑市场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增值能力、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及信用水平、社会责任等各种因素,把它们作为确定利润指标时的重要决策因素加以考虑,确保企业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购并的最终目的是发挥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整合管理方案及实践包括企业购并目标的选择、整合活动的模式,以及基本职能活动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