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彭丹华  刘红麟 《云梦学刊》2013,34(2):52-55,63
刘石林生长于汨罗,长期担任汨罗屈原纪念馆馆长,怀着对屈原的深厚情感而潜心于楚辞研究,出版专著《汨罗江畔屈子祠》,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他的楚辞研究以屈原与汨罗为中心展开,将屈子祠管理与屈原研究相结合,将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将屈原研究与汨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相结合,涉及到屈原遗迹、屈原作品、端午风俗等方面,观点时常能出新意,予人启迪,充溢着田野考古的芬芳,形成了屈原研究的显著特色,也为宣传屈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5):157-158
何林福和李翠娥合著的《永远的屈原——屈原与屈子祠》(以下简称《永远的屈原》)于2008年5月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屈原与屈子祠研究领域作了多方面的开拓。  相似文献   

3.
"屈子遗产露天博物院"是基于守望遗产的时代使命、不留遗憾的发展理念、资源价值的独特发现等多种因素叠加后,提出的一个关于屈子祠的全新发展概念,其终极目标是要构建一个以复活屈原、走进楚辞、领略南楚风貌为主的露天式的、开放式的博物院,为高扬屈原、传承屈原提供一处独特的文化高地,为未来汨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总体布局。尽管路途漫漫,但只要信念坚定、思路对头、目标明确、趋利避害,一届接一届、一代接一代地干,汨罗就能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正> 汨罗县屈原纪念馆设在泪罗江下游北岸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内.屈子祠又称汨罗庙,三闾祠等,始建于汉代,重建于清乾隆二十年。现建筑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宏伟壮观。一九五六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年整修后对外外开放。几年来,纪念馆收集了明景元刊本《楚辞集注》和清同治汲古阁刊本《楚辞》原本、新版楚辞注本以及近代一些著名楚辞专家的论著,论文,当代名人的书法、美术作  相似文献   

5.
屈子祠又称汨罗庙、三闾祠,座落在汨罗江下游北岸的玉笥山上,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始于汉,屡毁于兵燹。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玄宗李隆基置长沙郡,敕建三闾大夫屈原祠。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楚王马  相似文献   

6.
屈原流放汨罗,居住了八九年时间,在汨罗完成了《离骚》、《天问》、《九歌》和《九章》中部分诗篇的写作。中途曾赴汉北和鄢郢,鄢郢失陷后重返汨罗,纪郢失陷后投汨罗江殉国。2014年9月16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屈原与郧阳》一文提出屈原投江地在郧阳,先秦时湘江在郧阳等观点,是对历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7.
纪念屈原诞辰2350周年汨罗高峰论坛,有来自全国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五十余篇。专家们围绕屈原与汨罗、屈原与和谐社会建设、屈子文化园的规划、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徐蔚明  任远 《云梦学刊》2012,33(4):48-52
"节逢端午赛龙船,万古流传为屈原".在2012年端午节来临的前夕,来自台湾、美国、北京、内蒙古、安徽、陕西、广西、湖北等地的十余名屈学专家与湖南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滔滔孟夏、草木莽莽"的泪罗江畔,于屈子祠内"伤怀永哀"、同祭屈原,并参加了由湖南省屈原学会、中共泪罗市委、泪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泪罗市屈原纪念馆承办的为期三天的"屈原与泪罗"高峰文化论坛暨湖南省屈原学会第三届年会.会议论题广泛、发言踊跃、论文丰硕、见解深刻,取得了预期成果.  相似文献   

9.
一些公开出版的书籍、报刊传布郭老对联时有错讹,现查核纠谬如下: “书赠屈子祠”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作于何时?一说是一九六八年。事实是作于一九七八年春。其时郭老在患病期间,集屈原《离骚》句,由于立群同志用隶书写就赠送屈子祠。于立群手迹现存湖南省博物馆,汩罗县屈原纪念馆陈列有对联手迹照片。  相似文献   

10.
说起屈原与《九歌·湘夫人》,我们当不会陌生,都跟湖南有着不寻常的关系,长期系念着大家的眷恋情怀。屈原虽出生于湖北秭归,可湖南汨罗却是他为国殉身的归宿。当战国时楚怀王之世,他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之官,勤于政事,有心要挽回楚国的颓势。但受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进谗打击,被废弃疏远,抑郁不得志。后约于楚顷襄王继位之初,竟遭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湖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湖南体育文化产业也倍受人们关注。促进湖南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推进湖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突出发展湖南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培养体育文化产业人才、精心铸就“体育湘军”项目产业品牌。  相似文献   

12.
吴广平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1):36-39
湖南省屈原学会2009年年会暨屈原与湖湘文化学术研讨会,有八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与会专家围绕屈原与汉寿的关系及屈原故里、屈原与湖湘文化、屈宋作品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敬君 《云梦学刊》2003,24(4):9-11
屈原是最早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是中华民族孕育出来的世界性的伟大诗人。他的艺术创新为民族文化创作的个性化开辟了道路;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为代代相继的文化革新提供了启示;他的心理情感普遍地影响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并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特质。  相似文献   

14.
郑祯玉 《云梦学刊》2010,31(1):44-50
余光中以“高洁的烈士”与“不朽的汨罗江神”写屈原;以“神话中的大鹏鸟”与“江神”(长江之神)看苏轼;并从文学不朽的角度,以屈原、苏轼传世的名句,加以点染转化,为二人塑造形象。不管这些诗句原先所指陈者为何,如今余光中都用这些隽言名句,拍合到屈原、苏轼的身上来,这种巧妙的神合,在在显出余氏的匠心。  相似文献   

15.
毛庆 《云梦学刊》2007,28(3):40-49
从文化领域去确立人格定义,即: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基本品质、品格的总和。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之人格观分内外两层,内层主要为人格典范与人格理想,在这一层,屈原与诸家及诸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在外层,各家均有差别,特别是在内核外化形式、与现实的关系及人格操守的坚持性上,各家差别甚大。屈原则与墨家较为接近。从人格观之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上观察,屈原之人格观当为中华民族之最高标范。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在我们寻求和重塑民族之魂和文化精神时,屈原伟大人格和人格观标范的树立,将具有无可估量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比较优势:湖南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的立足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伟华 《云梦学刊》2009,30(2):155-158
湖南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资源、人才、基础设施、消费需求和试验区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是湖南制定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7.
端午祭祀屈原可以上溯到东汉灵帝以前,端午纪念屈原的诸多习俗是以汨罗、武陵为中心发散性传播的。朝廷公祭屈原始自唐玄宗天宝年间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后,规定春秋两祭,明太祖圣谕五月五日岁时至祭,今台湾五月端午和十月水仙诞辰两次祭祀屈原。端午纪念屈原或可谓屈原五月五日沉江的民俗证据。  相似文献   

18.
曾亚兰 《云梦学刊》2007,28(4):35-39
屈原作《湘夫人》抒发约黄昏而不见之哀怨,托二妃神话以寄犹冀一遇之意。杜甫步尘屈原,作《湘夫人祠》抒发湘妃祠破败荒凉之慨,借苍梧遗十艮以寓眷恋不忘之意。时代变迁,湘夫人祠庙貌沧桑冷寂,杜甫落魄楚地,谒祠凭吊屈原和湘夫人。其《湘夫人祠》犹近体中《湘夫人》。屈原与杜甫似乎命中注定要走在一起,两个冤魂,抒同一情怀,悲凉之身,沉同一条江。屈原《湘夫人》与杜甫《湘夫人祠》乃借他人酒杯以浇自己心中块磊,这是因为他们从湘妃苍梧遗恨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是:湘娥即屈原,屈原即少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