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幽默是《阿Q正传》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表现方式。鲁迅个体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的自卑情结,这是鲁迅《阿Q正传》小说创作的潜意识动力和幽默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艺心理学特别强调作品语言对作家审美情调的传达。照西方的话语理论说,这种作品语言就是一种传达了作家主体意向的内涵丰富的话语。对王朔小说的话语传达的深入研究则是理解其主体意向的关键。本文从破坏传统意识形态、颠覆传统规范和秩序、亵渎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来剖析其小说话语的传达内涵,并就王朔与其小说人物的客观认同来进一步印证其解构传统的主体意向。  相似文献   

3.
张鷟是唐代小说初兴期较有影响的一位小说作家,他留下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游仙窟》和《朝野佥载》。本文通过对他的这两篇小说的分析关照,认为其创作的总体审美特征:一是题材情节上的求“奇”,一是艺术表现上的求“美”。这种对于“奇”与“美”的主动追求,是唐人小说审美特征在唐人小说创作初期初露端倪的明确表征。因此,对张鷟小说审美特征的探讨为研究唐人小说审美倾向在初兴期的形成和表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一 我国新时期文学伴随着伟大变革时代的节律正行进在第二个十年的征程中。大凡关注新时期文学的人们,恐怕都不会不知道作家高晓声,也不会不知道高晓声小说中的陈奂生。高晓声——陈奂生,陈奂生——高晓声,他们几乎声名与共,难解难分,以致外国有人竟把高晓声当作了陈奂生,也还有些人知道陈奂生,却不知道高晓声。这种作家与人物齐名、甚至人物的影响大于作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源远流长,其中文言志怪小说的传承有其自身脉络和规律.这类小说以《山海经》为“源”,内容情节有承前启后、袭用模仿的“类作”型特征.小说人物表现出继承、繁衍的风貌,体例结构袭用前代作品并有变化,构思、语言叙事方式等大体一脉相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后世小说的人物、内容、情节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更趋完善,表现出更高的构思技巧和叙事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鷟是唐代小说初兴期较有影响的一位小说作家,他留下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游仙窟>和<朝野佥载>.本文通过对他的这两篇小说的分析关照,认为其创作的总体审美特征一是题材情节上的求"奇",一是艺术表现上的求"美".这种对于"奇"与"美"的主动追求,是唐人小说审美特征在唐人小说创作初期初露端倪的明确表征.因此,对张鷟小说审美特征的探讨为研究唐人小说审美倾向在初兴期的形成和表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宽容和多元化、市场经济和文化工业的影响,导致了审美态度在当代艺术中发生了蜕变,这在审美内容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蜕变主要表现为:当代艺术很少努力去塑造、描写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出现了抽象化、符号化的倾向。作家很少将审美内容对象化而是将内容形式化,追求形式的享受。小说中情节淡化,作家只想表现自己的心理化的形象,表现自我刹那间的精神状态,有些先锋派的作品就是追求一种让欣赏者不能理解的艺术效果。这种蜕变对当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心理及美学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  相似文献   

8.
形式化了的叙述本体——走向本体的文学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新时期的小说不但在内容上日益走向本体化,而且在形式上也日渐走向本体化。形式象一盒变化莫测的“魔方”,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它带来了叙述观念、叙述视点的调整和变异,使小说的结构形态发生了裂变。这种裂变不仅表现在作家们已经从情节为主的结构方式中解放出来,更主要的是,随着情节对小说审美力的推导逐渐减弱,结构作为一种叙述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结构成了一种极富意味的叙述方式,对它的选择成为了作家们的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9.
论明代夫妻离合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明代专写夫妻离合题材小说的情节结构,并探究其特点及其成因、文章认为明初此类小说多为往复式情节结构,这与其所反映的元末战乱时代的生活背景有关,与明初倡导理学教化、推崇节烈有关,与作家的婚姻理想有关。明末小说创作繁盛,在结构方式上则多为并拢式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的形成受同类小说结构形态艺术经验的启示,同时还受到戏剧结构艺术的影响。明中叶后社会思潮发生变化,影响到小说家审美趣味,平中求奇的审美趣味作用于小说的情节结构,也是并拢式结构模式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作家的语言风格是指文艺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特色。文艺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是语言的艺术。研究作家的语言风格,尤其研究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不仅对指导文艺创作,培养好的语言风格,而且对提高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都是有帮助的。因为只有把握了这一作家的语言风格,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作品的内容,它所反映的广阔的生活图景和思想风貌,以至于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听说的作家语言风格,不同于语体风格,也不同于文风。作家的语言风格乃是作家的创作特色,是作家特有的和惯用的语言表现手法。任何一个伟大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作家的语言风格就是由作家运用语言材料时所体  相似文献   

11.
孙犁以《荷花淀》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新写意小说,兼有传统写意小说与现代性格小说的特点,同时又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形成了一种新的个性化审美风格:“荷花淀”风格。这种风格上承曹雪芹、蒲松龄、废名、沈从文等的诗化小说传统,下启“荷花淀”风格小说范式的开创,并影响到一大批派外作家如茹志鹃、王汶石、贾平凹、铁凝等的创作,显示出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丁肃清 《江淮论坛》2007,(1):185-188
本文从小说语言审美角度出发,提出语言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之间的艺术调和,叙述语言体现了作家的个性,而人物语言则表现艺术形象的个性,二者真实地展现着自然美,超自然的属性是小说语言产生魅力的根本,来自作家的心灵感悟,是生动的、立体化的、充满着动感的,因此也是艺术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形成了小说语言魅力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阿成小说的情思空间与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代东北作家群中,阿成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星。他的小说中明显透露出的“平民意识”,是作家阿成的自觉追求。小说情节的自然性和生活化是阿成小说的一般特点,他打破了小说传统结构的封闭性,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唤起读者的参与意识。阿成小说有明显的诗化倾向,阿成的语言具有散文诗意美。阿成在创作中排除诸多影响,努力寻找自身的成功之路,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已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童是一位从不愿固定自己的作家,从历史追寻小说到现实追寻小说,从“枫杨树”系列到“枫杨树后”小说再到“红粉”和“妇女系列”小说,他每次都以迥然不同的形象刺激读者的阅读习惯。他甚至不愿意自己的小说具有特定的风格,认为风格是一种“陷讲。”那么,苏童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确立贯穿于这些小说中的主体形象的?苏重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区别于其他新潮作家的呢?为什么无论反差多大的小说我们只要一读就能认定是苏童的作品呢?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琢磨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一度曾以为是苏童的语言塑造了他的个性,然而当我怀着自…  相似文献   

15.
哈代小说与民间文学有不解之缘,哈代汲取了民间文学的精髓,创造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艺术风格,在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上对民间文学进行了超文戏仿,以民间故事或民谣的结构与情节为小说经纬、民谣式人物为灵魂、方言土语为材料共同编织了威塞克斯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16.
陈蔚 《社会科学论坛》2007,(12):138-140
语言是作家创作艺术形象的媒介。与一般小说的叙事者不同,朱天文将传统小说的叙事语言链条拆成了碎片,按照新的符码重新加以组合,用标点符号缝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书写方式,利用这种停顿将人物的内心深处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语言特色。使其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舍从开始创作起就表现出幽默的天才,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一直保持着这种优势,以成熟稳健的幽默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成为一代幽默大师。本文拟从老舍幽默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容及幽默的特点、手段来探讨老舍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8.
对真善美的探求——论高晓声的短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心里想着农民,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的作家,首推高晓声。他以朴实、凝重、幽默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完整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塑造了一个个平凡善良而又光彩照人的农民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的短篇小说,饱和着作家的心血、眼泪、欢笑,是对生活和艺术的真善美孜孜探求的结晶。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高晓声的小说,展现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作者说:“从《流水汩汩》到《漫长的一天》,从《“漏斗户”主》到《柳塘镇猪市》再进到《陈奂生上城》,基本上把1979年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反映出来了。”这幅图景是完整的、丰富的、复杂的。要反映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勾勒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首先要把握农民的思想脉搏,敏锐地触及农民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向生活的本质开掘。高晓声的小说总是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小说的审美追求深受平衡哲学观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作家在构思小说时自觉地追求统一的整体思维,注重作品的社会性与思想性;安排情节时强调动静结合,淡化矛盾冲突;在结构布局上追求首尾照应及大团圆的结局,从而达到重建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吴效刚 《人文杂志》2001,(2):145-149
小说叙述风格是由叙述内容、主体情感和叙述形式综合形成的叙述的个性特征,是作家人格的外化.叙述风格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多样性的特征.叙述风格的类型有再现、理想、象征、写实、游戏、幽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