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快递     
《社区》2013,(1):43-44
居民家中开设聊天驿站烦心事大家都来扯扯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广益街道广益佳苑社区居民董阿姨家中,日前开设了一个"心扉"聊天驿站。董阿姨介绍,这个20多平方米的驿站主要是为社区内的低保家庭提供一个聚会和聊天的场所,"他们有什么烦心事,到这里来倾诉一下,大家互相开导,心结也就解开了。"这是广益佳苑社区橙丝带工作室心理健康互助服务由社区向居民家中的延伸。广益佳苑橙丝带项目是2011年崇安区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项目,主要针对低保家庭开展社工服务。董阿姨本人  相似文献   

2.
吴娅荣 《社区》2003,(14):25-25
邹信兰,六十多岁,头发花白,是我们澄东街道天鹤社区的一名普通楼道小组长兼社区计生员。她,敦厚、谦和、认真,脸上永远挂着一抹热情而真诚的笑容。 “邹信兰阿姨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是社区计生员的典型代表!” ——社区书记的话 邹信兰阿姨工作好、为人好、思想好,这在我们社区是有口皆碑的。长期  相似文献   

3.
刘迪 《社区》2013,(31):41-41
我所在的社区每月都要组织清理楼道杂物活动,社区工作者们每天都要跑楼道,检查杂物,张贴“处理通知”或通知物主处理。我所包片的居民楼有一户居住在5楼的人家,一梯两户501和502都是他家的房子,楼道内堆满了杂物。我敲开户主的房门,出来的是一位年近60岁的阿姨,当我向她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楼道内不能堆放杂物后,那个阿姨竟然大声对我嚷嚷起来:“哪有楼道不让堆放东西的?  相似文献   

4.
沈维高 《社区》2012,(10):15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虹西社区是个开放式老小区,住有1.2万居民,又因周边多企事业单位,暂住外来人口较多,管理难度大。但他们在连续10年获得"南通市十佳社区"称号的基础上,最近又出新招,即集中居民智慧,针对本社区具体情况,集体讨论制订了《邻里公约》,做成宣传板,张贴到各楼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城市社区人文关系的形象写照。不要说同住一个小区,就是同住一楼,相邻楼道  相似文献   

5.
洪国英  王晓宪 《社区》2009,(16):46-46
无锡市惠山区金惠社区居委会是一个农村拆迁安置房集中居住小区,目前已有5534户15000人入住。2008年,针对该社区居民户数多、人员相对复杂、外来人口多、流动量大等状况,居委会推出了“法治楼道长”制度,首批任命的70位“法治楼道长”上岗。所有楼道长全部都造册建档,挂牌上岗。对于运作经费,社区和街道也给予了充足的保障。这些“法治楼道长”都是经群众推荐、  相似文献   

6.
李旦 《社区》2013,(7):27
3月18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任燕莉来到前进小区,把包片社区工作者名片贴入楼道便民窗。路过的居民啧啧称赞,这样干干净净、整齐划一的便民窗真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楼道信息栏采用了插袋式设计,通知、宣传都可以简易贴卸,不留痕迹,免去了"牛皮癣"的危害,让社区楼道墙面清清爽爽。两个插袋  相似文献   

7.
李莉莉 《社区》2013,(7):33
刚进入社区工作不久,我就碰了钉子。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居民楼道内要进行粉刷涂料。由于我管辖的居民楼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楼,两家人用一个厨房,用一个厕所,并且楼道内墙皮已裂开,居民们意见很大,认为没有必要粉刷。这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开始时,我挨家挨户做工作,寻求居民们的支持和帮助。没想到走到  相似文献   

8.
金冬梅 《社区》2005,(10):26-26
2005年4月24日晚,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上街街道坊门街社区47幢楼的庭院内热闹非凡,坊门街社区第一场“楼道派对”开场了。庭院内前前后后聚满了47幢的居民。晚上7点没到,36户人家就来了31户居民代表。“各位居民,今天我们社区干部也来参加‘楼道派对’,你们心里不要有顾虑,有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意见,今天趁这个机会面对面讲清楚。”社区主任周水仙开了头。周主任话音刚落下,2单元的王梅仙老人就按捺不住了,手里还拿着小纸条,看来她早有准备:“楼上住户装修,在给厨房、卫生间贴地砖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弄好,经常有少量的水渗出,我和老头向…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社区》2005,(12):3-3
让楼道空出来楼道是为上下楼的人们设置的。可有些个楼道已被占为它用,成了不伦不类的“小仓库”。笔者住在六楼,一旦回去晚了就得提心吊胆,由于楼道灯坏了没及时修,上楼时不是碰了这家的蜂窝煤,就是撞了那家的纸箱子。现代的公共楼道本来就那么一点点地方,平时上下楼遇到拿东西多的人有时还要侧身而过,如果再把杂物放在楼道里,不但影响了居民出入,而且也给楼内居民的安全造成事故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和液化气泄漏等,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为了自己和大家方便及安全,放在楼道里的乱七八糟的杂物也该收收了。实事求是地说“,侵占”楼道的那一点…  相似文献   

10.
胡松茂 《社区》2005,(14):27-27
为解决居民乱扔信箱内的宣传、广告单,影响楼道卫生的问题,上海浦东新区潍坊十村居委会为第1居民区出资购买了一些小纸篓放在信箱边,方便了居民,也保持了楼道清洁。这一举措深得居民的好评,并得到了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卫生检查部门的肯定。但两个月后,小纸篓出现了丢失和破损的现象。居委会本想再出资购买,但考虑到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便由居委会吴主任将这一情况在街道每月召开的居委会主任例会上提出来,希望兄弟居委会帮他们出谋划策,找到防止小纸篓丢失和破损的好办法。与会主任们的一番讨论使吴主任受到一些启发,是否可以发动居民参与对…  相似文献   

11.
今年66岁的白大娘名叫白若菊,已经义务清扫楼道15年。在她的影响带动下,2008年,北京十里堡北里社区成立"白大娘环境卫生服务队",80多名居民一起维护老社区的卫生。6层楼的楼道,白大娘每天都要清扫一次在白大娘家,悬挂着一个大号"专用"墩布,每天干完活,白大娘都要把墩  相似文献   

12.
刘艳 《社区》2013,(7):48
社区工作,虽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事事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达给居民,居民就会早一天受益。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多尽一分心,居民就多一分实惠。我担任社区计生委员一职,负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一天,我接待了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她说自己刚搬到我们社区,来居委会做一下登记,接过这  相似文献   

13.
文静 《社区》2005,(23):15-17
“居民论坛”,通俗地说,就是将居民生活中的事拿到居民中去论说,说出个道理之后,大家照办。然而有谁知道,这个如今风靡全国的解决邻里问题的做法,竟出自武汉市江汉区的一场楼道风波。论坛缘起“楼道风波”1998年的时候,搬进拆迁还建楼——武汉市江汉区德兴村5号门栋的居民用旧物创造了一个楼道“奇迹”,用当地老居民的顺口溜来形容,进门“脱鞋子”,出门“提裤子”,上下楼梯“侧身子”。也就是说,从老城区搬来的居民,大都舍不得把旧东西扔掉,家里的地方又小,于是就想到了占领楼道空间。一开始只有几户在门口堆了一些旧东西,后来,效仿者紧随其…  相似文献   

14.
郑小云 《社区》2010,(34):20-21
楼道里的事务,大家商量着办;需要帮助了,只要拨通“楼道睦邻卡”的电话,就能享受相应的服务;如果楼道内有什么好人好事,“楼讯小报”很快就会出现相关“报道”……在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紫港小区37幢楼里,4个楼道、共40户人家,他们用善心和善举编织了许许多多和谐而又温馨的故事,让人感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5.
安苑文 《社区》2012,(21):29
9月3日上午,住在一区155号的许阿姨来到社区事务工作站的宜居租房窗口,交上了自己房子的租约。许阿姨并不是第一户通过我们居委会办理房屋租赁手续的居民。在4月底我们筹建起来的社区公益性房屋租赁服务平台——"宜居租房平台"上已经有22套房屋登记在册。我们创新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居民群众满意,他们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杨慧琴 《社区》2003,(12):30-30
社区居委会里,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居民组长。单元居民组长是本单元居民信任和拥戴的人。他们了解本单元的情况,热心为居民服务。大事小事都管,任劳任怨,可以说是无私奉献。我们要相信居民组长,发挥居民组长联系居民、熟悉情况的优势。首先是充分发挥每个居民组长的宣传作用。通过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上次,我们接到办事处下达的清楼道通知,马上召开了各单元居民组长会议,布置了工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各位组长,由他们向居民群众作动员。结果,第二天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了,把管区里的各个楼道清理得干干净净。检查评比时,受到了…  相似文献   

17.
孟国斐 《社区》2008,(4):26-27
一走进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望云社区美景新村12幢二单元,你就会发现原本灰白的墙面上竟“种”满了花花草草,再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幅幅精美的楼道墙报,吸引着人的眼球,使人们情不自禁地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欣赏。再一看制作者,不是平常墙报上所标示的××社区,而是××家庭制作。这一帧帧精美的楼道墙报正是由居民制作的。望云社区居民自己动手制作的楼道墙报,  相似文献   

18.
杭雷  周伟蔚 《社区》2013,(5):30-31
不再一本正经召开座谈会,而是和居民欢聚一堂,边吃边聊了解民意民需;不同的车辆给予不同的证件,利用智能化手段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鼓励居民自治,并为社区孵化自治组织……在创新社区管理方面,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不少社区都有他们的"独门绝技"。高招1:饭桌上打开居民话匣子镜头回放:"我们楼道里一直没有扶  相似文献   

19.
贾云  夏寒寒 《社区》2011,(23):24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还得谢谢你们啦,是你们的信任让我的生活充实又愉悦。"被楼栋居民推选为"楼嫂"的陶华瑛阿姨每当有居民向她致谢时,她总是要回谢居民一番。早在今年"三八妇女节",苏州市沧浪区南门街道竹辉社区就由居民推选出了20位"楼嫂",陶华瑛就是其中一位。她们向居民承诺:"我们一定当好大家的‘嫂子’,为大家伙着想,为大家伙服务。""楼嫂"这一全新的称呼,在竹辉社区赋予了新的服务职责——做好邻里的好管家、送货员。  相似文献   

20.
郑小莲  徐先春 《社区》2005,(18):28-28
现在的社区治安与计生工作较之以前更加丰富了,仅靠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往往无法捕捉到社区和楼道里发生的一些“动态情况”。担任这类排除安全隐患的综合管理工作,非楼道长莫属。楼道长一般是居住在本楼的退休居民,他们比较了解本楼道的一些“动态”情况,如张家的儿子结婚了;李家的女儿出嫁了;哪家的媳妇怀孕了;楼上哪家住的是孤寡老人;哪家是独居老人;同一楼道里的人都在哪儿上班;家庭情况怎么样;哪间房子是出租房,租房人的具体情况等等。上述这些情况中实际上就已包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