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乐 《老人天地》2013,(2):44-44
人到老年,理财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晚年生活的质量。我现在已经退居二线,每月的工资3600元,加上老伴的工资,我俩每月工资收入有6000元左右。每月家庭各项支出在3000元左右,我俩实际上每月仅有3000元的“余头”。如何利用这3000元的“余头”来“谋划”我们的晚年生活?我们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建立了三个家庭经济“碉堡”,以此来“把守”我们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
王军 《伴侣(A版)》2007,(4):12-13
<正>我和菲儿是在网上认识的,尽管我在上海,她在杭州,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我们的关系飞速发展。起初的那段日子里,网络是维系我们感情的唯一途径。我俩几乎每天傍晚都准时在网上“见面”——我打着加班的幌子窝在办公室里,神经紧绷了一整天,  相似文献   

3.
稻香翁 《老年世界》2013,(13):25-25
在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中,有一项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拌嘴”!这可不是吵架。而是在“赛藏品”——叫“晒藏品”也行。因为这一点,老友们都戏称我俩是“比翼齐飞”。我和老伴都喜欢收藏,“藏龄”都有二十多年了。年轻那会儿,我俩都遵循“藏不露白”的行业潜规,一直将自己收藏的东西束之高阁,金屋藏娇。到了晚年,我俩在整理藏品过程中意识到:收藏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承继,是件值得大力弘扬和提倡的好事,干嘛要偷偷摸摸?于是。我俩开始彼此“亮宝”——各自把自己收藏的藏品拿出来,让对方鉴赏。  相似文献   

4.
我的外婆     
刘旭辉 《老年世界》2010,(10):24-24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一到学校放假他们就把姐姐和我送回农村外婆家。那也是姐姐和我最快乐的时光,没有了爸妈的约束,我俩就像脱了缰的小野马,尽其所能地做着各种“坏事”。我们曾把家里的母鸡撵得飞上屋顶几天不下蛋;偷偷拿走外婆供奉的神位;曾把外婆一直舍不得吃的麦乳精偷吃得一干二净……但外婆从来没为这些事训斥过我俩,也从未在爸妈面前告过“黑状”。  相似文献   

5.
和女儿“过家家”文/陈文芬好多年没有再玩这个童年的游戏了,此番重温,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妈妈,”四岁的女儿刚从幼儿园回来就兴致勃勃地冲我大叫,“我俩来玩过家家,好不好?”“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有二十多年没玩这个游戏了。一瞬,我突然想起了儿时...  相似文献   

6.
方禾 《老年世界》2013,(14):19-19
人们常说生活需要磨合。可在上班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那时,我是学校的教师,还当班主任;老伴在一个企业里当领导,两个人都忙得晕头转向。家在实际生活中,只是一个吃饭、睡觉的“旅店”,自然也很少有什么吵嘴脸红的事发生。但到1997年,我俩先后退休,清闲了,整天聚在一起,我俩反而常为这样那样的小事闹矛盾,闹意见,有时还相互吵嘴指责,弄得两个人的心情都很坏。  相似文献   

7.
我俩已经冷战好几天了,家里的空气窒息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自顾自地坐在电脑前,把键盘敲得“啪啪”作响,她则躲在卧室里把手中的毛线团绕来绕去,不知道这件男式毛背心还有没有织下去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1978年之恋     
王陆 《中外书摘》2006,(3):56-57
1978年,我十八岁,考到辽宁师范学院(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入学那天,下小雪,我戴着小瓜皮解放帽,想找中文系的楼。我看到有一个包着破头巾的妇女在我前面走,我就先喊她一声阿姨,问她知不知道中文系的楼怎么走。她说她也在找中文系,她也是新生。我俩就一块儿签字报到,一块儿走进教室。我俩同班,我俩差十四岁。后来我一直叫她孟大姐。她是班里最大的,是一个母亲,我是班里最小的,是一个中学生。在我俩中间的同学是各种年龄各种职业,下乡知青最多,工人其次,还有卖水果的、修理自行车的和军人。我们的第一堂课是英语,一个刚从俄语系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教了我们八个字母,从A到H。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字母旁边标上汉字,跟老师很努力地读。课间休息的时候,很多男同学都聚在一起卷旱烟抽,走廊和教室里是乌烟瘴气,满耳粗话和尖锐的话。在宿舍也是一样。那时我很愿意挤在他们堆里,听他们讲。在他们中间,我什么都不如他们。记得教我们鲁迅课的张老师开玩笑说:这里哪像大学?这里就像工农革命讲习所。那时我们都渴望了解文明的东西,伟大的文学是一个,自由的思想是另一个。我非常幸运,我什么都不懂,但我能和这些比我年长的比我有思想的青年们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1978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坐在大学课堂里。  相似文献   

9.
妻子期待的性爱表现文/欧阳汐子通往情爱圣地的通行证,幸福婚姻的小秘诀一位朋友问我:“我和丈夫彼此深爱,但性生活却很平淡,原因在哪里?”她的表情十分难受,“我想告诉他我的需要,却不知该怎么说。真的,我俩算是很知心的了,什么都能谈.可唯独这个话题没法开口...  相似文献   

10.
经典下酒菜     
余毛毛 《女性天地》2014,(11):12-12
不胖的老婆晚上不吃饭,理由是减肥,这让我一边感慨其愚蠢,一边又很自私地欣喜若狂,因为这让我免于牵绊,有空间、有时间、有心情侍弄我的几个下酒菜。 第一个菜是油爆花生米。我自创了一个完美的炒花生米法,名13250法。就是炒时在心里数数,分三步走。先数100下,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催香阶段,这时花生米开始有了隐约的、干燥的、芬芳的气息,这是初步胜利。  相似文献   

11.
我的婚姻可以说是同事们开玩笑开成的. 因为姓侯,同事们都叫我“猴子”,猴子天性喜欢在高枝上跳跃玩耍,偏巧老伴又叫高天枝,我俩的姓名恰恰就是一幅《猴子登高图》.于是凡我俩同在的场合,同事们就会调侃地喊“猴子登高”.时间一长,心中就有了对方的影子,渐生好感,多了接触.一来二去,最终坦白了各自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恋爱 1951年,还在大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我和同班的一个外号叫皮蛋的女同学坐在操场边上看打球。虽然她年龄比我大了五岁多,又是团员,可我俩最谈得来,几乎是无话不谈。她常常开导我,我也乐于听她的话。这时她发现我坐姿不佳,便碰碰我说:“坐好,坐好,瞧你坐得和野小子一样,哪个男生能看得上你?”  相似文献   

13.
日前有位56岁的李女士前来机构求助,她是一名28岁脑瘫男青年小明的母亲,与中风导致偏瘫的丈夫一起照顾小明23年,但面对未来她感到灰心:“我俩老了怎么办呢?我可能管不了他了。一想到儿子没办法生活下去,我就想着和他一起结束生命。”上个月李女士发现自己罹患乳癌后,尚未展开治疗’而是频繁为儿子小明找出路:“我希望有机构能接收他……”  相似文献   

14.
圆子信箱     
失去的本质圆子:《现代妇女》是我的好朋友,我一直都在关注,特别是圆子信箱。现在,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请你帮助帮助我!有位男生,我俩从小一起长大,很要好。同窗9年后,我俩各自外出读书了。可事隔半年.他就有了新女朋友。她不及我漂亮,但身材比我好。他们还去婚纱影楼合了影……现在我很苦恼。我想,我们相好这么多年,他是不是装样的?为什么事隔半年就会变成这样?心情坏极了,成绩也在走下坡路。请问圆子,我该如何对待这件事?四川资阳袁媛袁媛:“相好”,是什么意思呢?你俩自小一起长大,极有可能多年来你。C中对彼此感…  相似文献   

15.
《女性天地》2005,(4):54-55
我丈夫18岁入伍,26岁与我结婚。去年转业时,他36岁,部队发给他40000元转业费。今年以来,我俩因性格不合,多次协商离婚之事,但就那笔转业费如何分割,我俩发生了分歧:他认为转业费属于他个人所有,我则认为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请问:转业费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属于个人财产?如果我俩离婚,这笔转业费应该如何分割?  相似文献   

16.
《伴侣(A版)》2014,(2):62-62
问:我和丈夫结婚两年了。眼看就要奔三,我俩想早点有孩子。我们几乎没做避孕措施,也都故意选在排卵日那天爱爱,却从来没有“中奖”。这应该说是我们太幸运,还是哪里出了差错呢?有没有可能是不孕的前兆呢?  相似文献   

17.
为啥叫锁定姻缘?因为我和老伴荣凤英的婚恋,说起来还有段趣事。我俩的家相隔不远。上个世纪60年代,我当村团支部书记,她是邻村的妇女主任。我们经常见面,凤英爱说爱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只是那时都还年轻,并没有往别处去想。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那是1964年,我参军的前夕,一位老乡把凤英拉到了我的面前,凤英见到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也不自在地直搓手,说:“我们早就认识。”就这样,双方父母同意,我俩也默认了,就算定了婚。后来,在一次国防施工中,我负了重伤,腰被砸断,左腿高位截肢。…  相似文献   

18.
“嗨,给你讲个笑话,你别哭啊,就算不好笑也别哭。” 这是我妈在讲那个笑话之前的心理活动写照,我猜的。 我妈年轻的时候没怎么读过书,不是文青,不那么细腻。很多凄惨的事情她都面不改色地当笑话讲了。这一点都不奇怪,有些人天生粗线条,总是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而不自知,其实他们是善良的。高中时我有个哥们儿,特别憨厚老实,毕业前我俩坐在马路牙子上喝黑加仑(其实是他毕业,我留级了),他说:“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相似文献   

19.
一件漂亮的大衣文/士心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尝试不同的人生,就像试穿一件衣服那样容易──我同约翰是在美国留学期间认识的。当时,我就租住在他家。小约翰15岁那年的冬天,我在他的带领下,走一家旧货店选购一些生活物品。在旧货店里,我俩同时看中了一件挂在衣架上夹...  相似文献   

20.
明遥 《当代老年》2013,(1):13-13
我与老伴已届耄耋之年。到了这个年龄段上,自然会想到一个“死”字,没必要忌讳。对于“死”,我俩比较想得开,看得透,并说服和征得女儿们的同意,立下并签署了“生前预嘱”:当我们患了绝症,濒临死亡,已无挽救生还的可能,就不必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地“活着”,而应让我们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