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立新 《当代老年》2013,(6):37-37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所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正老舍先生和齐白石是好朋友。老舍认为齐白石是一代大师,他的作品"承袭古法而推陈出新","作品变而不幻,新而不怪","笔墨所至,又能形色鲜明,状物传神,雅俗共赏"。而齐白石则佩服老舍的文笔与为人。一个绘画,一个写作,两个行当,两人在艺术上却是心灵相通。1933年老舍得长女舒济,写信求好友许地山代为向白石老人索画,不过自然要照章付费。画好后邮到济南,老舍打开一看,竟是一张精品。白石老人画过不止一幅《雏鸡图》,但这一幅却不同寻  相似文献   

3.
荷花是齐白石比较喜爱的题材,他一生画了不少荷花.粗略计算,应有近百幅.齐白石爱荷花,是有原因的.在1917年的一本册页之三《荷花》一开中他特别题句到:"出污泥而不染,余与张五皆足与此花流匹也.齐大并记."可知,齐白石对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非常欣赏,并将之自比自况,荷花孤傲不染的花品与齐白石的心性非常契合,这也是齐白石屡屡画荷花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齐白石曾在南京、上海举办过一次画展,带去的二再余幅画很决被抢购一空。为了满足一些盛情难却的需求与渴望,有时他不得不临时泼墨作画。虽然他感到有些累,但是精神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5.
丹青写晚霞     
丹青写晚霞齐成林"笔秃千管易,画入三味难。"这是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汤清海写的一幅对联,饱含着对艺术的真切感悟。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访问了这位年逾花甲的书画家。汤清海的画一如他的为人,朴实自然,深沉厚重。他自小热爱艺术,50年代毕业于广州美术...  相似文献   

6.
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其头当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 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那时正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说法,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绝大多数都是头朝上,只有极少数的头朝下.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  相似文献   

7.
世相写真     
张奉连 《老年人》2009,(7):15-15
齐白石画过一幅《钓虾图》,题日:“我住在朋友家,门前碧水一泓,其中鱼虾甚多,我偶然取出钓竿来,钓钩上戏缀棉花球一团,原意在钓鱼,钓得与否,非所计也。不料鱼乖不上钩,只有一只愚而贪食的虾,把棉花球当成米饭,被我钓上来。  相似文献   

8.
刘国学 《老年世界》2011,(11):26-26
何时喜欢白石老人的花鸟画呢?四十多年前,供销社卖的在铁皮暖瓶上印着盛开的牵牛花,一只栩栩如生的蚂蚱,两只水中游动大虾,让少年人的心醉了。他记住了画面上署的画家的名字:白石老人。他开始寻找齐白石的画。一本少儿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老公公》,让他的心得到满足,二十来页文字,使他知道一个木匠出身的画家,获得1955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金,成为“人民艺术家”,还让他得到书中插入的几幅白石老人画的花鸟鱼虫,这比暖瓶上印的要精美多了。白石老人领着他走进艺术殿堂,白石老人的画开始伴随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祁雪锋 《老年人》2011,(9):46-46
齐白石晚年以形神俱佳的画虾饮誉画坛,求画者甚众。老人告示:“白石画虾,十两一只。”人们熟知老人性情,从不讨价还价。  相似文献   

10.
叶萍 《金色年华》2009,(11):3-3
齐白石当年自称:诗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画第四。此说影响深远,几成定论。陈子展对此说却颇不以为然,也不顾及白石老人的面子,直言相陈:齐先生的画比他的字、诗、印的水平都要高,是占第一位的。他之所以把画排在最后,是有意以画来抬高其诗、其字、其印。陈子展先生此言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白石老人怒不可遏,指责陈子展瞧不起他。风波过后,纯洁如孩子的白石老人精选了上等田黄刻印赠给陈子展。一直到晚年,齐白石还在夸奖陈子展诚实。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0,(4):30-30
没门 老弟欠俺的钱。昨天俺跟他要账,可是这家伙却只给俺画了一幅画,还说: “你回家给姐夫看看,他应该知道啥意思。”俺一看:不就画一房子吗,能有啥意思呀……回到家,俺把画拿给老公看,老公大骂:“你傻呀!他画房子不画门,是在跟你说:还钱?没门!”  相似文献   

12.
微言达意     
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幅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又试,却没人买,待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我情愿做一幅画。——亦舒  相似文献   

13.
翟暾 《华夏少年》2007,(10):1-1
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每天仍作画5幅。他说:“不叫一日闲过。”他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墙上以自勉。  相似文献   

14.
正陆小曼擅长绘画。徐志摩空难后,她失去了生活来源,靠卖画来缓解生活困境。解放初期,在著名画家钱瘦铁举办的一次画展上,陆小曼也展出了作品。那天,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来看画展。他在陆小曼的画作前驻足良久,十分喜欢那几幅画。当知道这几幅画的作者时,陈毅告诉在场的人:"徐志摩曾是我的先生,陆小曼应是我的师母。"他当即买下了那几幅画。了解到陆小曼的境遇,陈毅心里充  相似文献   

15.
正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齐白石的成名,曾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齐白石出身贫寒,做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自己曾这样叙述当时的卖画生涯:"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16.
父亲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耐心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或上万元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知名的人身上?”  相似文献   

17.
快速赚钱法?     
你自己有一套快速赚钱方法吗?什么才是快速的赚钱法?比如说,明星唱歌,几首歌,只动动嘴,几十万上百万就可进账。画家画画,一幅画,洒洒几笔,价值也不低于明星的出场费。你看倪萍,不是什么画家,一幅画画下来,也有百万,令我们眼红啊。我认为,快速赚钱法,要合乎  相似文献   

18.
画谜之争     
春鸣 《当代老年》2011,(4):49-49
新春游艺会上,许多人同着看一幅画。画面是:一轮红日正挂两山之巅,座座青山,峰峰相连,沐浴在落日的余辉之中,显得很有气魄。在画的旁边写着:  相似文献   

19.
画外人生     
从前,有位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作完后,他将其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直接在画上做上记号。  相似文献   

20.
画中领悟     
有位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会喜欢的画。不久,他完成了画作,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家特意在画作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处,均可直接在画上做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