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乌金 《金色年华》2008,(4):35-35
央视《百家讲坛》上,北师大教授于丹尽管把“敏于行讷于言”的“讷(音:ne四声)”读成了na,同样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小人”牵强地解释为“小孩”。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她的《论语》解读本在书市上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2.
感谢小人     
面对小人,我们每个善良、正直的人都会有一腔苦水,无尽的烦恼与无奈。但尽管产经权势利小人一次又一次地用暗箭刺伤,我还来从内心对小人心存感激,感谢小人给我带采了创作上的灵感和随之而采的经济利益,感谢小人擦亮了我自些不谙世事的双眼,使我有资格互这里写下关于对小人的认识和理解的文字。记得20年前,我就曾遭过小人的袭击。那时,我年轻气盛,一心把精力用任工作上,并多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的申请。不久,我不仅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而目还被列入首批发展入党的对象。恰巧;我采访的一篇稿件《万祥老汉办年货》深得台长的欣赏,…  相似文献   

3.
于丹选了一张“大嘴”的形象照片做为《于丹<论语>心得》的扉页秀。在《百家讲坛》上,我在倾心品赏她酿造“度数略高的醇酒”时,也深深记下了她那憨厚朴直的一张“大嘴”,这张大嘴尤以她娓娓侃谈、吐露出会心的微笑时,最为显得灿烂动人。  相似文献   

4.
2008,似乎到了该做个总结的时候。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文化市场的异彩纷呈实可谓不时令人咂舌。 比如,2006年的仅仅7天时间里,于丹教授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在央视《百家讲坛》中对《论语》生动、活泼、通俗的讲解迎合了新媒体的大众娱乐时代中大众渴望高雅文化俗化的需求。这种俗化虽然招来各种非议,但单从它获得的名利回报上来讲,是大获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庄子·天地》篇里有句话:"无心得而鬼神服。"我怀疑自称热爱庄子的于丹压根没有注意到这句话,否则她断不会"心得"完孔子又去"心得"《庄子》!如果说,于丹乱弹《论语》尚可容忍,那么,胡扯《庄子》就是拿着斧子砍月亮——不知天高地厚了。《庄子》这部书,大概是有史以来最不该被"心  相似文献   

6.
名次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1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杨继绳甘肃人民出版社36.002品三国(下)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25.003崛起?!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本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9.804我的千岁寒王朔作家出版社28.005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美]福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006辩证法随谈李瑞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6.007于丹《庄子》心得于丹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8流氓的盛宴朱大可新星出版社32.009后物欲时代的来临郑也夫上海人民出版社18.0010老子演义止庵中华书局18.00名次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1于丹《庄子》心得于丹中国…  相似文献   

7.
春雨潇潇,中关村图书大厦售书的场面火爆。从四面八方,甚至刚下火车赶来的读者雨中排队,伞花接龙,蜿蜓延伸,在绕大厦一周之后,复又旋上五楼。自于丹在《百家讲坛》一夜蹿红之后,她的著作便成了一书难求的热门货,以至本次9个半小时的《于丹<庄子>心得》签售突破上次《于丹<论  相似文献   

8.
最近图书业较为火爆的该属“女易中天”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创下了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天签售万本的纪录。然而,对于丹女士“二传手式”的“讲孔子说孟子”的方式,不少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日前,网友老愚在博客上发贴《文化奶妈的时代》以“于丹签售《于丹〈论语〉心得》一日过万”宣告“文化奶妈时代”的到  相似文献   

9.
多年前曾听过这样一段相声,甲说:“你能把《离骚》背出来,真是高人。”乙说:“不高啊,才一米七。”这里,甲说的“高人”指的是“水平高”,乙则曲解为“个头高”,这样一曲解,便造成了幽默的态势。不论在说话作文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妙用曲解,都能给表达带来新颖鲜活、揶揄嘲讽、幽默含蓄等特殊效果。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有一次与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一同赴宴。席上,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敬你一杯酒。”在场听者无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大千先生解释说:“你唱戏,动口;我画画,动手———君子…  相似文献   

10.
我第一次见到于丹老师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当时她穿着一件红上衣,梳着简发头。站在三尺讲台上,似乎是一位历史的使者,把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穿越时间的隧道传给现代人。她的语音洪亮,语言流畅,语调仰扬顿挫,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郑媛 《金色年华》2009,(3):13-14
近来颇引争议的央视百家讲坛“密谋”在今年春节重新“收复失地”,这一重任落在了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身上。春节七天,他将连续在百家讲坛上开讲国学经典《三字经》。而与此同时,曾经一手打造了《于丹(庄子)心得》200万册销量的民主法制出版社,也将今年重点图书的“宝”押给了钱文忠,即将出版的《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开机首印就是100万册,从而使钱文忠成为继郭敬明、于丹和易中天之后,国内的第四个“百万开机作家”。  相似文献   

12.
游宇明 《老年人》2014,(12):36-36
正所谓小人,就是品行低劣,做人做事阴险狡诈之人。小人很可怕,因为他们总有一颗害人之心,而且他们躲在暗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干出陷害他人的事来。小人可怕,而有才华的小人尤其可怕。何木风《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上的诬告往事》一书,讲述了两个手握重权却精于算计陷害他人的故事。李斯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位至宰相,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然而,这样一  相似文献   

13.
夏爱华 《老年人》2014,(1):51-51
正19岁那年,于丹同朋友一起去敦煌看壁画。那天从莫高窟出来,已经是下午4点钟了。她说,想去沙漠看那些绮丽的风景。朋友闻言大惊,劝她不要独自前往,天黑以后的沙漠很危险。可她不听,跟莫高窟的讲解员借了一支特别大的手电筒斜背在肩上,给朋友留下一张纸条:"我去沙漠了,我带了手电,请你别担心。"便独自走进了沙漠。  相似文献   

14.
《长恨歌》是唐诗中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凝结,是丰富多彩的唐诗文化的集中体现,尼采说过"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即悲剧。"所以,在丰富多彩的唐诗艺术美中,我想借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命定与抗争","美景生长恨"和"并非十全十美"三个方面来欣赏一下《长恨歌》所蕴育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5.
这两年,中国正出现一股“历史热”,从影视圈蔓延到出版界。各方人氏你方上罢我登场,从前几年的清宫剧到2006年的明剧热,从刘心武戏说红楼到易中天评说三国,从安意如赏读《诗经》到于丹解析《论语》……,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种大热折射出国人的何种心态?“读史明志”,历史、文学种种意识形态如何与当下互动?记者借此专访了江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夏汉宁先生。  相似文献   

16.
笑汀 《老年人》2009,(10):39-39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以品性为标尺,我们有时会笼统地将其划分成君子和小人两大基本类型。有幸遇到君子,不幸遇到小人,都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君子可遇而不可求,小人可遇而不可避。那么,在工作中和朋友交往中,怎样对待他们呢?儒家经典教给我们一个随遇而安、因人而异的不二法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183;里仁》)  相似文献   

17.
年近四张,谁还喜欢歌手。只是爱听一些老歌,偏我常听的几首歌《城里的月光》《铁窗》《遗憾》《昙花》,全是一人唱的,她叫许美静。  相似文献   

18.
闫岩 《现代交际》2014,(12):86-87
乐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取材于唐诗《琵琶行》,作曲家把文字转为音符,将原诗抒情与叙事兼顾的特点变为只抒情不叙事,使之更易直通心灵。本文对《诉》的情感表现和演奏技巧进行简要的探讨,首先通过对原诗意境的描述,找到乐曲的情感渊源;再通过对乐曲演奏技巧的讲解深化理解;最后以自身实际演奏教学经验为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在过去一年中,名家演讲报酬节节攀升,于丹翻了7倍,价码高达两小时6万元。她也成为目前中国身价最高的学者演讲人。紧跟其后的是余秋雨和易中天。于丹两小时6万元这个价位是有据可查的。她创造这个纪录是在去年12月,当时她去湖南浏阳演讲,她面对听众一口气讲了两小时,收的费用正是6万元,这个数字也已经得到了当地主办方的证实。可是就在去年的3月,在《于丹〈庄子〉心得》还没有上架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钟芳 《老年人》2012,(9):39
《于丹趣品人生》是著名学者于丹沉淀三年后推出的最新作品,它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好书。书中,于丹以瑰丽温馨的语言和神闲气定的风格,生动地讲述了她对生活的所思所想,以及她对人生和幸福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怎样才能在韶华中摆脱名利的羁绊,释放生命的孤独,觅得纯净幸福的心灵家园。有人称,这本书不失为现代浮躁世界的一剂清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