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4,(5):38-39
优雅与物质有关,但更多的在于个人的心境。古人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意思是那些身无分文,但能保持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是配得上“士”这个称号的。  相似文献   

2.
施惠于人     
《阅读与作文》2008,(11):17-18
我母亲给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我发自内心愿意帮助他人。她教会我如何关心那些被其他人忽视的人。她富有同情心。铁路离我家不到一英里。那些人们熟知的“乞丐”和“流浪汉”会在夏天的时候,敲响我们邻里的门,乞讨食物。他们常常被拒绝或者受到责骂。也有些人根本不理会敲门声。  相似文献   

3.
“江东无我,卿当独秀!”这是清初著名诗人吴兆骞在诗社与友人汪琬同游时,引袁淑对谢庄的话而语汪琬,旁人为之惊骇侧目,而吴兆骞夷然不顾,其放诞高傲若此可见一斑。然吴兆骞确实有惊才绝艳,九岁便作《胆赋》数千言,见者惊异,其师计名见之嗟赏曰:“此子异时必有盛名。”清初诗坛领导人物吴梅村更是将其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誉为“江左三凤凰”,足见吴兆骞少年时候便已极具才名。但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诗人,同样是一个直率得令人忧心的人,其师计名曾预言九岁的吴兆骞“然当不免于祸”。其在私塾学习时,见人所脱巾冠,辄窃取溺之,其师…  相似文献   

4.
形容词特征的最早说明笔者曾说明西汉毛亨《诗经沽训传》注释《诗经》中的形容词.用一个“貌”字;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中注释形容词加一个辅助成分“然”字(见《中国古代语法学在唐代的发展》(简述).《中国语言学报》第六期),这些标志出了形容词的词性。如;(...  相似文献   

5.
上下五千年,先贤今人关于做人的论道不可谓不多。可在我们与外交往、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人品人格看得极淡。原本是孩童缺钙才会引发的佝偻病症状在一些成年人身上也断续出现。这就不能不令人在为“站如松”的荡荡君子击节的同时,也为那些“立如弓”的庸庸之辈不住扼腕。  相似文献   

6.
说“介”     
关于“介”字的本义,已有多种意见而莫衷一是.“介”字从人、从八,“人”处“八”之间,是会意字,这种构形思路与训“介”为间的故训相符.而“介”的分离、边际、侧畔、临近、副辅、独特诸义皆由间义引申而来.“介”又与“间”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二者是间源词.从“介”得声的“界”“冈“衸”等字,意义均与居中、间隔相关.字形、字义、字音以及同源孽乳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其结果表明“介”的本义应训间,为居中、间隔之义.  相似文献   

7.
沈云祥 《社区》2008,(13):60-60
医学专家发现,人的肌肉像钢铁一样,也会“生锈”。人体为了保持肌肉的正常生长和运动机能,需要供给必要的氧气。在通常情况下,血液循环系统完全可以胜任。可是,当人在体力负担加重或剧烈运动时,对氧气的需求突然增加,以致造成氧气供给量增大到肌肉来不及吸收的程度,那些多余的氧气会导致大量游离根的产生,积聚在肌肉组织中,并且“污染”这些组织。游离根形成后,  相似文献   

8.
老人三题     
关于“六个老有”的论述已经不少了,这里我想谈点老年人“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和“与人无求”的思想。与世无争。在老人们的眼里,荣誉、权势、财富和情欲应该渐渐失去光彩,惟独钟爱生活本身。因为这时,只有在这时,老人们才超脱了。要“与世无争”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思想纳入社会道德规范。生活上克勤克俭向下看,思想和情操上高瞻远瞩向上看。那些同贪官比财富,同大款比享受的人,必然会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来。要“与世无争”,就要不怕寂寞。有的人退下来感到寂寞,我却认为门可罗雀是天下快事。甘于淡泊安于身轻,没…  相似文献   

9.
那些喜欢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煲电话粥"的人要注意:身体与充电器应保持半米以上的距离,否则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会增加患癌风险。  相似文献   

10.
方志敏瞿秋白在失去自由的狱中,他们的心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心境衍变会呈现怎样的过程,变化的心态又以怎样的行为显现,两人在狱中的心境有何差异及其“异”之产生的缘由,这便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9,(3):68-69
苏州,一向被视为上海的“后花园”。对无锡的“城里人”同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除了古城那些精美的园林建筑、缤纷的美食店铺外,郊外沿太湖那些别有野趣的“小景致”也很令人向往。  相似文献   

12.
开会瘾     
世界上能够令人上瘾的东西真不少,比如吸毒,上瘾以后,即使倾家荡产,去抢、去偷,也难以自我戒掉;比如香烟,吸上一段时间后就会成瘾,一天不喷云吐雾就会浑身乏力;酒也一样,有了瘾的酒鬼,一旦喝起酒来,不喝个烂醉如泥誓不罢休;扑克、麻将也能上瘾,君不见那些牌迷们,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拼杀于“牌坛”而置一切于不顾吗?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出人意料的是开会居然也能够成瘾,特别是那些居“高”临“下”带“长”字号的“演说家”,他们往往是会瘾侵入骨髓,几天不开会,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当他们讲起话来,云天雾地,口若悬河…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这很抽象,词典上说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或者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奉献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其实,幸福还有很多……我们六年级的小学生追求的幸福就是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初中学校;而一年级小学生最幸  相似文献   

14.
想一想,走在街上,遇到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你会不会加快脚步,避开他们卑微的、乞求的眼神?你会不会吝啬一枚硬币的清脆?或者,一个微笑的温暖?你为自己找借口——传说他们是职业行乞者,比自己还富有;有时,你拿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当自己的挡箭牌。可是,每一次在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你还是心里一紧,因为说到底,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15.
“二义同条”是《尔雅》中一种重要的释义方式,“二义同条”的训字有的代表一个词,有的代表两个词,其训字与被训字之间的“二义”更是有着复杂的关系。以《尔雅》中的“二义同条”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王引之、郝懿行认定的“二义同条”条目为分析语料,分析训字与被训字的具体义项,考察“二义”之间的内在与外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打倒“四人帮”以后的第一个十年中,湖南小说是我国整个新时期文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在那些曾经热闹轰烈的文学风潮业已远逝之际,当我们把以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值得加以注意的现象。即一方面,新时期湖南小说始终与我国新时期文学保持了同一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研究出一套“高超音速声音系统”,能把婴儿的嚎啕大哭声转化成令人震耳欲聋的“声音子弹”,让敌人动弹不得或拔足而逃。发明人表示:“它能令人产生严重的偏头痛,使人不能动弹。”新武器其实是50条录有不同声音的录音带,在发射子弹时,系统会把声音放大成令人震耳欲聋的巨响。这款声音子弹,特点是使用者能把噪音“导向”个别目标,只有“中弹者”才会听到由声音子弹发出的巨响,但使用者本人和旁边的人却丝毫不会受到新式音波武器@王昕  相似文献   

18.
每个过来人都知道,柴米油盐的婚姻远比浓情蜜意的恋爱要复杂得多。你的另一半既是最理解你的人,也是和你发生最多言语争执的人:既是和你相互扶助的人,也是最容易和你发生冲突的人。而且,很多时候使双方受到伤害的,居然都是一些不足挂齿、鸡零狗碎的小事儿,最后让婚姻栽在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不点”手上。正如婚姻关系专家迈克尔·坎宁安所说.“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令人不愉快的行为会影响伴侣的情绪,第一次碰到很可能只是引起较小的负面反应,但反复接触就会增加厌恶程度。”  相似文献   

19.
"薄"、"薄言"在《诗经》中多次出现,注家多视其为虚词,训为"语助词"或"发语词"。其实从词义本身发展演变及具体运用来看,"薄"在古汉语中是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多义单音词,一般作为形容词,它后面的"言",应训为"然",因古音言、然元韵相同,"言"乃"然"的通假字,与"薄"组合在句中作状语。训释"薄"、"薄言"应将其置于具体语言环境,结合诗意进行,不能孤立看待。  相似文献   

20.
令人论及秦汉游侠,依据通常是《史记》、《汉书》的《游侠列传》和《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人物。吾尝疑之:即然这些人都属于“游侠”,司马迁何以要作《刺客列传》将其一分为二?叉,若谓刺客也是“游侠”,那么司马迁何以要说“自秦以前,匹夫之陕,湮灭不见,余甚恨之”?荆轲、聂政辈不是秦以前的“匹夫”又是什么? 若细读《游侠列传》与《刺客列传》,我们会发现“游侠”与“刺客”实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