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访谈时间:2016年7月9日访谈地址:马来西亚槟城cititel酒店中华厅朵拉,原名林月丝,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原籍福建惠安。著名作家、画家。于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出版个人集共47本,于各地出版合集超过100本。曾任大马棕榈出版社社长、《蕉风》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清流》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现为《读者》杂志签约作者、郑州"小小说传媒集团"杂志签约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创作图景可用"异彩纷呈"四字来形容。其中马来西亚曾沛的微型小说充满质感与美感,郑若瑟的微型小说涉及到道德主题与悬念设置问题,心水的《养蚂蚁的女人》是一部凭感觉把握的微型小说,梦凌的微型小说集《结》则洋溢着青春气息。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华文女作家朵拉的微型小说抓住了微型小说的文体美学特征,善于赋予其微言大义,以见微知著的方式,在微不足道的文字中造成近乎"微"言耸听之效,充分发挥了这一文体的独特长处,是华文小说创作中应予总结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和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2008年12月在沪召开,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名誉副主席王蒙分别致信祝贺。  相似文献   

5.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金陵古城,嘉宾云集。4月23日至25日,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祖国大陆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学者、作家代表,共170多人汇聚南京,参加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为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增强海内外华文文学作家、诗人、学者的团结和友谊,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会议以“世纪之交的世界华文文学”为题,进行了广泛认真而坦诚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梳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领域以往三十多年所取得的十大成就,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八项拓展路径是行之有效的:1.名作、名篇、名刊向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的品牌资产转化;2.提高入选国家权威机构奖项的概率;3.举办国际大奖;4.编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系》;5.编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理论大典》;6.建立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华文微型小说"网域之间的联动网;7.促进作家、研究家、编辑家、文艺实业家之间的跨国交流;8.建成"电子华文微型小说文献集成库",供世界各地成员间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7.
微型小说无论从形制抑或内涵方面,处处体现其"微"特点。考察近年来马来西亚华文微型小说,呈现出三个特点:其美学特征在于"微摄"与"微雕";其美学品格属于"微讽"与"微笑";其美学内涵则堪比"南洋镜"、"万花筒"。  相似文献   

8.
由汕头大学和汕头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11月 2 5— 2 7日在汕头市金海湾大酒店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新西兰、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等近 2 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作家及专家学者 15 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是对近 2 0年来的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进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与探讨 2 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景与途径 ;与此同时 ,作为对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召开的“第一届海…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4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第三届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戴小华女士在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十二次文学沙龙活动中,介绍了东南亚华人文学的现状,她对世界华文文学、特别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前景充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有近七百万的华人,是中国以外保留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完整的国家。华人精英在教育领域及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成就卓著。马来西亚华人常常自许马来西亚拥有从小学到大专的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但是,究竟马来西亚华人在日常生活中还保留有多少中华文化,这是一个笼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可通过华文小学的课程内容窥探一二,因为马来西亚有超过九成的华人在华文小学接受教育。因此,华文小学的华文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相似文献   

11.
泰国华文作家马凡涉笔微型小说创作是近几年的事,他创作的微型小说量还不多,但其创作倾向、美学旨趣已显露出来,从中不难发出对泰国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有益启示。泰国华文作家虽然生活在异邦,但对中华文化传统领悟较深,他们的文学创作承继了中华文学“文以载道”的传...  相似文献   

12.
最近,历时一年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评选揭晓,青年作家、太仓市侨办秘书凌鼎年创作的《剃头阿六》荣获这次大赛的最高奖二等奖。这是凌鼎年业余创作以来的第73次获奖。这次大赛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新加坡作家协会、泰国华文作家协会、英国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作家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与其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寓言.小说的主人公苏其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华裔富家子弟,小说中的三位与他交往的女子可怡、春喜(春天)、白衣女子分别象征了庸俗的现实中国台湾、怀念中的马来西亚、潜在的恋人中国内地,讲述了一个民族国家寓言.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台湾的失望、对马来西亚的思念和对中国内地的追寻.作品呈现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中国性的杂糅和混血.  相似文献   

14.
<正> 由汕头市和汕头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于1991年11月26日至29日在汕头大学举行。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香港和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潮人作家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认真探讨海内外潮人作家在创作上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并进行了文学交流。潮人遍布世界。凡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潮人作家。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潮人作家至少在五百人以上,出版著作一千多种,成为世界华文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维系各地潮人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承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凤凰城酒店召开。来自五大洲近30个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学者、作家近400人出席会议。笔者与老伴郭存孝受国侨办邀请欣然与会,受益非浅。开幕式由国侨办副主任何亚非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讲话。接着在大会上致辞的有: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广州市长陈建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以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境外代表马来西亚嘉宾张晓卿。共有20多家媒体进行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16.
朵拉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女作家,多年来矢志不移从事华文写作,成就斐然。她的微型小说淡化情节,诗化语言,深化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写意笔墨,表现出幽微曲折的情感本质,风格独树一帜。她的散文看取人事代谢,思虑古往今来,从琐屑细微中发现深情大义,从喧嚣嘈杂里探究明理真谛,以纯真的自我、澄澈的自然和恣性的自由,建构了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的散文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史上创作最丰硕的十年,期间文学变迁非常剧烈。这种嬗变主要体现在文坛世代更替与文学范式转换两个方面。从90年代开始,新世代作家逐渐取代中坚一代作家成为马华文坛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当代马华文学也进入了范式转换的新时期,这主要表现在散文、诗歌、小说、文学批评的范式转变上。  相似文献   

18.
论朵拉的小说创作胡尹强一朵拉,原名林月丝,祖籍福建惠安,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摈城。是当今马来西亚华文文坛最活跃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朵拉的创作活动遍布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广播剧诸领域,而小说创作在她的创作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最能代表其创作成...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史上创作最丰硕的十年,期间文学变迁非常剧烈。这种嬗变主要体现在文坛世代更替与文学范式转换两个方面。从90年代开始,新世代作家逐渐取代中坚一代作家成为马华文坛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当代马华文学也进入了范式转换的新时期,这主要表现在散文、诗歌、小说、文学批语的范式转变上。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文学校举办最成功者,当首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马来西亚华文学校之成就,固然是华社全体的功劳,而其中各地客属公会和各界客属社团、客家人士的贡献更是显赫。雪兰莪叶氏宗祠对华教的贡献,是马来西亚数千华社团体的一个典范。有如此强大力量的支持,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大有希望。中国的学校教育事业,特别是属于普及范围的中小学教育,在不少地区仍面临着相当的困难。马来西亚客属社团支持华文教育的成功之道,对于中国顺利实现“希望工程”的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