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区》2009,(16)
国外在管理宠物狗方面有一些先进的经验,提倡的"无公害"养狗方式非常人性化,值得借鉴。法国在法国,养狗并不轻松。法律规定,狗主人对狗的行为负有民事和刑事责任,狗主人因事远行必须要安排好狗的生活和指定临时看管人;对利用狗来恐吓第三者的行为,法律将对之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4,(12)
正一些老人为排解寂寞想养只宠物狗。专家提醒,老年人养狗需要从狗的性格、形体以及是否易于打理等多方面慎重考虑,不可盲目决定。老年人选择宠物狗,首选性格随和、爱亲近人的,因为这样的狗对主人依恋性强,总是围绕在主人身边,比较听话,让主人时刻感到被关注和被需要。开朗、爱运动的老人适宜选择较活泼的蝴蝶犬、约克夏之类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2):50-51
维也纳:养狗须为狗投保责任险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为减少因“狗咬”引发的纠纷,要求狗主人必须为宠物狗投保责任险。根据新规定,狗主人投保的责任险,在狗咬伤人或造成其他损害时,可以支付司法或医疗费用,保额在七十二万五千欧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小猫按摩师     
《新天地》2007,(5)
父亲爱狗,说狗对主人忠诚,很“讲义气”,可是,我们家养过两条狗,都是下楼遛弯儿的时候不辞而别,父亲从此不提养狗之事;母亲则爱猫,说猫优雅、文静、本分,还恋家。可是,母亲养过的  相似文献   

5.
徐一健 《社区》2014,(18):26-26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狗的人多了,宠物狗的待遇也自然提高了。在我们社区,随~.-j-见给宠物狗穿衣服的,把宠物狗叫亲爱的,把宠物狗当儿子的……不过有些狗主人的行为也怪怪的,在朋友的婚宴上,笔者有好几次看到宴席还没有结束时,便有赴宴的狗主人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要给自己家的“贝贝”“小黑”“花花”带些菜走,让人看了心里别扭。有位居民养了两只大狗,体形像绵羊,主人说不怕不怕只嗅嗅不咬人,要知道,这么大的狗,当然会让人害怕。还有宠物狗在楼道、院子里随地大小便,经常看到路中间一堆一堆的狗屎。虽然人人想走个“狗屎远’,可没人想走“狗屎路”啊。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养狗狗是件很麻烦的事,一般都要做好思想准备才能去养他们。如果觉得自己力不从心无法继续饲养时,也要事先为他们找好出路。如果遗弃或杀死他们,会受到来自周围人们的道义谴责,因为这种轻视宠物生命的行为与法国人的文化观念不相容。在法国养狗狗要定期带它们去“宠物医院”,尤其在狗狗1周岁之前。我家的狗狗买回来时刚满月,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有效期1年。从第2年起,狗狗打的狂犬疫苗,有效期是3年。打完针医院会给个牌牌挂在它脖子上,用以证明这是“安全的狗”,当它到“寄宿旅馆”住宿时,这个证明是能用得到的。有许多社区有“寄宿旅馆”这种服务设施,它是专门为狗狗们开设的,如果主人想出门旅游或去做其他活动,不能照顾自家的狗狗时,就可以把狗送到“寄宿旅馆”。“寄宿旅馆”的住宿费价格不菲,但服务不错。  相似文献   

7.
安慰狗: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人养的宠物狗。例如,“休闲日走进小区,看到的狗似乎比人还多,而且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爱倡狗和安慰狗。主人一般对它们都视如至爱,宠爱有加。”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8,(12):61-61
德国人养狗很理性,他们爱狗,也承担着对狗进行教育的义务。狗也不能随便养,经过考察认为合格的狗才能办理领养手续。尔后主人就要和宠物狗共同进行三个月的培训。除了培养人狗情外,还得专门教狗认红绿灯,认各种标志,在街上不但有专门让狗大小便的绿地,上面还有可以排泄的标志,还有禁止狗喧哗的标志等。德国人的理念是:既然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是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武洁 《社区》2008,(15):4-4
“狗公园”本月正式亮相香港,狗主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公园遛狗。据悉,香港还将陆续启用多个“狗公园”。一些养狗人士也开始呼吁在深圳设立“狗公园”,可以兼顾养狗人士和非养狗人士的利益。“狗公园”还没影儿,却传来了社区公园禁止遛狗的消息:首部《社区公园管理维护技术规范》近日通过专家鉴定,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携带猫、狗等宠物进入社区公园。有人认为,《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早就规定禁止犬只进入公园、社区健身场所、候车厅、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但在公园遛狗的市民并不少见。(《深圳商报》4月2日)  相似文献   

10.
文娱生活     
《老友》2006,(4)
"什么狗?"主人打开房门后,方知来访者是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在他的脚旁还有一只狗。主人忙将客人请进屋,热情地接待并交谈起来,两人一起回忆着当年的大学生活。这时,那只狗开始追逐主人养的猫,它上窜下跳,碰翻了柜子上的一对做工考究的花瓶,又摔  相似文献   

11.
芸豆 《新少年》2021,(1):76-77
我从小就喜欢狗,但一直没有机会养,直到去年冬天,朋友出差将法国斗牛犬寄养在我家后,养狗的想法越发强烈。寻觅一个多月,终于遇见了一只合眼缘的泰迪串串(非纯种狗)。它全身一团黑,只有胸前和下巴有一点儿白毛,因为是在彩票店门口接到它,便唤它为"彩票"。  相似文献   

12.
正城里人养狗和乡下人养狗,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不养狗的人讨厌狗,也不能说一点儿道理都没有。在乡下,人们养狗,多半是为了看家护院,当然也有的人跟养猪一样,是为了吃口肉。乡下养狗,很少喂食,基本上放开,让狗自己找食去,因此成本很低,无论最后把它吃掉,还是晚上看家护院,都是稳赚不赔的事。城里人养狗,是养宠物,不仅要精心喂  相似文献   

13.
战马与狗     
最关键的时刻,只会保留最重要的。主人拥有战马和狗。它们常常跟随主人东征西讨,成为主人的得力帮手。战马木讷呆板,看上去并不讨主人喜欢。主人骑上它后,总是用皮鞭打它的屁股,催它快跑。战马平时吃的是草,住的是简陋的棚子。这一切使狗感到主人对马并不好。相比之下,狗觉得主人很看重自己。主  相似文献   

14.
瓜田 《社区》2007,(10)
眼下,小区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但同时,不喜欢狗的人对狗更是十分头疼。瓜田先生受在公共场合给吸烟者设立“吸烟室”的启发,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建立若干个“养狗特区”,也可以叫做“养狗城”,请养狗的人集中起来居住。瓜田先生以为这样做好处颇多:  相似文献   

15.
限制城市养犬,说来已有十年之久,可是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无证养狗的越来越多,狗咬伤人的案件也越来越多。10岁的小陈被狗咬了,咬在她的大腿内侧。小陈家住上陡门十组团3幢。事发那天,小陈像往常一样下楼玩耍,听到对面4-2幢一楼一户人家有小狗的叫声,喜爱小动物的小陈循声找去,发现这户人家的大狗刚生了五六只小狗,只只都憨态可掬。就要求狗主人让她抱一抱小狗。  相似文献   

16.
“打狗区”三字是居民自己贴在胡同墙上,看得出,住在这里的居民对狗的光顾并不欢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狗而起的纠纷在社区矛盾冲突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养犬户、非养犬户都在维护自己生活的空间不受侵犯。狗是看不懂“打狗区”三字的,养狗的人却心知肚明。假如养狗的人拴着狗从  相似文献   

17.
张晖  王斌  武凯 《社区》2009,(15):13-13
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长达公寓社区绿化小组的华大爷是个有心人。他在小区搞绿化时,常常看到路边、草丛中遗留有狗粪。尽管社区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做养狗居民的工作,可是一些人还是不以为然,任由狗狗随地排便,也不打扫,弄得小区的狗便随处可见。华大爷没事就侍弄小区的花草树木,看到这些狗粪,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变废为宝的妙计——如果号召宠物主人把宠物的粪便收集起来当作肥料,  相似文献   

18.
何如平 《社区》2005,(20):57-57
我们小区不少业主都养了宠物狗,大家没事的时候就在一起遛狗,偶尔也交流一下养狗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养狗一族”。我家楼下的阿成无业、不养狗,却爱遛弯儿,总是和养狗的邻居碰到一起。阿成有个毛病,就爱对事情品头论足,小区里的狗们自然成了他评论的对象,但他极少夸别人的狗,却总爱给人家挑个毛病,并由狗及人,常把养狗的邻居说得灰头土脸、面红耳赤……有时邻居们被说得上火了,也常反唇相讥“:阿成,别天天给我们念狗经,你也弄条狗来给我们开开眼。”阿成也不含糊,没几天就牵来一条,却让狗友们抓到了“把柄”。这是一只普通的宠…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与陈明是邻居,因经济纠纷与他积怨很深。前不久,陈明把养的一只宠物狗的名字改成了我的名字。从此,只要他下楼遛狗,就对着小狗大声训斥,指桑骂槐。我与他交涉过多次,但陈明却说,他是在骂狗,不是在骂我。他还说,法律又没规定不许给狗起人的名字。请问,陈明的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我的名誉权?我该怎么办?读者张丰  相似文献   

20.
牕口的风景     
很早就知道英国人喜欢养狗,尤其那些雍容华美的贵族太太,出门手里是绝对离不开一条精致的皮制狗链绳的。待到有机会去英国,一看果然如此,大街上走过的男男女女,几乎人人身边伴一条狗,或大或小,或白或黑,或肥胖或精瘦,威风凛凛抑或憨态可掬地在主人脚前脚后碎步跟着,惹得我女儿一出门就两眼发直,恨不能变个魔法让那些狗缰绳滴溜溜飞到她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