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电站汽轮机排汽在空冷凝汽器中直接对空气放热而冷凝的直接空冷系统,并着重研究了空冷凝汽器的原理、结构布置及其热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正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该研究选取2004~2018年中国37个大型空港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考察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创新在临空经济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不同规模的临空经济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区域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有所差异,大型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其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3.
空语类是乔姆斯基在对英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一定的语法语义作用、但不具有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对于汉语空宾语的归属问题有不少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简单句中的空宾语受主语约束的现象,并指出这类空成分同样可以纳入乔姆斯基的空语类的四种分类之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园林中的门空、窗空,这一即是门窗又非真正意义的门窗小构建,造型样式十分丰富,寓意深邃,其间包含了主人的众多美好意愿和期盼,因不设门扉和窗棂,就有更大的造型设计空间;可喜的是有文人雅士的参与,提升了门空、窗空的品味,为其造型和装饰注入了更多人文关怀,增加了门空、窗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佛教“空”义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在佛教"空"义演变的历史中,一些佛教学者对空的义理进行了不同的区分,其中以十八空最为著名,也最为重要。十八空说是对空的义理的系统分类和全面总结。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的"空"义具有多重内涵,具体可以从空性、空理、空境和空观四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在佛教的"空"论体系中,交织着诡辩与真理、糟粕与精华、偏见与智慧,"空"论在人类思辨认识史上实是独具华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厦门临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基础环境,以供应链QR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航空物流产业链、汽车制造产业链等十大临空产业链,并阐述了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三个演进阶段。提出需通过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立高效海关监管政策等措施,以保障厦门临空产业的发展。研究结果对指导厦门发展临空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昊华能源长沟峪煤矿4槽、15槽两个煤层大倾角回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在瓦斯矿井、大倾角煤层中进行沿空留巷的技术方法,实现沿空留巷的途径、适用条件,为今后同类型矿井与煤层进行留巷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普遍语法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汉语的无主句现象,指出:普遍语法中的参数并非总是两分的,非此即彼。空主语参数既不能直接证明汉语属于主语脱落的语言;通过将典型的非主语脱落语言作为参照物进行对比分析,汉语句子中的无主语现象也不符合空主语参数中非主语脱落的条件,而是显示出其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空语类理论进入我国,此时期学者们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和所指展开了激烈争论。90年代,学者们发现前人争论的问题所在,即试图在GB理论框架内找寻汉语空语类的归宿,故而不少人跳脱GB理论框架的限制,将汉语空语类研究从句法扩充到语义、语用、词汇等领域。进入21世纪,汉语空语类研究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将空语类理论与更多的汉语某单一语法现象结合研究,二是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的空语类研究开始多起来,其中以英汉对比研究居多,也有方言研究。  相似文献   

10.
空符的建立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小说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无标点文字"的言语现象,"无标点文字"并不是没有运用标点,而是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空符.其他标点是有形标点,空符是无形标点.空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颖的言说叙述方式,开阔了文本的叙述视野,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空符运用是一种高超的创作技巧,我们应研究规范空符,使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依托某大型超临界汽轮发电机项目,建立了包含转子、油膜、铁芯、机座及弹簧板等全部主要部件的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定子模态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必要的优化,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基于优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构动力特性,确保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更安全、更稳定,对发电机定子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政策实施中缺少公众参与通常意味着政府与社会的有机互动不足,政策目标不易达成而产生“空传”现象,由此,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何以形成、如何经由公众参与消解政策空传就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用公众参与视角构建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的生成及其消解理论模型,分析发现由环境因素、实施条件、主体认知、主体行为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四要素”是导致政策空传的主要原因,其中环境因素和实施条件是外部原因,主体认知是内部原因,而主体行为是衡量政策空传与否的关键变量。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空传通常表现为非持续性、供需错位和形式主义。其消解机制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在完成核心任务过程中所达成的意外后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成语法的不断发展,空语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空主语是空语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言研究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空主语存在的理论依据和解释力,以此说明空主语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戴华杰 《金陵瞭望》2006,(19):26-27
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尽快开辟新航线,占领新市场.早日形成覆盖江苏和安徽的区域性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南京禄口机场“十一五”规划(草案)确定的战略定位为“中国大型枢纽机场、航空货运和快件集散中心”。相关专家对江宁区临空产业的选择和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后认为.临空产业的确是一个值得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汉语中的空语类、隐含和省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汉语中的空语类与省略的差别以及空语类与隐含之间的相同点。空语类与省略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空出的语类类型、空位判断的标准和空位出现的条件这三个方面。空语类与隐含在句法结构、生成的方式、出现的句式等方面完全一致,且隐含和空语类都不能补出来,不能在语音层面还原,这些共同特点说明隐含是空语类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空符号是一个魅力空间。借助当代诗歌文本,针对当代诗歌语言空符号客体性的存在,从实践价值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诗歌语言空符号的价值“关系”,并以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语言实践结构即“主体——客体”、“主体——主体”的关系范畴解释了语言空符号产生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主题结构中的空语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语类一直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中心课题之一,生成语法学家认为空语类的存在具有心理现实性。深入了解空语类的性质是揭示汉语语法结构特点的关键所在。汉语主题结构中都存在大量的空语类,文章拟从英汉对比角度,阐释汉语主题结构的生成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语主题结构中空语类在分类、分布和所指等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空”在王维诗中的“角色”较为独特,它兼具元语言和对象语言两重性质。一方面,作为元语言,王维诗中使用“空”这一词语(以“空”写“空”);另一方面,作为对象语言,王维诗中大量使用“空”、“清”等单音词以及“惆怅”、“寂寞”等双音词,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空语境。“空”同时作为元语言和对象语言,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文学语言和语境的动态共生。  相似文献   

19.
妙玉和宝玉的色空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由空到色,一个由色到空,妙玉和宝玉的色空悲剧是无法避免的.这取决于曹雪芹以情为核心的色空思想以及色与空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生活的世俗环境.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反"客里空"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新闻观和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建国后的头7年,新闻事业承续延安时期的传统,其主流是实事求是的,党和党的报刊对"客里空"十分警惕;1957年至1976年这20年的新闻则把"客里空"表现到极致,在这一阶段,"客里空"成了一种政治需要,一种整人的手段,一种愚民的宣传;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客里空"幽灵依旧在徘徊,但在这个历史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实事求是的,党对新闻的要求也是实事求是的,"客里空"在大的气候方面,没有大行其道、肆无忌惮、横行霸道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