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调节工资分配、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权益的重要手段。2019年7月24日,人社部官网公布了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全国各地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四川分三档第一档1780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6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了2000元大关,其中上海以每月2480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领跑全国。北京、天津、上海、广东4省份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元。北京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元,为全国最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浙江自8月1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截至目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已有17个。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仍为全国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平均涨幅较往年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3.
继2012年1月之后,我省再次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6月4日,省长魏宏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决定对现行的四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4.3%-25%,现行的四档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4.5%-23.8%,调整后的标准处于全国居中、西部靠前的位置。今年以来,全国已有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目前,全国9个地区已经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市最低工资由1 620元调整到1 820元,调整后为全国最高。最低工资要保障的是低收入人群,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说,不光要保障劳动者自己,还要考虑养家糊口。下面我们就以上海市为例,看看最低工资标准是怎么确定的。要考虑消费支出。每年,上海市统计局调查总队都会按季度公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综合计划处处长叶维弘表示,"这里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带动了最低工资的上调,但最低工资上调并未显著造成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控制了GDP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影响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并未对就业产生明显的影响;部分低收入行业的工资和就业受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川人社办发〔2014〕122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川府发〔2014〕32号),将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100元、1250元、1400元。根据《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现就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标准各地失业保险金标准,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0%执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4年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评估发现,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后,近三年,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基本与GDP、人均GDP实现同步增长;从增幅看,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基本与近年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从数额看,广东近六成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已高于最低工资,当前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不会太大。根据评估情况,我们建议,通过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定期调整机制,改变最低工资标准偏低的现状,探索制订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建设,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自1995年开始实行最低工资规定已有18年,除1996年、2001年、2009年,其余各年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标准。但是,湖南省最低工资增幅长期低于生产总值和职工工资增幅,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依靠资本形成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向高收入者倾斜等。建议提高认识,坚决落实"最低工资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要求;同时,要缩小差距,最低工资标准要高于工资增长指导线。  相似文献   

9.
省政府日前发布了2007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该方案对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作了较大调整,分别调高了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还将以往分为四个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合并调整为三个档次。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发展的特点在于"提低"、兼顾经济成果分享、缩小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实现了保障和分享的功能,但在公平功能上还需再采取其他手段。最低工资制度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也有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就业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方面。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宏观管理方面,存在最低工资标准不统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较少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最低工资执行情况的数据难以获取等一些问题。建议到2015年,争取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占平均工资40%以上;建立地区最低工资调整模型;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宏观管理,综合考虑劳动者和企业的意愿,以其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作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分析——对北京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工资制度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度。我国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原劳动部于1 993年发布《企业最低工资决定》,开始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如今全国各个省市都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态     
日前广东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本次调整平均增幅为19%,仍保持四类标准。其中广州市执行最高的第一类标准,为1895元/月,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8.3元/小时;第二类标准为1510元/月,执行地区为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市,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4.4元/小时,其中珠海在此标准的基础上上调到1650元/月、15.8元/小时;第三类标准为1350元/月,执行地区为汕头、惠州、江门、肇庆市,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3.3元/小时;第四类标准1210元/月,执行地区为韶关、河源、梅州等十一市,对应的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2元/小时。  相似文献   

13.
[案例]:纪某系某市私营鞋厂职工,他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鞋厂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仲裁委员会受案后,经调查,该鞋厂由于要赶活,每天加班1小时,其中每月还有两个休息日不休息,但纪某的工资才领到600元。  相似文献   

14.
最高档上调为574元/月,最低档上调为340元/月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吉林省社平工资、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升,而物价上涨等因素给失业人员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更加突出。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应对物价上涨诸多因素对失业领金人员生活的影响,减轻失业领金人员经济负担,保障基本生活,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经过调研和论证,遵循失业保险金标准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经吉林省政府审定,调整各地失业保险金标准最低控制线,新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所需资金由原渠道支付。  相似文献   

15.
《最低工资规定》(劳动和生活保障部令第21号)从2004年3月1日开始实施,8月,我省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各地按规定选择执行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最近,劳动保障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劳社厅函[2005]104号),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要求。现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贯彻实施最低工资规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企业承受能力的影响涉及到是否是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企业影响程度差别等相关方面。本文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影响作为重点,通过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力市场价位、劳动生产率相关宏观经济指标及薪酬结构、人工成本结构等部分地区问卷调查数据比较,进而得出初步评估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稳慎把握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和调整幅度;加强窗口指导,规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间和调整程序,引导企业稳定预期;继续完善最低工资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科学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到2010年底,全国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2011年将研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川府发3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研究,省政府决定对全省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标准通知如下:一、调整后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一)每月1100元(每日50.5元);(二)每月1250元(每日57.5元);(三)每月1400元(每日64.4元)。二、调整后全省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王某系一私有企业职工,2001年5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企业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仲裁委员会立案后,经调查,该企业由于要赶活,2001年3月、4月经常加班,其中每月还有两个休息日不休,但王某的工资每月才领到500元,扣除加班加点工资报酬外,  相似文献   

20.
专家谈:最低工资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4年新西兰为了遏制和解决劳资争端,消灭血汗工厂,维护劳工的基本权益,颁布了《劳资协调与仲裁法》,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工人的工资及其他基本权利作出规定。新西兰的这一做法迅速被澳大利亚采用,其维多利亚州于1896年颁布了建立工资委员会的法规,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响应。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最低工资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于1993年颁布实施《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开始正式实施最低工资制度。2004年,国家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原来的《企业最低工资规定》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新的《最低工资规定》。从1993年最初实施到现在,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它在提高低工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确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水平,加强对这一制度的实施监管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期关注栏目组织专家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