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通过在毕业论文研究中对乙炔炭黑(CB)和含结晶水无机盐吸波剂填充丁腈橡胶(NBR)吸波性能的探索,不但对得到了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材料,而且还得到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训练,提高了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六角晶系铁氧体[(Zn_(1-x)CO_x)_2-W]系列的磁特性及吸波特性。介绍了用特殊工艺制备这种材料的工艺原理及制作过程。用这种吸收剂制备成的吸波涂层具有吸波特性好,工作频带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详细分析了TE极化波以大角度入射到无金属基底的平面多层吸波结构上时的反射特性,导出连接层间电磁场的通用矩阵公式,计算了两层和三层吸波结构的反射系数,并证明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获得低的反射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易设计方法。对进气道和进气道内吸波导流板的两层和三层材料设计都获得了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宽带电磁波吸波涂料及电磁兼容材料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电磁波吸收剂已系列化,并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利用吸收剂研制的涂料具有吸收频带宽、吸收率大、涂层薄、环境温度性好等特点,在信息安全、电磁兼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宽段吸波涂层研究主研人员:赵伯琳饶克谨高正平户剑宽频段吸波涂层研究以实现宽频吸收材料为目标,以包括新型吸收剂在内的混合涂覆材料和结构材料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电磁波与吸收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在复合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预测方面,采用湿颗粒媒质的强扰动理论...  相似文献   

6.
电路模拟技术在吸波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雷达吸波结构中应用电路模拟技术改进其在TE极化平面波入射下的反射特性的方法。证明了在吸波结构中插入感性电路屏可使其输入阻抗迅速增大,论述了选择电路屏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一个设计实例,其特性比通常设计好得多。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在无限长圆截面杆与周围背景介质完好粘接系统纵向运动时粘接体中边缘波的传播问题,导出了该问题的频率方程,研究了不同材料组合及特征尺度对其频谱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频谱曲线。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波信号多频带吸收与雷达通信信号兼容性的应用需求,利用人工电磁超表面极大设计自由度的特点,结合电磁吸收和极化转换2种电磁波调控机理,设计了一种多阵列单元融合型超表面结构。采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超表面的电磁吸收性能和极化转换性能进行仿真,并分析其综合调控机理及宽带吸波特性,提出一种将“工”字开口环极化转换超表面阵列单元引入电阻加载的交叉偶极子超表面单元中的设计方法。融合偶极子超表面在低频段的电磁吸波特性以及“工”字开口环超表面在高频段的电磁极化转换特性,扩展超表面结构的电磁吸波带宽。研究结果表明:超表面结构的吸波范围可覆盖2.08~8.36 GHz和13.32~18.46 GHz双频带,多调控机理融合型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设计多层雷达吸波材料的方法。在使用普通的损耗材料进行设计时,很难在低频段获得较低的反射率。磁性金属纤维在低频段比普通损耗材料具有更大的磁导率,此前还没有包含磁性金属纤维的吸波材料的设计。文中的设计将磁性纤维作为一层,其他层由普通的损耗材料构成,利用设计的一个程序对这几层材料的参数和厚度进行了优化,该程序利用了改性的遗传算法。得到的结果显示出反射率在低频段有了明显的改善(-8dB对比普通设计的-3dB)。此设计提供了一种获得优良吸波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在无限区域内求解任意形状散射体对SH波散射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吸收边界条件对Sommerfeld辐射条件进行近似,这种吸收边界条件具有解耦特性,简化了计算,且近似程度较高。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结果的比较表明了良好的吸收效果。另外有限元方法的应用,使其可灵活运用于具有一般几何形状的散射体和多个散射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吸能盒作为防撞系统的主要吸能组件,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部分的能量,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了研究诱导槽的布置位置以及诱导槽深度等参数对吸能盒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无诱导槽以及具有均布诱导槽的两种吸能盒模型。以吸能盒的压缩位移和峰值碰撞力为优化目标,以诱导槽的深度和槽间距为设计变量,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选取样本点,用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构建其近似代理模型,选用存档微遗传算法对吸能盒诱导槽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吸能盒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吸能盒的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汽车吸能盒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主研人员:王锡良冯永成卿显明沈丽英张其助该项目研究了表面波的分类及其激励、传播、散射机理,合理确定了以衰减系数a(dB/cm)作为表面波吸波涂料的评估参数。完成了金属平面模型、圆柱模型涂敷吸波涂料后被导表面波,爬行波的理论分析、计算。提出了将表面波电流的数值解与Prony方法相结合,提取表面主模和高次模的传播常数和幅度因子的新方法,为表面波吸波涂料的性能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建立了SGHZ~18GHZ实验测试系统,对狈uiKtg型及测量区域进行了深人研究。表面波吸波涂料及评估方法@科卞  相似文献   

13.
对手征媒质单涂层的反射系数受其电磁特性参数ε、μ、ζ和涂层厚度d 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分析表明,手征媒质的旋波参量并不总是对涂层的吸波特性起着改善的作用;当手征媒质的归一化旋波参量ζr = 1 时,材料吸波特性最好。计算表明,当涂层厚度增加到一定厚度后,其反射系数几乎与厚度无关,此厚度随涂层材料的电磁特性参数不同而改变。手征媒质的介电率、磁导率对涂层反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引入多波前算法,提出了结合频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二维柱体的电磁散射问题。数值计算过程中利用Murs二阶吸收边界条件和场平均吸收条件截断网格;作为算例,分析了一无限长理想导体柱对平面电磁波的散射,由于使用了多波前算法求解差分矩阵方程,大大地减少了计算时间,数值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展宽薄型吸波涂层的频带,分析了涂层结构的频率特性及本征带宽,提出利用材料的色散特性展宽频带的频率补偿法与频带跟踪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多波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解决多波信息识别难的问题,基于弹性波正演技术,针对某油田勘探区块的实际储层地质模型,采用高阶交错网格差分技术正演模拟非零偏炮集多波地震记录,并经多波资料处理,得到纵波和转换波CMP 和CCP 叠前含AVA 的动校正道集及叠加剖面。在已知模型的AVA 计算、模型层位参数与正演纵、横波波场关系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正演记录中各储层的纵波和转换波对应关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AVA 分析结果吻合,同一储层的纵波和转换波波场响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走马楼吴简"枯兼波簿"残存80条简文,最完整的条目和小结简原应同时有"枯兼"、"垦食"字样,其文书格式基本统一,不能区分为两种类型。通过复原簿末所附总述性文书,可以清楚看出此簿编制缘起、经过、格式、目的等。简文常见而又关键的""字不是指波坝的宽度,而是"败"的异体字;"枯兼"也不是指波溏自然枯浅,而是因波坝毁坏、波溏干枯而导致波田被私家兼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实际地层中的裂缝形状,提出了两种裂缝模型,一种是广义四边形裂缝模型,另一种是角形裂缝模型。基于保角变换,对单个裂缝的波场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物理域中的裂缝区域施加保角变换,将其变换为计算域中的上半平面,对物理域中的裂缝边界条件进行保角变换为计算域中的边界条件;其次,在计算域中求出裂缝边界及其附近的波场;最后,通过保角变换的反变换得到物理域中裂缝边界波场变化规律。提出的保角变换法对研究单个和多个任意形状的裂缝波场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勘探地球物理中的非均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平集的波前扩展算法,如FMM(Fast Marching Method)、GMM(Group Marching Method),作为一类计算复杂介质波前时间的有效方法而被广泛使用。该类算法都是基于程函方程的有限差分格式来计算波传播时间,在介质离散单元尺寸较大的情况下,计算精度较低。为提高波前时间的计算精度,在一个长方体单元内,将任意点的波传播时间用已知节点上波前时间的插值函数表示,然后根据Fermat原理确定未知节点上的波前时间,再结合高效率的GMM算法,形成了一种计算三维复杂介质波前时间的有效算法。数值模拟实验表明,与原GMM算法相比,该算法大大提高了波前时间的计算精度,同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从颗粒媒质等效电容率和等效导磁率的公式出发,研究了吸波材料电容率和导磁率与成分的关系,讨论了粒子外形对吸波材料电容率和导磁率的影响。给出了吸波材料中吸收剂粒子的最佳形状。上述讨论均给出了对应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