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4日至7日,四川省川剧艺术理论研究会在宜宾召开年会。会议围绕总结六年来川剧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探讨如何进一步开拓川剧艺术理论研究新局面,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认为,在省委有关振兴川剧八字方针的指引下,省川剧艺术理论研究会成立六年来,艰苦努力,务实奋进,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理论队伍,开展了富有成果的学术研究活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川剧艺术理论研究会是在省委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以后建立起来的。近年来,在四川省川剧领导小组领导下,团结组织广大的专业和业余川剧理论工作者,积极开展川剧理论研究,为促进川剧振兴,建立中国戏剧理论体系,弘扬民族文化作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川剧不仅历史悠久,声腔齐备,剧目繁多,表演精湛,而且更有鲜明的喜剧色彩,不少传统喜剧剧目早已誉满海内外。因之,如能从美学角度对川剧的喜剧艺术进行探讨和总结,确实很有现实意义的,也能在当前“振兴川剧”的热潮中提供一些宝贵的艺术经验。 关于川剧的艺术特点,有人用“麻”、“辣”、“烫”三字予以概括。这是从人们观赏川剧演出时的审美心理反应亦即审美效果而言的,是将目悦心怡的视觉及意觉上的美感转化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省委新近提出的“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要求,四川省川剧艺术理论研究会以弘扬民族文化、开拓川剧理论研究新局面为中心议题,于4月上旬在宜宾市召开了第七届年会。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战略高度看振兴川剧的重要意义 会议认为,川剧艺术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一支艺术奇葩,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2年省委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号召,把它作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提出振兴川剧二十五周年,探讨新形势下保护、传承、发展川剧的有效方式和途径,2007年6月27日至29日.由四川省民俗学会、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四川省川剧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郫县镜湖园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动态     
省财政科研和学会工作会议最近召开 会议肯定了一年来面临财政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势下,财政科研和学会工作取得的成绩,结合七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探讨了新的一年科研方向及重要课题。 (钟鹤) 省川剧艺术理论研究会创办《川剧与观众》为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加强艺术理论工作者与群众的联系,今年四川省川剧艺术理论研究会与成都市文化局、锦江剧场联合创办了《川剧与观众》月报,现已出版三期,受到各方面的赞扬与欢迎。(老李)  相似文献   

7.
川剧是巴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奇葩,是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自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号召以后,为广泛团结有志于川剧研究的有识之士,借助社会力量来共同加强川剧理论建设,1984年成立了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20年来,学会团结广大会员在培养理论人才,推出理论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推进艺术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普通的四川人,邓小平的一生与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小就爱看川剧。新中国建立后,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北京工作期间,邓小平同志多次观看川剧,并对川剧工作发表过不少意见和指示。这些意见和指示虽然大多比较简短,但却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高屋建瓴,影响深远,对促进党的工作和传统戏曲的结合,推动川剧艺术和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都曾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回顾小平同志对川剧工作的指示以及与川剧艺人交往的动人往事,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邓小平文艺思想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关注地方戏推行普通话版的现象,参照语言学,纵观中国戏曲发展的全过程,考察方言作为语言形态与戏曲艺术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方言与声腔、方言与道白之间的关系,以辨明方言于地方戏曲、甚而说是于中国戏曲艺术中所处的地位,以求为确定地方戏曲推行普通话版的可行与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方言剧传播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雨  赵雪杉 《天府新论》2005,(Z1):287-288
方言剧一直被认为是有一定区域局限性和观众局限性的剧种.但是与此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方言剧为大家所认可.方言剧的兴起与广泛传播有着多样的社会因素.方言剧也有着其他的节目形态不可比拟与不可替代的特征.本文在梳理这些因素与特征的同时,也在极力探求它所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