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实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前提和基础,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不断增强全党的监督意识,要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体制,要建立和健全党内权力制约监督制度,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不断拓宽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渠道,使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玉波 《南都学坛》2010,30(1):111-115
如何有效地监督与制约权力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党和政府体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刘少奇在长期领导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权力制约的基础是健全监督和制约权力机制,主要提出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四种监督途径。他不但提出了公检法与党政相互制衡、限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公开的反对派"等重要的权力制约理论,而且结合中国的政治实践,提出健全民主和法治制度是权力制约的保证,并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党与政府、党与非党组织的关系,以实现权力制约的要求。刘少奇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对我国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直是执政党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关于权力监督与制约问题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党建等多学科、多角度,围绕为什么进行权力监督与制约、怎样进行权力监督与制约、目前权力监督与制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试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了权力,就同时产生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法律监督模式和效果的探讨,我国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法律监督制度尚不完善,而法律监督体制构建的关键,在于形成权力的制约机制和充分考虑并确保法律监督的权威和效力。  相似文献   

5.
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实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前提和基础 ,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借鉴 ,是对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状况提出的紧迫要求。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要不断增强监督意识 ,改革和完善监督制约体制 ,建立和健全制约监督制度 ,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 ,并不断拓宽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渠道 ,使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高校权力监督和制约的现状,从以权制权、以法制权、以监制权、以教制权四个方面,提出了创建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路和办法,为加强高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实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前提和基础,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不断增强全党的监督意识,要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体制,要建立和健全党内权力制约监督制度,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不断拓宽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渠道,使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化,权力监督机制面临许多问题。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权力制约原则是现代政治权力监督原则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民主权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学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从未完全否定“三权分立”思想的历史合理性。权力制约机制要求制约主体具有活动独立性、制约对象具有活动公开性、制约关系具有对等性、制约手段具有强制性、制约结构具有协调性,等等。我国行政机关人员同时接受政党制约、人大制约、监察制约、司法制约和社会制约,但以权谋私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应健全体系严密、结构合理的制约机制,使直接制约与间接制约、纵向制约与横向制约、同体制约与异体制约、弹性制约与刚性制约在功能上互补,在环节上紧扣,从而达到制约机制系统性能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0.
社会腐败现象主要是权力的腐败,权力的腐败又是社会其他腐败现象的直接诱因和基础。因此,反腐败的权力制约机制应从权力腐败的根源入手。权力制约的理论提示:理想的社会结构要求合理地分配权力,使权力在符合社会制定的规范内运行,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最大限度地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权力制约,可以采取权力——权力和权利——权力的制约模式。只有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两者有机地联结起来,有效地制约与监督权力的现代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权力是需要制约的,对权力的制约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权力之所以必须受制约,是因为它既是权力力量本性的要求、权力运行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权力的制约,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是根本,树立无产阶级权力观是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切实加强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因此权力理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自律机制这三个维度上来说,党必须科学合理地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权力监督思想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构建中国特色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思想基础,对提高党抵御风险和反贪污腐败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完备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结合巴黎公社经验,设计理想社会的民主政治制度时,强调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监督的能力,共产党员正确行使手中权利的必然,没有看到权力脱离群众的可能和“三权分立”的优点,忽视了以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借鉴西方政治制度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强化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彻底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4.
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的有效监督与有效制约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权力监督具有保障民主政治、保障权力稳定运转和有效行使的政治功能 ,以此可以将权力监督分为民主监督、权力制约和行政监察。这三种权力监督形式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权力一定要受到限制。我国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我国的检察权的根本性质是法律监督权,是制约权力的权力,但是检察权自身也必须受到制约。然而,现有的制约检察权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很多检察权滥用的现象,为此需要完善检察权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主要包括以高校各级学术委员会为中心的学术权力、以高校校长为首的行政组织掌握的行政权力和以高校党委书记为核心的政党组织拥有的政治权力。但在权力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权力固有的负面作用与扩张本能,高校自主权的双重属性与特殊地位,导致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因此,应构建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等为一体的高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对村民自治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制约,是保证村民自治权力运行不偏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公共利益轨道的基本途径。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条文规定较为模糊,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与文本设计有所偏离。应当以村民自治内涵为基础,以权力划分与制衡为思路,构建"村权三分、支部监督、村财共审、规范公开"的村民自治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社会形态、权力的本质属性、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力的责任和党的性质、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有权必然受约.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堕落腐败,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当前,为了对权利实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制一切权力运行的法律体系,实现责任对权利的制约,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对权力运行的全程监控,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全面实行对权力的监督,加强政党、群众团体组织对权力的制约和新闻舆论对权力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19.
法治政府的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就是对政府及其权力实行严格的监督与制约,以雏护行政权的正确合法行使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文章在考察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权力实行制约的理念、主要形式及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其法治政府的特殊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分别从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两个基本维度,提出了对我国政府权力实行有效制约的基本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重在权力制约和监督,这势必要求以权力制约为己任的宪法予以积极回应.总体而言,反腐体系建设与现行宪法体制是兼容的,合理开发利用现行宪法中的反腐资源,反腐败的制度阻力会最小.切实发挥宪法的反腐功能,必须落实各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各项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