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作家在抗战中的生命选择,是文人在中国抗战中的群体现象,老舍是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而抗战中的"老舍文学",无疑为中国抗战文学史平添了亮色.重要的是,透过老舍在抗战中的写作、言论与行为,可以对老舍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进行审视与剖析.这对于重新发现和认识老舍,十分有益.因为从抗战直至自杀,在老舍身上,都有一种"抗到底"的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老舍1941年前后文学回归和抗战文艺论争的关系,从关于“暴露和讽刺”的论争、“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以及所谓“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正是这几次关于文艺问题的论争为老舍抗战时期的文学回归提供了足够的思考余地并促成了老舍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老舍抗战时期的通俗文艺作品一方面宣传抗战,一方面力图通过借用民间文艺形式,注入新思想,达到启蒙的目的。老舍抗战时期的通俗文艺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通俗文艺创作、通俗文艺理论探讨、通俗文艺教学和培训。老舍对待通俗文艺经历了曲折的接受和扬弃的过程,从积极热情地学习并实际运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宣传抗战,到终因难度大而效果并不理想,逐渐回到自己所熟悉的新文学样式。老舍通俗文艺创作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其局限性在于未能认识到宣传和艺术的悖论,虽力图兼顾二者,但在实际写作中却无能为力,以至割裂了内容和形式。老舍所采用的"旧瓶新酒"模式,本身存在致命的内在缺陷,最终造成了老舍创作通俗文艺时使命与苦痛感并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抗战后期,老舍在重庆北碚创作的《四世同堂》,是他经过艰难而曲折的阵痛后,从为抗战服务的通俗文艺转向文学生命本真的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妻子胡絜青从北平的到来,则弥合了老舍在沦陷区生活经历的匮乏和北平故土记忆的遥远,从而使沦陷区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在他笔下的北平市民的日常生活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中也映照出他们夫妻患难真情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是老舍写作生涯的重要转折期,文艺大众化又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学面临的首要难题,这个话题的提出和运作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老舍的写作走向。通过分析老舍抗战时期参与通俗文艺写作和文艺大众化问题论争的经验,讨论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大众化问题和老舍的写作走向的相互关系,并且在老舍的庶民身份、性格因素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老舍在抗战前夕对通俗文艺全身投入的原因,通过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冲突对比,论述了老舍从新文学立场转向通俗文学立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苦痛,进而阐述了老舍的通俗文艺观。文章意在通过老舍“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现象,揭示隐匿在这一现象之后的20世纪中国文学普遍的不成熟、易偏激和易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7.
D.H.劳伦斯将象征写作技巧引入小说写作,于小说和诗歌之间架起了桥梁.他的小说中一些极具诗意,<恋爱中的女人>是这类小说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学界关于老舍的写作代表着现代汉语民族化方向的论断是值得怀疑的.老舍的文化身份与文学观念十分复杂,这决定了其汉语写作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是单一的.北京下层平民社会生活的经历,使他的汉语写作贴近民间,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现代精英知识分子,一个能够用双语写作的小说家,他的汉语写作也具有明显的欧化、雅化、审美化倾向."民族化"、"通俗化"只是其文学追求的比较显在的方面.在老舍文学观的深层,有着强烈的反对功利化、注重文学自身审美功能的倾向,这使得他在为配合抗战,利用民间形式进行写作时,时常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美学追求而产生不安与焦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以小说家姿态登上中国文坛的艺术大师,老舍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强烈的小说创作主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与话剧文体规范之间的错位,形成了贯穿老舍抗战时期话剧创作始终的矛盾心态,进而成为导致他抗战话剧艺术性匮乏的潜在原因.这一创作探索过程为他解放后的话剧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抗战小说《四世同堂》中,老舍塑造了不少可爱的人物,他们自身拥有很多优点,近乎理想化。然而在战争来临时,这些人物的缺陷逐渐暴露了出来,形成了去理想化的人物。本文欲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去理想化人物的表现,指出了老舍去理想化写作的深层文化原因,并指出这一写作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于师陀来说,故乡杞县是其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取材于故乡的作品既批判了中原文化的落后,又饱含着深切的眷恋故土之情。北平和上海两个城市亦对他的个人风格和写作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使其文本葆有含蓄蕴藉的审美韵味,后者促使他开始多角度叙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时,出人意料地发表的“挂笔”宣言,其实这是他后期小说创作的新策略,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摆脱渐趋僵化的“大江式”的小说模式,重新寻找自己的“后期作品的风格形式”。大江后期创作的风格形式主要表现为:确立“灵魂”主题在创作中的核心位置;创作前以宣布“挂笔”的方式,清空自己的心灵;构思上努力打破时空界限,以寻求“可以从全方位来表现”灵魂主题;叙事上则表现为一种结构与解构并举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祝学剑 《南都学坛》2007,27(6):48-51
废名是"五四"时期极富艺术才情且引人注目的作家、京派的重要成员,但日后却只留下薄薄的几本似小说非小说的集子,游走在文学的边缘。过于冒险的文学实验造成废名致命的创作缺陷,无情地减损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导致他30年代文风奇辣生僻、审美趣味恶化,40年代小说创作偏离小说创作轨道,向非小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恐怖小说闻名于世,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探究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显著的风格手法和思想主题,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动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恐怖小说创作受到了欧美哥特文学传统的影响,二是受到了其自身创作理念的支配,而最为重要的,爱伦.坡是以恐怖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来彰显人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在论述文学创作中必然涉及对语言运用技巧方面即修辞学方面的论述。崇尚实用、文质并重,以“质”为主,以“文”为辅,就是刘勰修辞观的集中体现。不管是创作论,还是修辞论,《文心雕龙》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  相似文献   

16.
在林语堂先生最引以为傲的小说作品<京华烟云>里,呈现出作者独特而充满睿智的女性审美观和审美心理.在林语堂的记忆深处,<红楼梦>和<浮生六记>这两部作品一直保留着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位置,并对他的一生尤其是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颇深.在小说<京华烟云>里,林语堂巧妙地将<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和<浮生六记>中陈芸的性格合二为一,借鉴塑造出姚木兰爽朗乐观、豁达大度、优雅多情、持家理业之能者的理想女性性格,将自己对女性的浪漫主义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记忆综合地赋予给了木兰.<京华烟云>中的姚莫愁则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那里得到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也吸收了其中最有价值的创作营养,在摒弃了薛宝钗伪善性格的同时,塑造了莫愁为人实际、大方得体、成熟稳健、聪颖圆滑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编辑家,是20世纪中国最具编辑风格和贡献的编辑家之一,及藉编辑出版推进通俗文艺普及与提高的卓越旗手。致力文艺出版物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及中国化,是老舍编辑出版活动的主要贡献。老舍编辑出版理论与其文艺创作理论水乳交融,形成了同一的创作—编辑美学理论。他把创作理想延续至编辑出版理想,赋予编辑出版活动人性化人格化“理想”,将理念和理想贯通于创作、编辑、出版、发行整个精神产品生产的过程。老舍编辑出版活动及其理论是中国编辑史出版史上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论浩然六十年代初期的短篇小说写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浩然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小说写作,在叙述视角、语言以及现实朝向上,都日趋明朗和风格化。这种文学语言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又因为它与现实之间过于直接、单一的观念联系而明显地受到影响。具体地检讨浩然20世纪60年代小说写作上的得失,对于总体认识和评价浩然的小说创作,乃至对于评价那个特殊时代的文学写作,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灵性笔调下的散文魅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和"气度之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是构成梁实秋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启了中国20世纪现代散文独特思维与内在情感的审美书写,其丰腴而优雅的文调始终灌注着一种健康人生的旷达馨宁和睿智俊逸的生命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梁实秋散文蕴含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的魅力,对于当下建构21世纪中国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蒙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相兼相融,其书写视野和致思路径独特而新颖。作为最为典型的作家批评者的王蒙,他将感受和对话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范式,颠覆了苦大仇深似的学术陈见,彰显出一位优秀的小说理论家和出色的批评家双重角色的智慧和才情,确立了王蒙在中国当代批评史上特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