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研究领域,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研究更加明确了"中古汉语”的分期主张、中古汉语词汇的特征、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论第二语言词汇研究与教学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第二语言研究方面,长期以来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把语法习得研究放在优先地位,词汇的研究和教学却被忽视了。近二十年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二语教师也逐渐将相关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学习者语料库对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也有很大的作用。二语词汇已经从一个长时间受到忽视的领域变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是规范性的水平大纲,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教学测试的重要依据.将“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和汉字等级大纲”颁布二十年来的研究文章,从选词频度、词语切分、词语分级等八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大纲”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汉语重义轻形,汉语词汇是汉语教学的重点,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如何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实效和学生词汇习得能力,是汉语教学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以行动研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词汇"教"和"学"两方面情况的考察,以期能给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的升温,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人们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虽然对外汉语词汇习得和词汇教学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但这却是个很棘手的研究范畴。文章针对具有一定英语背景的、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运用王洪礼教授研制开发的奇象记忆法之谐音联系记忆原理来探索用英语谐音联想对汉语词汇过渡性记忆进行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6.
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在本体层面与应用层面上都取得很大成果.本体成果体现在词类、词汇类聚、词汇化、词义演变、文化词等方面,应用成果体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词典编纂研究等方面.从整体上看,2016年词汇研究的微观方面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重于宏观,注重将西方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相结合,有些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如两岸词汇比较研究、词汇的数据库构建等,有待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词汇教学与词汇研究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教学对提高中外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大大加强,其中特别要加强汉语书面词语的教学.目前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都不太重视汉语词汇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其根本原因,在于汉语词汇研究薄弱;而词汇研究之所以薄弱,有其客观原因.要扭转汉语词汇教学薄弱的状况,必须加强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的研究,以及汉语词语基础性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词汇附带习得有区别于传统显性教学的特点,是习得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学者通过研究阅读对附带习得词汇的影响,已证实阅读目的和学习者词汇量对词汇附带习得有显著影响。事实上,词汇习得的方式是影响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单词的初始输入是通过听觉渠道还是通过视觉渠道。基于剖析词汇附带习得的两个重要理论,深层次加工理论和投入量假设,可以发现在英语学习中结合听觉和视觉两种输入方式,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将更佳。  相似文献   

9.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理论把第二语言习得看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的习得,是一种心理和智力的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存储、输出的过程.词汇习得是单词音形义的习得,认知论从认知主、客体两大方面来考察词汇习得机制.文中围绕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分别从图式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方面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理论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第二语言教学和词汇习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词汇附带习得是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研究文献,详实地综述了二语词汇附带习得中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阈限和学习者的二语水平、目标词重现的频率、熟词比重、作为输入的阅读材料等,以推动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家Rosch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原型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语法、词汇分析以及句子结构等研究中。然而,原型理论很少被应用到不同语言的基本层次词汇的对比研究中。本研究选取了五十名中国大学生和五十名泰国大学生作为受试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比研究了汉语和泰语中动物、水果和厨房用具三个范畴内基本层次词汇的异同,并分析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泰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基本范畴层次词汇存有差异,两种语言中三个范畴的原型不同。这些差异反映了受试者所列的范畴词汇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并体现出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受试者认知的差异性。本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对中国学生的泰语教学中,泰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因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学生认知方式的不同,将词汇教学重点放在基本层次词汇的教学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泰语和汉语中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文化差异性,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商务汉语词汇具有专业性较强,语言规范性要求高,正式用语多,新词语多和短语多等特点。因此商务汉语词汇教学存在教与学的难点。为了方便教学,可以将商务汉语词汇划分一般汉语词汇、通用专业词汇和中国特有的专业术语,有区别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来自"汉字文化圈"的韩国留学生,在汉语成语习得方面有着独特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本研究在考察韩国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所出现的各种偏误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对韩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成语学习状况调查,探讨其母语背景对他们习得汉语成语所带来的正负迁移,并结合已经出版的对韩汉语教学的国别化教材,提出针对韩国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从词汇的构成特点来分析比较汉语和日语中的网络语言,发现两种网络语言中在对原有词语的替代、缩写、汉字拆分以及词类活用等方面,尽管具体变换方式不尽一样,但都具有共同特征。汉语网络语言对日语词汇的借用也构成了汉语网络语言的一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水平。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词汇教学对于课件制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理论,运用Flash技术制作完成一套完整的Flash动画汉语词汇教学课件并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结果显示Flash动画课件的使用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词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港台用语属于社区方言的范畴,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渗透现象是长期广泛存在的.这是现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之一.这种渗透现象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并且具有以下特点:名词被借用得最多;存在很多二次借用的词;不同地区的渗透情况不一样;语用环境对渗透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词汇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文化负载词是词汇教学的难点,理解上的错误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通过探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定义、特征和意义,从词汇学习的正负迁移角度出发,对某高校留学生的汉语文化负载词习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负载词的习得对学生正确理解汉语具有重要作用,可采用单独解释法、书法导入法、情景创设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生英语翻译作业为研究语料,对其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汉语词汇负迁移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偏误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翻译错误的种类、原因和频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在词汇搭配意义上出现的负迁移率最高,附加意义的居中,理性意义的最低。根据实验结果,对翻译教学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词汇方面的教学,特别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对比学习,以减少汉语词汇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语言习得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主要障碍之一.心理词汇理论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词汇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和怎样被提取的.近些年来,心理词汇研究已成为心理语言学和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首先利用词汇测试所得的数据,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学生在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后,从心理词汇研究的角度揭示了学生不能及时提取或运用所学词汇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利用心理词汇的各种特点来强化和扩展他们的词汇网络,促进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真正的有效习得.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在汉语词汇学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主要围绕“汉语词汇是否构成一个系统”展开激烈争论,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最后,“汉语词汇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基本为人们所接受:在此之后,主要围绕汉语词汇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命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语音、语法、词形、文字、语义等词汇系统表现形式,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词汇是一个系统。综合评述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词汇不是词语散漫的堆积,而是成体系的,只不过体系层级较薄弱、不明显;探讨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应以意义标准来考察,从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研究方法上不应该局限于归纳法,而要更多运用演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