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是与公司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类利益群体,公司法对股东的权利和法律地位有充分的肯定,而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却缺乏积极有效的手段。一旦企业破产,其债权人往往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本文为保护债权人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设想,粗略论述了如何从国家政策、立法和制度方面来加强对破产企业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公司资本制度改革潮流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压力下,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实缴制为认缴制,引起了公司资本信用向公司资产信用的转变。加快建立健全公司资产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和企业信用制度和破产警示制度,从而维护公司资产信用,以此平衡效率与债权人利益保护这两种价值。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89年3—4月参加为期近40天某市市情调查,通过全面搜集建国以来历史与现实、静态与动态资料,并进行千人问卷调查、百人走访等方法,对该市各利益群体状况作了比较细致的调查,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初步理清了一个城市社区的各群体的复杂的利益关系,以相对独立的社会利益单元——利益群体作为考察对象和逻辑起点,具体地剖析它们的现实状况、利益关系和矛盾。  相似文献   

4.
一、公司人格否认概念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所谓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基于特定的事由,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否认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承担无限责任,以制止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法律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杨玲 《城市》2013,(9):30-34
公租房正逐渐成为各地重点推进的保障性住房。由于主要面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公共租赁住房与以往的出租型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其覆盖的群体数量更大。当前,公共租赁住房社区正在成为城市新兴社区,该类社区主要集中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其社区管理对于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与一般城市社区相比,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并不能完全套用现有城市社区管理方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深化改革和推动社会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引发了各种利益矛盾冲突,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必须通过探究上访群体的利益诉求,明确造成上访事件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通过立法、制度等层面的完善和改革,使社会公众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个人权利。文章从群体上访事件的中主体的利益诉求、成因及处置问题、处置优化策略三方面,分析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应对与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从事社区工作需要面对各个层面的社区居民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加上历史沉淀的各类旧账都会在社区这个层面体现,这就迫使社区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提升工作能力。而在获取专业社工职业资格后,学以致用,把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无疑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区自治主体的二元区隔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2008年南京市BX区10个街道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SPSS交叉分析及因子分析方法,对社区自治主体的二元区隔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社区自治主体呈现"以居委会为中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外两大群体,两群体在社区生活、自治理念及未来行动方案上均表现出二元区隔的状态,双方的异质身份、文化目标、利益取向等多方位的差异导致了区隔的形成。本文指出,两大群体之间鸿沟的弥合需要互相通力协作,同时政府的权力让渡、中介组织的培育及仿企业化机制的导入等均有助于双方携手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9.
公司瑕疵设立在公司法律实务中普遍存在,它不仅涉及公司、股东的利益,而且还涉及与公司进行交易的第三人的利益,事关交易安全的维护。我国目前关于公司瑕疵设立的规定还有很多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加强我国的立法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民众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足,出现不少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而引起的损害国家利益的问题.所以,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中国要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赵晔琴 《社会学》2009,(3):21-31
本研究主要探讨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居住问题,笔者以“混居”为考察视角,通过对目前上海出现的城市边缘社区混居的现状及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乡城迁移人员与本地居民共同居住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下层社区中混居实践的可能性作出说明。笔者认为,与本地居民的社区混居是乡城迁移人员进入城市居住的有效方式之一,群体之间的利益“潜规则”是实践社区混居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与旅游经济价值,合理开发会促进遗产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但是,实践中利益主体往往从维护自己利益最大化诉求的角度出发,会出现一系列破坏遗产资源的“公地悲剧”现象。文章以龙门古镇为例,分析龙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建小区的扩展、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时中国基层社区的社会事务发挥着越来越多的管理作用,由此他们谁是居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虚如何区分这三个组织的职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理顺他们的关系,是目前与广大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居委会是基层社区最重要的权威性组织,由于这个组织一开始就是作为与国家政权体系有深刻内在联系的组织而存在的,它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保护儿童.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家庭担当起保护儿童的责任,社区建立起保护儿童的机制,政府设计和完善保护儿童的政策和制度,并且以专业化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服务实践,才能推进我国儿童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化解儿童群体面临的诸多难题,全面提升儿童福祉。——安徽读者 季敏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上海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人口流动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出现失衡;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使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多样化供给压力增大;利益格局急剧变革导致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长期存在;社会急剧分化和人口高度异质性使社会再组织化和社会体制创新的任务更加繁重。上海社区建设必须立足城市发展全局,有效回应城市人口重新分布和复杂社会结构中蕴含的多重矛盾和问题,顺应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在承继上海社区建设传统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从破解城郊社区建设难题、满足多样化社区需求、适应差异性社区类型等方面提升能力,寻求体制创新和活力激发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大陆学生赴台就学之后,身处台湾地区特定政治社会化系统的影响下,引发了他们包括媒体参与、社团参与、政治讨论、投书陈情、请愿抗议、与台湾政治人物对话等一系列社会政治行为。现实利益的维护与理想政治价值的追求是大陆学生群体社会政治实践行为的驱动力,并深受两岸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大陆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体现在对台湾当局"三限六不"等限制性政策的不满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行为上,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立场展现了大陆学生的理想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地方院校学生社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大学生群体中有多种群体心理现象,而地方院校学生社区中首因效应、定型效应、暗示效应和服从效应等群体心理现象尤为明显。地方院校要从群体心理效应视角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新管理理念,搭建服务平台,构建学生社区育人体制;树立典型群体,加强心理引导,增强学生社区育人功能;营造教育氛围,利用从众效应,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8.
江倩如 《现代妇女》2014,(4):119-119
如何保护股东的利益,处理好公司与股东之间及大小股东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关系到股东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公司制度本身的存废,并进一步波及公司的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债权人乃至整个的利益。如何解决此类争议以及对利益受损股东的权利应怎样救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建设所涉及的大规模旧城改造,居民动迁所涉及的范围和群体日益增加,由此引发的矛盾也不断出现,有的还相当尖锐,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如何在法治的要求下规范居民动迁行为,使居民动迁中所涉及的多方利益体的合法权益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保证作为动迁中弱势利益群体的居民行使有效的法律救济,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男性同性恋群体隐藏性取向走进异性婚姻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同妻这一个原先隐蔽的群体开始被人了解。在自古以来的夫权社会中,女性是传宗接代的重要角色,在传统主流价值观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直到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女性主义思想,在完善的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走进国内女性群体,被用来指导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保护女性,包括同妻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同妻引发的社会广泛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对于同性恋群体的不接受;另一方面,同妻对自身利益的诉求,也可以看出我国同妻群体女性主义思想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