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1991年4月23日至27日,中国鲁迅研究会、山东鲁迅研究会、济南市文化局与曲阜师范大学在曲阜联合举办“鲁迅与孔子”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集历史、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学者于一堂,别开生面、气氛融洽热烈,开创了学术研究的新局面。现将有关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鲁迅的“批孔”问题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鲁迅的文学批评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注意,鲁迅先生对文学的见解与主张更是屡被称引,卜召林同志的新著《鲁迅的文学批评》并不满足于告诉我们鲁迅曾说了什么,而是告诉我们鲁迅的声音为什么与其他人的不同、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说得怎么样等问题。 构成鲁迅文学批评“圈子”的元素是什么?卜召林同志认为,鲁迅的文学批评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在批评对象上着意浇灌“佳花”与“佳花的苗”,在批评方法上,使用社会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批评目标  相似文献   

3.
孔子要平反,“孔家店”要打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同志可能感到奇怪:孔子要平反,倒不妨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孔家店”要打倒,难道我国今天还有什么“孔家店”的踪影吗? 同志!你误解了。孔家店并不是说真有个什么店开设在哪里,它只是个象征性名词,指的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把孔子神化、偶象化,禁锢人们思想、维护吃人礼教所搞的那套把戏;“打倒孔家店”则是“五四”时期反封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贵刊1981年总1号上,发表了滕云同志的《<呐喊>、<彷徨>与鲁迅的前期思想》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受益不少。但对其中某些观点,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向滕云同志请教。 滕云同志说:“如果连‘五四’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都不能属于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之列,那就有些难以索解了”。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难以索解”的。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我体会是指鲁迅反封建的彻底性说的。当时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鲁迅是彻底地亳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战士,说他是旗手,自然当之无愧。但是如果说鲁迅这时已经是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的核心是“仁”。对于“仁”,孔子作过多种解释,但最能说明孔子仁学本质的,是他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这两个命题。为了探讨“仁”的本质,特对上述两个命题进行剖析。一、什么是孔子所认为的礼之本“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命题源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对其得意弟子颜渊的答问。后来,这一命题成为人们引起争论的议题。争论的中心是“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只有弄清这一问题才能理解“仁”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也才能对“仁”的本质作出符合事实和  相似文献   

6.
毋庸置疑,“五四”批孔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但必须看到:其不科学性也极其严重。早在“五四”批孔如火如荼之际,中国至少有一位哲人———郭沫若先生就已洞察到了这一点。他在致一日本友人的信中说:现在中国有人在骂孔子,“更极端的人骂孔子为盗名欺世之徒,把中...  相似文献   

7.
孔子论礼     
“四人帮”假批孔,借批孔来攻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们歪曲了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来搞影射史学。对于孔子讲的礼究竟指什么,值得作一些探索,或许有助于彻底肃清“四人帮”的污蔑。这里试对孔子的论礼作一些不成熟的说明,请同志们指正。孔子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被推崇为圣人。他生活在春秋时代,不论把春秋时代说成由领主封建转变为地主封建也好,说成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也好,总之是落后子地主封建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又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在春秋时代已经是保守落后的思想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何以被推崇为圣人,这恐怕不好用奴隶社会或领主封建跟地主封建都是剥削阶级统治来解释吧?孔子的思想要是在春秋时代就是保守落后的,那就不可能适应于比春秋时代更进步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里何以不能产生足以代表封建  相似文献   

8.
10月19日——22日,省社科联和省鲁迅研究会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一百多人,交流论文五十多篇。省社科联主席郑康主持了开幕式,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孙家正到会讲了话。他说,学习和研究鲁迅的文化遗产,科学地分析和总结鲁迅的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鲁迅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孙家正同志还指出鲁迅研究工作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要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9.
<正> 对嵇康、陶渊明这两个魏晋诗人的创作与人生,鲁迅先生和王瑶先生分别作过这样的比较: 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并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晓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占的地位”,接着指出鲁迅的三个特点:政治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并明确指出:“鲁迅的一生就完全贯穿了这种精神”。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论断是符合鲁迅的思想实际的,是正确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然而《人文杂志》1981年第四期发表的《象鲁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看到一位同志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个小标题,叫做“以鲁迅的精神来研究鲁迅”。这话我很赞同。究竟什么叫做鲁迅精神呢?讲得人很多,我不敢下定义。大家都是研究鲁迅的专家,鲁迅作品的爱好者,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一个精神是相通的,那就是鲁迅的为人,鲁迅的崇高人格和他的伟大作品。现在,中央  相似文献   

12.
章太炎在二十世纪初,以批孔的骁将名闻一时。他是继维新派的排荀运动,进而掀起了一个批孔运动,从而成为五四前夕“打倒孔家店”的先驱。但到晚年,他讲学苏州,又有“读经有千利而无一弊”之论。鲁迅先生说他:“既离群众,渐入颓唐。”又说他:“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这个从批孔到尊孔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是值得我们作一番探讨的。下边拟就此谈一下个人粗浅的看法。 太炎幼年,从他外祖父朱左卿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明末思想家顾炎武、王船山之为人,因而种下了民族思想的根子。同时,当时的中国,正是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时候。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青年,不能不关心国家大事。所以他最初曾参与维新派康梁等的变法运动。  相似文献   

13.
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看法有两个出发点。第一个出发点是:我赞同把孔子生活的时代确定为我国奴隶制社会崩溃的时代,把我国奴隶社会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定在春秋与战国之交。第二个出发点是:我认为孔子在政治立场上基本上是维护周制,但主张有所改良,用“举贤”来补充氏族贵族的世袭制度,向士阶层开放政权。这两点不在这里讨论,但须先交代一下。研究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有的同志主要根据《论语》中的两句话:“有教无类”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认为孔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暨《孔子研究》杂志首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26日至4月30日在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多位学者围绕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中的有关问题,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了自由热烈的讨论。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特点及其评价是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有的同志认为儒家有“六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层面或不同性质范畴内的目的性追求,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范畴。鲁迅的批孔,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规范中进行的,属于历史性的行动,和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当代孔子再评价不能同日而语。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历史昭示给先驱者们的革命原则是弃古取今。其实,鲁迅也清醒地知道,把孔子当作一切旧文化的代表来批判,所进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偏离对象本体的历史批评,但历史转折时期需要这种超常的批判。他的批孔,实际上是在历史价值范畴里的符号选择,不必把这一历史行动硬拉到当代评孔的学术范畴里来自寻烦恼。  相似文献   

16.
天命观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内容,究竟怎样估价孔子的天命观,才更符合他的思想实际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联系孔子那个时代的背景,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作评定,不仅看他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些什么。通过对孔子关于“天”、“命”、“天命”的种种言行的考证研究,得出结论孔子的天命观基本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正> 1990年10月5日至9日,山东孔子学会、临沂地区社联等单位在临沂市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荀子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甘肃、陕西、广西、山东等各地的专家和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及专著近30篇(部)。与会学者对荀子的思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所集中讨论的问题与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荀子是与孔子、孟子相并称的一位先秦儒学大师,而其思想又并非是象孔、孟一样的纯儒。以往学界对其“不纯”之处多指他主张礼、法并用或有法家“异端”思想。这次与会者更提出荀子思想中具有“黄老”倾向。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天道观方面。在对“天”的认识上,荀子遵循的是一条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哲学路  相似文献   

18.
最近,广东历史学会和教育学会联合召开孔丘评价问题讨论会。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孔子所在的鲁国,当时并不是封建国家,不能说他搞复辟。孔子一生只当了三个月的大官,其余的时间为教育而奔波。他的政治思想是保守而不顽固,不能认为孔子的一生是反动的。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一概否定。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他的思想的精华,有它比较符合时代的民主性的东西。如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便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风气,开创了私学的新风,反映了当时要求教育下移的进步趋向。另一些同志认为:孔丘代表奴隶制没落时期桎梏着生产力发展的奴隶主腐朽顽固势力。他轻视生产,反对“奇器淫巧”,整天栖栖惶惶去搞复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毛泽东同志给了最深刻最科学最全面最崇高的评价。鲁迅的思想发展道路及其杂文的战斗意义和艺术价值,瞿秋白同志在中国第一个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折。然而,最早开始对鲁迅作品作了正确评价并阐明应当如何研究鲁迅的,则是我国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同志。早在1921年,茅盾同志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中就说:“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小说月报》12卷8期)1922年当《阿Q正传》刚刚发表四章,茅盾同志便立即指出,它“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13卷2期《通讯栏》)1923年,他又写了《读<呐喊>》,对《呐喊》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作了全面的评价,最后写道:“除了欣赏惊叹而外,我们对于鲁迅的作品,还有什么可说呢?”(《文学周报》91期)表示了对鲁迅崇高的故意。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前后,鲁迅受“新月派”文人陈源之流的恶意歪曲,茅盾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研究会和曲阜师范学院联合发起举办的孔子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20日至25日在曲阜举行。有23个省、市的19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19篇。会议较集中地讨论了孔子的时代和阶级属性、孔子思想的评价和批判继承、以及如何把孔子研究引向深入诸问题。关于孔子的时代和阶级属性大致有四种意见:一、西周封建说认为,孔子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孔子主张变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他的思想为地主阶级利用,成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