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遥 《河南社会科学》2015,(2):94-97,124
安德烈·高兹是20世纪法国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左翼理论家之一。他从萨特的道德哲学起步,深受法国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理论始终体现着个人中心主义的色彩。在经历了法国学生运动以及西欧新社会运动的洗礼后,他开始更加关注现实问题,譬如生态问题、女性主义、种族问题,以及与社会批判理论相关的消费社会批判、对增长的反思等,都成为高兹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在新社会运动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影响下,高兹重新反思了马克思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联,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在消费社会时代的理论价值和定位。总之,在理论的转向过程中,高兹展现了独特的创造力与批判力。政治生态学,是高兹在理论转型初期提出来的重要命题,浓缩了这一时期高兹几乎全部的理论关怀。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2021,(2)
安德烈·高兹的劳动观根植于后工业时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鲜明的时代指向性,是理解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乃至其总体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高兹的劳动观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资本主义的严重异化是其逻辑基础;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技术的批判是其核心论题;生态社会主义则是其逻辑旨归。科学研究和系统探賾高兹的劳动观对于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理论家的解释各有千秋。生态马克思主义者高兹在批判资本主义劳动的基础上,从时间的解放、工作的解放、废除付薪劳动、重建工作与倡导非物质的劳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劳动观。高兹看到了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控制生产的手段,但他没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忽视了经济基础的作用。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劳动观深受存在主义影响,但他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21,(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流派之一,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勾连,深入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高兹指出经济理性奉行"越多越好"的理念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的,对经济理性进行了批判。高兹认为,生态理性是对经济理性的超越,生态理性"更少但是更好"的理念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相一致的新的理性。高兹提出生态社会主义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主张构建以生态理性为特征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深入探寻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使我们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对新时代条件下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从其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出发,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与技术进步相伴生的极权主义以及接踵而至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批判,形成了以技术统治论、病态社会论和生态危机论为核心论点的三重维度,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猛烈而广泛的批判。在21世纪的世界发展洪流中,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依然存在,因此,对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三重维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以及生存方式中过度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滥用,以及过度消费所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哲学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政治思潮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理论无知,力图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和生态方面构建全新的社会制度即生态社会主义.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背景下,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温晓春 《兰州学刊》2010,(Z1):12-13
高兹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把当代医疗作为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循环过程的一种工业来批判,即在高兹的医疗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之下,资本原则主导之下的医疗使得健康成为一种幻象,医疗的本质是生产疾病,疾病的本质是消费医疗。对医疗治愈疾病的任何幻想都无一例外地落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谋的陷阱中。于是,高兹设想的医疗事业的去工业化必须依赖于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技术资本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对技术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对技术异化意识形态的斥责,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在把人引向畸形幸福的同时塑造了单向度的人。从劳动异化批判到技术异化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进展,然而技术决定论和无产阶级融合论的断言,使技术异化批判理论最终陷入解放主体错失的困境和美学救赎论的虚空。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引领当代世界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只有把技术异化批判与劳动异化批判相统一,才能使技术资本主义批判从解释的政治哲学走向实践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自身的价值与局限.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6,(6):18-25
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进行生态学批判,无疑是马尔库塞批判理论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马尔库塞认为,要克服资本主义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进行生态革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他主张通过引导技术发展新方向和推动社会关系变革的双重路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创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视角,为重新建构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爆发以来,对资本主义进行生态学批判成为西方左翼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维度,但齐泽克的生态政治批判理论却长期被遮蔽。齐泽克认为,当下的生态学以平衡自然为理论基石,以恐惧为终极驱动原则,将生态危机解读为人类过度开发自然的"惩罚",已经被全球资本主义秩序所整合。在齐泽克看来,与其恐惧,不如激进式地走向恐怖,将"被排斥者"建构为颠覆全球资本主义秩序的"新掘墓人",重塑基于"共产主义"的新生态政治。齐泽克的贡献不仅在于指出当下生态政治的问题所在,更为生态政治开辟了新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批判,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高兹则在《历史的道德》中通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阐述了个体存在主义的异化观.高兹通过对马克思异化观的重释,提出了消费异化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异化观;同时,高兹的异化理论对异化的分析不够彻底,未能认识到产生异化根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似文献   

13.
福斯特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维度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进行了全面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困境的路径选择.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对指导我们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是全面的生态批判,包含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生态批判、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和对资本主义消费的生态批判三个方面。马克思从生产和消费维度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形成了科学而深刻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不是抽象的生态批判思想,而是实践的生态批判思想,即是在实践中产生、随实践发展、解决实践问题的生态批判思想。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的实质,就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对资本主义农业和对资本主义消费的生态批判三个维度进行实践解读。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雅克·比岱以两种契约模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政治哲学诠释 ,他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基础 ,对 2 0世纪末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从市场契约的角度批判了 2 0世纪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基础 ,对前苏联式的传统社会主义从政府组织契约的意义上进行了分析 ,同样把它看作是产生阶级的因素。他认为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建立直接商议的民主程序 ,是克服两种中介契约模式的弊端 ,并实现真正自由和平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兹从其存在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也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前苏联背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结果。生态资本主义并不能改变资本逻辑,其天然具有反生态属性。生态资本主义并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仍然会导致生态危机。他认为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必须构建以生态理性为基础,形成以后工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稳态经济发展模式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引人注目的左翼社会思潮,它是以"绿色意识形态"为其理论支点的社会主义流派,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和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生态运动,掀起了一股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要求建立一个符合生态环境、没有剥削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9.
杜秀娟 《理论界》2012,(1):92-94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进行了重建:马克思在李比希的影响下,系统地批判资本主义对土地的剥削时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城乡之间分裂,使新陈代谢出现断裂;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的生态批判和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深切关注;新陈代谢断裂的修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和超越,共产主义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主义流派。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异化消费以及生态殖民主义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生态矛盾,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增添了新维度,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国际支持,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启示: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社会消费生态化;警惕发达国家的生态转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