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东盟历来是福建高度重视开发的传统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签订后,福建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东盟已成为福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福建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争取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民 《创新》2007,1(3):29-32
科技合作交流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借助目前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广西也应把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作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创新》2009,3(10):16-16
自2006年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举办以"来,泛北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如期建成。届时,"中国与东盟之间90%以上商品将实现零关税,  相似文献   

4.
王玉主 《创新》2008,2(1):42-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关系取得了巨大进步,双方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跃升到战略合作的层次。尽管如此,双方合作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中国—东盟合作关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钟启泉 《创新》2007,1(1):56-60
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前提高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一轴两翼”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通过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未来前景、理论及现实依据的分析,“一轴两翼”将对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有着重大的政治、经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峰 《创新》2010,4(4):30-33
中国和东盟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不仅是中国国家整体外交的需要,也是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金融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与东盟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主要表现为银行边贸结算和互设金融机构。中国应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机遇,完善合作机制,分三个层次展开与东盟国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  相似文献   

7.
曹平杨鹏 《创新》2014,(2):62-65
作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支撑系统,是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发展的推动力。充分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若干法律问题,对于推进中国—东盟物流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实施,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创建一套科学、本土化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朱朝霞  荀建忠  陈洪毅 《创新》2009,3(2):34-37
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加强南宁与东盟各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成为了南宁市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把"泛北部湾合作"放在东盟及其与中国关系的新发展背景下,作一个多维的审视,泛北部湾合作应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要在实现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战略指导下推进。在经济合作的基本制度上,遵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借鉴GMS合作的一些做法,突出"泛北部湾"的特点、体现泛北部湾区域独特的合作优势,合作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广泛,提出能为东盟接受的行动方案或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许宁宁  冉旭 《创新》2007,1(1):3-6
自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这得益于双方不断创新。组建自由贸易区、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均是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重大创新举措。尤其是双方积极合作,把新机制、新举措落在了实处,并使之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惠及中国和东盟各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在今后双方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继续坚持创新,积极增强合作活力。作者建议:双方政府间应继续坚持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企业间合作应以创新为本。坚持开拓创新,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必将带来“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南宁与越南产业合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与越南产业合作是南宁与东盟诸国产业合作的起始、实验田、模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途径探索。目前,南宁与越南产业合作渐具规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促进南宁与越南的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3.
石峡 《创新》2009,3(9):39-41
专业化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和基本动力之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区经济增长,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以及经济区成功运转等,构成对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需求;而全国高校尤其是广西本地高校,以及海外尤其是东盟国家则构成供给方。经济区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高效配置,需要国家财政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快经济区经济发展,建立专业化人力资本高地,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建立专业化人力资本充值市场,以及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蔡德仿 《创新》2012,6(2):66-69,127,128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背景下,我国不少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然而劳资矛盾正在成为影响企业东盟投资和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南宁市的研究证实"走东盟"企业必须增强法律和风险意识,重视企业劳资关系管理,与当地工会和睦相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为企业顺利"走东盟"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容静文 《创新》2012,6(3):76-78,127,128
根据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二议定书》,2011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用新版原产地证(FormE),并对原产地规则项下的签证操作程序进行修正。此次修正的目的是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的利用率。进出口企业应随时关注协议的变化,以便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中充分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项下的关税优惠待遇和提高通关效率。  相似文献   

16.
蒙丽  廖杨 《创新》2009,3(6)
广西在西部大开发、"9+2"和"10+1"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确保广西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不仅应该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及其与广西其他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且应该避免使其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依附区域,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秦爱玲 《创新》2010,4(5):22-24
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越两国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广西作为中国通往越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门户,有着其自身的发展优势。广西政府、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发展对越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目前也是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