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来西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长足的进步 ,其中华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尤其是潮籍华人 ,文章根据丰富的资料 ,全面地阐述了潮籍华人自 2 0世纪初以来在华文教育与其他文化事业方面对马来西亚做出的贡献 ,指出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 ,而且在教育文化领域 ,也同样对马来西亚有十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国外绝无仅有。回顾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诞生与发展的历史,追溯华文教育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原因,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有近七百万的华人,是中国以外保留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完整的国家。华人精英在教育领域及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成就卓著。马来西亚华人常常自许马来西亚拥有从小学到大专的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但是,究竟马来西亚华人在日常生活中还保留有多少中华文化,这是一个笼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可通过华文小学的课程内容窥探一二,因为马来西亚有超过九成的华人在华文小学接受教育。因此,华文小学的华文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文化产品传播的不足,导致部分西方媒体和公众对中国的认知滞后,华文教育、华文传媒、以及华人社团等海外华社文化平台,特别是它们与各国主流民族的联系,将有助于推进中外了解与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华人时刊》2013,(5):74
3月21日至31日,由马来西亚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邀请,受国务院侨办委托,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组织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齐学红教授、淮安郑良梅中学贾小飞等老师赴马承办了"2013年华文独中班主任培训班",对当地22所华文学校的180位教师进行了培训并颁发了证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次培训重点是:理论及技能、案例分析、分组研讨、经验  相似文献   

6.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前赴后继,根的事业……”在10月25日召开的马来西亚槟城华文培训点的告别仪式上,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特别官员周锦聪用汉语念起这首自创的诗。汉语推广,就如他的诗一般,被称为海外华裔的“根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25-27日,第10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晶冠酒店召开,会议由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主办,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承办。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文莱、日本、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香港、澳门等12个国家与地区的近百位作家、评论家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阶段,中国的郏宗培、刘海涛教授、龙钢华教授、萧成教授、郭  相似文献   

8.
作为东南亚华文文学重镇之一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对中国的种种想象。作为想象原动力的故乡情结,长期表现为对中国的热情关注,即使描写南洋当地风物,所采用的仍是中国视角。国家认同转变后,中国想象逐渐出现了变化。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出于强调其独特性的需要,则将故乡情结虚化为原乡神话。  相似文献   

9.
华文文学后殖民批评的可能性及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华文文学研究领域后殖民批评视野的缺失最近读到马来西亚华人学者张光达发表于华社主办的《人文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颇有些感触。在这篇题为《小说文体/男性政体/女性身体:书写/俣写vs解读/误读——潘雨桐小说评论的评论》的评论中,张光达以潘雨桐小说为个案比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4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第三届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戴小华女士在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十二次文学沙龙活动中,介绍了东南亚华人文学的现状,她对世界华文文学、特别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前景充  相似文献   

11.
近期,140多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中国、日本、台湾和香港等9个国家(地区)的华文报业代表,齐集马来西亚槟城,出席民办中文报业协会第30届年会。  相似文献   

12.
当代泰国华文教育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是世界上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华文教育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等诸种原因引起泰国政府及国人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搜集并整理大量泰国国内关于华文教育的资料,从泰国华文教育回顾、泰国有识之士对华语重要性的认识、泰国的华文学校等三个方面对泰国的华文教育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既从中管窥华语教育在泰国的概貌,又能对我们的外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华文女作家朵拉的微型小说抓住了微型小说的文体美学特征,善于赋予其微言大义,以见微知著的方式,在微不足道的文字中造成近乎"微"言耸听之效,充分发挥了这一文体的独特长处,是华文小说创作中应予总结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6日上午,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班开班暨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国侨办文化司副巡视员汤翠英、省人大民宗侨委副主任陈贵希、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步锦昆、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等,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近百名华文教师和江苏省新增的9所华文教育基地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仪式由省侨办副主任丁荣主持。  相似文献   

15.
<正>访谈时间:2016年7月9日访谈地址:马来西亚槟城cititel酒店中华厅朵拉,原名林月丝,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原籍福建惠安。著名作家、画家。于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出版个人集共47本,于各地出版合集超过100本。曾任大马棕榈出版社社长、《蕉风》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清流》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现为《读者》杂志签约作者、郑州"小小说传媒集团"杂志签约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  相似文献   

16.
被“中华日报”、“亚洲日报”等媒体称为“历届最高规格,最具权威之教坛峰会”的第六届国际华文教育论坛暨华人教育家成就颁奖大会,于2001年8月11-13日,在泰国曼谷举行。这次大会在中国中央教科所、香港国际教育协会的指导下,由泰国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香港国际教育中心和海南省教育学会主办。有中国、泰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韩国、柬埔寨等  相似文献   

17.
来到了中国之后我这才发现,中国大陆儿童文学界对欧美、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文学的熟悉程度,大大的超过了对马来西亚儿童文学的了解。说得比较直率一点,他们对马来西亚的儿童文学状况的陌生,简值超过了我的想象。这也难怪,过去由于一些政治及客观环境的因素,长期以来中马两国人民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多,因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隔阂。倒是马来西亚的华文儿童文学工作者,对中国的儿童文学界,知道得多一点。  相似文献   

18.
论朵拉的小说创作胡尹强一朵拉,原名林月丝,祖籍福建惠安,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摈城。是当今马来西亚华文文坛最活跃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朵拉的创作活动遍布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广播剧诸领域,而小说创作在她的创作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最能代表其创作成...  相似文献   

19.
潘婕 《国际公关》2014,(3):17-17
正马来西亚是东盟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在亚洲,马来西亚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广受中国人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不过,马航客机失踪后,机上154名中国乘客的家人一度指责马航、马来西亚政府"拖延、隐瞒、掩盖"真相;一些中国民众更把愤怒之情扩大到马航和马来西亚当局之外。与此同时,尖刻的批评也让一些大马人伤心、不满。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马来西亚客家人崇拜习俗(主要是祖先崇拜和一般地方神明崇拜)的特点。祖先崇拜及地方神明崇拜,在中国历来具有鲜明血缘性与地缘性特征。但马来西亚客民的崇拜习俗既存在以保持宗亲、方言集团为核心的传统崇拜方式,又出现了以开放心态接纳其他方言集团进入自身的祭祀圈;或自身被他方言集团接纳从而进入他方言集团祭祀圈的崇拜“变异”形式。这是中国客家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一种进步与发展。马来西亚客民信仰习俗的“变异”主要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客民为求生存和改善生活环境,必须走出血缘、地缘的局限,才能汇集力量,共谋福利,从而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