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高等动物,人类和动物都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衍生殖等种种生命现象,不仅如此,人的许多行为活动都打着动物的印记,而从动物身上我们又可找到人类种种行为的源泉。对此,一位人类学家说得好:“只有最深切地了解了动物和自然,我们才能最深切了解我们自己,也才能让人类的发展走上一条完美之路。”这种认识同样适合于我们对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来,亲社会行为的进化就一直是个难以解开的命题。科学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亲缘选择理论、直接互惠理论、间接互惠理论、惩罚理论和文化群体选择理论等。在主要介绍惩罚理论和文化群体选择理论基础上比较了各理论的优缺点。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和各个层面上的交互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污染生态学的学科分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污染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介绍,概迷了污染生态擘学科新分支污染生态化学、复合污染生态学、污染生态毒理学、污染进化生态学、污染生态修复学和污染治理生态工程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因为毒化了雅典的青年被判喝毒药自尽。社会生物学,或者更时髦地称之为“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否有类似误人子弟的嫌疑呢?虽然在我看来,进化论是思想界最激动人心、最富启发性的领域,与此同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人类行为的自然选择里隐含着一些阴暗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理论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虽然最初起源于哲学家对意义的研究,但由于其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却成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学科——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及发展无论是对哲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梳理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及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很多年轻人认为复制自己的或者朋友的CD(或DVD)是合法行为:一项针对12至17岁美国青少年的调查显示,69%的青少年认为,只要是对正版CD的复制,这种行为就是合法的。然而业内人士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美国录制业协会(RIAA)和美国电影协会(MPAA)为阻止此类复制行为已耗费巨资;相关音乐行业人士更是将这种”校园式”盗版活动(复制唱片赠送朋友或同学)视为比网络音乐下载(几年来的反下载活动已取得明显成效,接受调查的青少年中80%认为,从未经授权的网站下载免费音乐是一种犯罪行为)更具威胁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学习处境不利学生是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的人群,吸引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通过对北京市HZ中学11位学习处境不利中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课题组进行了一年的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出于思考与探索的需要,本研究引入抵制力理论,寻求对学习处境不利学生日常抵抗行为的背后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周艳鲜 《职业时空》2008,4(8):46-47
Discourse analysis(译为语篇分析或话语分析)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年轻学科,正逐渐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主流。HalI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都为话语分析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应用话语分析理论研究使用中的语言,分析具体的语料,可以了解人们怎样用语言来交际。利用自建的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来观察中介语特点,分析他们的话语结构、体裁、会话特点、言语行为及语用能力对英语教学大有裨益。为此,文章利用自建的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观察学生日常会话中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分析其会话结构和语用社交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9.
黄文芳 《职业》2012,(14):185
整合营销传播(IMC)这一观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发展的。IMC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统一的传播目标。笔者从下面几点研究如何实施整合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10.
耿丽巧 《职业》2011,(9):150-15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经过对人和动物的学习进行的长期实验研究提出了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旨在强调人的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由于人的行为后果对其行为会发生反作用,人们可通过影响行为后果的办法来修正或改变行为,这就是“强化”。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强化又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相继出台,促进了行政法学界和司法部门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其中行政事实行为是富有实践意义但研究最为薄弱的一环。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和性质的探讨,各学者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定论。笔者在基层接触一些行政赔偿案件时,对行政事实行为的内涵、外延以及法律特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审计署、海关总署、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了卫生部原卫生检疫局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私设“小金库”的案件,使人们看到了中央政府在遏制利益集团腐败行为上的决心。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系,扭曲的市场体系,是当前改革深入进行的最大危险。这种畸形体制下,两套对立的游戏规则及评价标准共存,相互交叉、相互制约,无规则游戏比比皆是。利益集团用体制垄断特权,出现法人犯罪、政府要员和机构联手进行有组织的犯罪,这是中国阴暗一面的复苏  相似文献   

13.
论辩是解决分歧的重要手段之一。论辩是一种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根据主体的不同,论辩言语行为具有两种体现形式: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二者都属于复合言语行为,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组成。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类行为规范的总和。在人类还投有进化到与动物具有明显的分野时,还没有产生人类社会文明的时候,是不存在道德与不道德的.类人猿的行为是没有任何社会约束的,他们除了比一般的动物聪明,更具有了人的特征以外,尚不知道德为何物。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思维的发  相似文献   

15.
吴微 《现代交际》2012,(7):101-102
儿童行为的功能性评估是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问题行为的心理行为的大门,是心理学工作的工具性、技能性知识,对于心理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本文就国外儿童行为功能评估系统操作和测评记录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6.
非言语行为是指人们用一些“无声的语言”,如体态语,手势语、面部表情等动作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作为言语的补充形式,非言语行为能够辅助言语行为表达出各种情感及信息。正如Grant(1971)在《非语言行为分析》中所说:“课堂教学的效果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语言手段实现的,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达到的。”因此,它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价值引起了现代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则对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4,(31):54-55
社工B问:社区矫正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出现严重的退化行为(如不愿上学,也不愿意工作,自我封闭宅在家里等),社工如何进行有效介入?答:首先从社工对案主行为的描述(不愿上学和工作,长期宅在家中)来看,这是一种行为退缩,而非行为退化。如果案主此种退缩性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发展成一种重性精神障碍——行为退缩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对遗忘症患者、婴儿、动物的行为的类比研究,发现在对遗忘症患者、动物,前言语婴儿经验描述中有着巨大的相似性,即都表现出序列行为的方式,进而通过对生理学、习性学、病理学等多方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引发了对序列记忆认识的新观点,从进化和发展的角度把握序列记忆的产生、过程和机制,在经验维度上扩大了序列记忆的概念内涵,并进一步揭示出序列记忆作为一种无意识观念的本质及这种无意识对于意识而言的所具有的发生学意义,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无意识及意识的本质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夏婕 《城市》2011,(11):48-49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景观生态学源于地理学、地植物学及土地管理等学科,是生态学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约200年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便将景观视为一个地区所特有的特征,然而真正把“景观”和“生态”联系在一起变成“景观生态”概念的,则是德国学者特罗尔,他将地理学与生态学相结合,将空间与时间相结合,进而提出了“景观生态”的概念。伴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这一学科中还包含了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景观建筑及环境规划等其他学科。“景观”即我们所说的“土地”在人为的干预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土地使用类型,地区环境的生态系统必须和各种类型的土地使用分布整合,构成土地镶嵌体。  相似文献   

20.
段李敏 《现代交际》2014,(12):19-21
以往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大多数学者对句子和语句都不做区分,但它们无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梳理句子和语句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我们认为,言语行为是人们通过话语来实施行为,它与真正的交际单位——语句紧密相连。语句和言语行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句是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又是言语行为的产物,言语行为不可能脱离语句而存在。它们在研究角度、分类基础、核心特征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