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科学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承传人类文明,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博物馆作为对文物进行收藏、研究、陈列的专门机构,肩负着保护管理文物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2.
将文物定位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体现出了一种超越国家的"国际主义"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形成了文物的"共同分享"和"共同保护",它包含观念层面和法律层面两方面的内容.观念层面是指文物不论归属如何,它不仅是所在国的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其整体或部分的损失都将严重削弱人类共同的记忆,因此保护文物是每个国家共同的责任.法律层面是指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国际文物保护法律机制中,文物的"共同分享"只具有观念上的意义,而文物的"共同保护"是以国际法所规定的文物保护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为制度支撑的,具有法律和规则上的意义.国际社会依据文物归属状态的不同对文物的国际保护作出了相应的法律安排.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负面心态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汉 《中州学刊》2005,(3):114-116
中国弱势群体有一些负面心态,如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较强烈的受挫情绪、一定程度的反社会倾向等.思想政治工作须立足于社会体制转型这一宏观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弱势群体的负面效应的心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制定相应的对策,逐步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使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稳固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文化角度和费雷的城市文化生态理论出发,界定了城市文化产业园具有的文化传承和去城市性等十个正社会功能,讨论了“文化造市”得以实现的公民社会基础.再从区位、传统文化、社会分层、社会管理、对周边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城市文化产业园的负社会功能:文化产业园的边缘隔绝和功能异化、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破坏、新的社会不公和产业结构滞后、造成就业泡沫和隐性失业、与周边社区的功能冲突以及文化产业园的新型污染等,这对城市社区会造成深刻的负面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物数量多、分布广、保护难度大.当前文物毁损和流失的主要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产生这种现象的体制性原因在于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手段有限.必须进一步加强文物执法力量,才能有效地将文物保护的法律条文转变为实际行动.国外文物警察制度、国内专业警察制度的实践以及我国部分地方文物警察制度的探索,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警察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对我国农村应急预警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质、优良的社会资本能够整体上推动我国农村应急预警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特点,给农村应急预警带来了消极和负面作用.为此,必须通过发掘和重构社会资本,来提高农民的公共危机意识和参与合作能力,这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农村应急预警建设,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特别的优势。为了切实保护文物资源,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有必要开展文物学的研究,建立起我国文物学的体系,把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使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与“四化”建设的前进步伐相协调。 一、文物的内涵及文物工作 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物资文化和精神文化。自从有人类以来,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的、具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新平台的出现,社会大众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一方面网络舆情对社会公平正义在社会预警、政策制定、权力运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舆情在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监督越位等方面对社会公平正义有负面的影响。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大的网络监督、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对社会公平的维护。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着力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反映了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此外,网络流行语对个体社会化存在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嵘均 《学术月刊》2015,(3):118-128
在当下中国,公民基于可行性、风险性、现实成本、效果等方面的考量,日益倾向于选择通过网络虚拟渠道来宣泄政治情绪。因社会转型的领域之广、速度之快而积淀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公民感觉"被抛弃""被不公平对待""被剥夺"乃至"被打压"的负面政治情绪正在不断酝酿和发酵。按照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即逻辑背离型、利益侵害型、理念冲突型、伸张正义型以及意识形态型等。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网络宣泄对政治发展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对此,应该辩证地认识并理性采取有效手段来治理网络虚拟空间公民负面政治情绪宣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