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态千姿的戏曲脸谱 ,是我国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脸谱孕育于上古图腾文化 ,发源于春秋时代的傩祭。傩祭是一种驱鬼的宗教乐舞 ,舞者戴的是“黄金四目”假面具 ,后来演变成脸谱。相传1400多年前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兰陵王长恭勇武而美如少妇 ,自感不能使敌畏惧 ,于是刻木为假面具 ,色彩描绘极其可怕 ,果然威风凛凛 ,勇冠三军。之后 ,为颂扬兰陵王的机智勇敢 ,人们模拟他“衣紫、腰金、执鞭”,戴上假面具上阵打仗。这种形式 ,发展到了唐代 ,成为中国最早的歌舞戏剧———“代面” ,以后经艺人们不断创新而成了艺术化的戏曲脸谱。宋…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组民间社火脸谱,拍摄于陕西省陇县。它不同于戏剧脸谱的艺术表演形式,给人一种原始粗犷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3.
贵州民间的地戏,属于傩戏,它分布在安顺、贵阳、黔西等地,地戏也是戴上面具演出的一种戏剧,面具的造型艺术心神兼备,形象动人,色彩艺术丰富,在与京剧脸谱对比中,有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龙文 《当代老年》2013,(8):58-58
脸谱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以脸谱群的剪纸来做装饰画的主要内容,是不多见的题材,脸谱与脸谱之间用各种线条串联,形成了一幅诡异、含蓄和形式感很强的装饰画。  相似文献   

5.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特殊、流传最为久远的戏剧艺术。它是一种传统文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文化,一种广受大众欢迎的草根文化。而作为河南信阳地区文化代表之一的罗山皮影,在人类漫长的艺术发展中,它不断发挥着自己的娱乐和教育功能,现已发展成为非常成熟的地方戏剧之一,促进了当地的地方文化建设并丰富活跃了当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戏剧脸谱是传统戏剧舞台上表现人物外在和心里的重要的形式载体。当今社会环境下,它的重要性不但没有在舞台上减弱,在我们大众生活中也是随着物质文化的提高越来越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7.
彭国梁 《老年人》2008,(10):26-27
某次,到大古道巷装裱师易进先生家裱画,见墙上挂着一个花脸长须的京剧脸谱,很是威武,便问是谁的杰作。易进先生说,这是湘剧大师曾金贵先生送他的。曾先生的脸谱艺术造诣非常高,去年已举办了一次大型展览,好评如潮。他还指着墙上一幅钟馗的画像说:这也是曾金贵先生画的,你看如何?我说:我是外行,但感觉钟馗的神韵出来了。易先生说:曾先生多才多艺,他不但专心研究京剧脸谱的各种造型和绘制,他还在书画上下了大功夫,对金石也十分着迷,甚至,还制作根雕。  相似文献   

8.
陶子厚 《现代交际》2013,(12):64-65
假定性空间是演剧与观剧两个方面,通过假定和假想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的创造。它不是主观臆造,而是艺术旋律的一种反映。我们对假定性空间进行探索和拓展,以求戏剧艺术的外部演出形式更加新颖、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9.
文中旨在通过《我们的小镇》这一典型剧作,透析后现代主义对戏剧写作的影响,以及戏剧中时间重构现象的形成。探讨了一种新型的艺术手法:通过生死世界的对话将从而彻底推翻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创造了新时代戏剧的多维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戏曲脸谱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外艺术的瑰宝。如今,在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要想使人们时刻关注戏曲,使戏曲艺术永焕光彩,继承和发展刻不容缓,在传统的戏曲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深刻挖掘戏曲的艺术潜能,使戏曲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弘扬戏曲脸谱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小小的鸡蛋壳一碰即碎,但一位毫无美术基础的85后河南女孩通过自学,居然在蛋壳上巧手雕刻出"清明上河图""奥黛丽·赫本""京剧脸谱"等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使其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绝伦的纯手工艺术  相似文献   

12.
民间脸谱艺术作为中国原创艺术的瑰宝闪耀着绚丽的光芒,其历史悠久,内蕴丰富,而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侯氏社火脸谱"又在其中独具特色。将济南侯氏社火脸谱引入美术课堂,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引入美术教学,将有利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深化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和热爱。  相似文献   

13.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音乐、文学、美术、语言、舞蹈以及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而在艺术分类中它往往被归类于音乐。关于歌剧本性的说法与观点很多,其中最被普遍认可的则是"戏剧的音乐形式"或是"音乐的戏剧形式"这两种观点。单从这两种观点我们就能看出音乐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音乐以它特有的感染力在歌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止敬 《老人世界》2010,(9):40-41
脸谱,是我国戏曲表演中独特的面部化妆艺术,年轻观众很感兴趣,一些外国人也是从对脸谱的喜爱欣赏京剧的。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的许多中国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那严谨的构图和鲜明的色彩,象征着剧中人不同的性格、品德和情操,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2008,(10)
某次,到大古道巷装裱师易进先生家裱画,见墙上挂着一个花脸长须的京剧脸谱,很是威武,便问是谁的杰作。易进先生说,这是湘剧大师曾金贵先生送他的。曾先生的脸谱艺术造诣非常高,去年已举办了一次大型展览,好评如潮。他还指着墙上一幅钟馗的画像说:  相似文献   

16.
正合肥包河区有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吴元中,他改良了传统的京剧脸谱,七十多年来痴迷于脸谱的创作。吴元中,北京通州人。1950年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1956年毕业后,来到安徽艺术学校教授戏曲课程。而在教学实践中,吴老从未落下对京剧脸谱的研究。到1996年退休,他已经研究了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直义上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吉祥图案、龙凤纹样、象形文字、中国红、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木版年画、戏剧脸谱、景泰蓝、剪纸、皮影、瓦当、画像石、太极、岁寒三友……这只是从其“形”与“色”的外在表现上的认识,而要从其内在表现上加以理解,则可以涉及到中国画的气韵、神韵、意境等,以及传统元素所隐含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意”。认识到这三种要素,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展示传统审美文化理念与现代书装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整体教育"是建立在"整体主义"哲学基础上,强调教育制度要重视教育过程"整体性"的智慧教育理念。而戏剧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立体性、注重过程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门浓缩的、抽象的生活艺术。本文立足于幸福人生的视角,通过对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戏剧教育变迁,深入探讨戏剧教育在儿童内在素养和外在能力的培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并分析戏剧教育作为整体教育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实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尽管追光技术在现代舞台表演艺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传统戏剧艺术中却很难见到.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可能存在的原因,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访和数据分析三种方式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逐渐适应了变化剧烈的舞台光环境的青年观众群体已逐渐成为传统戏剧表演观众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戏剧艺术较为平淡的舞台光...  相似文献   

20.
徐江 《老年世界》2014,(15):37-37
对老人来说,提前做好健康筛查能降低早亡风险。《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最新载文,刊出4种关键时刻可能救命的健康筛查,帮助提早发现认知障碍症、帕金森病等。筛查方式也很简单,在家就能进行。1.辨别名人脸谱:测认知障碍症。美国《神经病学》杂志刊登西北大学一项涉及20张名人脸谱的近期研究发现,中年时无法识别名人脸谱的人,日后罹患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认知障碍症的一种)的危险会大大增加。新研究负责人塔玛尔·葛芬博士表示,PPA会导致大脑额叶和颞叶(语言中心)退化,患者会逐渐失去语言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