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新的一轮改革浪潮的到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成为目前改革的主旋律. 当前,我国国营企业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经济效益下降,职工积极性不高,缺乏活力的困难,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消除疑虑。一是要明确深化改革是社会稳定的需要,正确认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当今世界竞争最主要的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长期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必将引起人们的不满,甚至引起社会的动荡,加速改革和经济发展步伐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二是要明确深化改革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需要,正确认识目前利益调整与社会公平的关系.企业改革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再分配.风险、竞争机制的引入,按劳分配原则的执行,引起人们经济收益的差别性,但不必由此担心会引起社会两极分化.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  相似文献   

2.
社会变革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近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确立的经济自由制度。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其中,自由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自由企业制度也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我国企业制度必须从“政府控制型”的传统企业制度转向“非政府控制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最终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由企业制度。这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彻底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企业集团化战略讨论综述李艳秋于洪泉企业集团化战略,简捷地说,就是组建大公司大集团,促进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江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实现,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大企业要精、大、强,商品要...  相似文献   

4.
霍瑞红 《社科纵横》2004,19(3):49-50
企业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净化经济环境 ,规范市场秩序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论述杜绝企业信息失真 ,诚信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破产倒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了出来,迫切需要探讨和回答。一、社会主义企业破产倒闭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实践看,社会主义企业的破产倒闭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 1、破产倒闭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个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应当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国家也应当尊重企业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盈利按国家规定的分配比例真正留给企业,国家不能截留或平调;企业的亏损(非政策性亏损)也只能自己负担,不能由国家补贴,亏损企业不能“合并”到盈利企业,靠人家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经了15年的探索,现在终于找出了一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上了快车道。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支柱,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成功的通行原则。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实现公有制特别是作为国民”乔支柱的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主导和骨干作用,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使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的亟待的难以解决的困难迎刃而解,从而焕发应有的勃勃生机。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取…  相似文献   

7.
市场供求态势是影响和制约企业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绩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市场态势与企业行为、运行效绩之间存在着一条关系链。本文从市场态势入手,描述了卖方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行为的特征,认为卖方市场态势会一定程度地偏离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条件,降低经济运行效绩。因此,改革不仅应包括体制方面的内容,而且应包含转换市场态势、改善经济环境的内容。扭转卖方市场的倾斜是走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困谷,使经济运行尽早导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传鸯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目标,要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十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它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一直强调并采取了许多措施增强国有大型企业活力,这是正确的。但在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中小型企业)改革的问题。因此,在重点加强扶持和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深入研究如何加强中小型企业改革的力度,促进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其活力。广州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国有企业的大城市,要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迅速增强全市综合实力,需要尽力解决好这一紧迫而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走出经济困境,实现改革与调整相结合,改革与发展相适应,其根本的出路在于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从我省的情况看,全省财政收入有80%都是来自大中型企业,搞活大中型企业对我省经济的稳定、振兴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1.
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模式是否完善,是决定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拟在探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方面,构想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模式。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模式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第一,这种模式,应有利于发挥我国现有资产的作用。我国国情的特点之一是底子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平均每人占有资产不到一万元,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12.
毋庸置疑,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发韧、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接续的我国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效益不高却始终是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尤其是近两年来,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经济运行中已显露出种种危机。  相似文献   

13.
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联合经济和股份经济则是横向经济联系发展的重要结晶。本文分析了联合经济、股份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性质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联合经济的“联合所有制”性质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的影响;认为股份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有益形式,但不能成为全民所有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增强企业的商品意识,把企业推向市场,同时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即抓住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结合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从微观上搞活经济的突破口。第一,有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就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经济的振兴。在科技进步和经济振兴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有个最简单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很不相称。据对美国四大科技检索系统的统计,我国的科技论文被列入索引的总数居世界第17位,其中工程技术论文居第10位,而我国的人均GNP却居世界第77位。①即使在第三世界中,许许多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都比我们高,早就超过了我们还要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去努力争取的“小康”目标;而我国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与现代企业制度胡云祥,王滨齐一、实现两大转变中的一个共同难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大思路,初步规范化地培育建立了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国家已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两大改革重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是一个基本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经济改革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经济改革以后,我国的失业率不断上升,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改革是一场收益大且成本低的改革。由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仍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工业经济责任制是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检查与衡量企业对国家,职工对企业是否尽到应承担的责任,需要有一个尺度;检查与衡量国家是否给了企业,企业是否给了职工相应的经济利益,也需要有一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考核企业的指标。不仅如此,考核企业的指标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企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果,并影响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是当前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想就为什么必须用指标体系考核企业,建立指标体系和设置指标的原则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等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企业改革开始的,至今已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16年。企业作为城市经济的细胞,在整个经济制度改基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主攻目标。随着时司的推移,人们日益把目光的视点集中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上。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企业改革的历史发展过程,探求企业产权制度之所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热点的缘由,从而深化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 历史轨迹 一、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 1978年10月,四川省在宁江机床厂等6个企业中进行扩权试验。主要内容有三条:一是在分配制度方面,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情况下,实行利润留成和提取企业基金;二是在生产经营方面,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可增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承接来料加工;三是在干部使用方面,企业可自行提拔中层干部,不需经上级批准。这三权下放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979年4周,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吸取当的农村经济改革的经验,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基的方向、步骤作出了原则的规定:城市改革侧重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认真执行按劳分配,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中央工作会议的决定,无疑是对四川省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导致了企业行为转轨,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双重体制和企业新旧两种行为并存的双重行为,双重经济体制与企业双重行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一、经济体制与企业行为规范传统经济体制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带有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产品经济体制。企业只是单纯做为一个生产技术组织而存在。而在现代化商品经济条件下,这显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了。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一个经济单位要成为企业必须具备其  相似文献   

20.
(一) 1.1987年以来,由于股份制企业形式的大量生长和发展,在微观生产组织和企业财产关系方面改变了原来的温州经济格局。这给温州的经济发展和试验改革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2.目前,股份制企业已在温州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据有关方面调查,如按宽泛的口径统计(包括各类松散型的联合体或合伙企业),全市约有合股经营企业四万七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