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艺术成规     
艺术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建立在艺术成规之上。艺术成规产生于艺术传统之中,它为人类的艺术活动制定一整套活动规则,并影响着人们对艺术品的评价。艺术成规是文学交流过程的重要调节机制,它通过对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的制约和导引,实现了在艺术品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协调默契关系的功能。独创性是艺术品的基本特性,然而艺术创新并不能完全脱离成规进行,艺术的独创性只能从艺术创新与艺术成规的矛盾关系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我以为,阐述艺术活动(创作与欣赏)中的主客体关系,应当形成一种新的观念。这种新的观念认为:创作的主体与客体,是在以现实为中介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中逐渐生成的;逐渐生成的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关系产物,是艺术作品。接受(欣赏)的主体与客体,是在以艺术作品为中介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中逐渐生成的;逐渐生成的接受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产  相似文献   

3.
社会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个人或群体)凭借一定的方式、手段或工具,与交往对象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物质、能力、情感、信息的交换与沟通。社会交往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它既包括人际交往、群际交往、区际交往、族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不同层次,又区分为政治交往、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等不同方面。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说明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交往跨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串古今历史的全部过程,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艺术门类的划分方法及其发展史,一直是令人感兴趣而又伤脑筋的问题。艺术社会心理学或许能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贡献。依据艺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艺术起源于交往,并长期作为交往手段而发挥作用。一部艺术门类发展史,就是交往媒介不断转化为艺术媒介、传播手段不断转化为艺术作品、交际技能不断转化为艺术技巧的历史。依据艺术媒介、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的性质,可对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科学的区分;依据它们的演变过程,可以比较准  相似文献   

5.
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研究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也就是研究他的艺术的独创性。英国十八世纪有个诗人爱德华·杨格曾有一句名言:“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地添上一个新省区。”因为它“在令人惊奇之余使人赞美”,能用它的想象把我们引向“从这个地区到那个地区,从这种乐趣到那种乐趣;我们没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思想,一直到魔术家放下笔来为止”。①  相似文献   

6.
艺术来源于自然,来源于人与自然交往中对自然的体认。由于人本身就是自然一分子,人的灵与肉遵循着与自然同一的规律,故而在人的本能之上产生的艺术,也遵循着自然的同一规律。现代自然科学证实:自然既是统一的、对称的、确定的,又是多样的、不对称的、随机的,然而艺术早已在其创作中体现了这些规律。因此,艺术和自然实际上遵循的是同一的规律。艺术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就是大自然充满灵性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汪怀君 《北方论丛》2011,(5):140-144
"交往理性"是理性的崭新形态,它再次张扬了理性价值。以交往理性为根基所形成的道德实践即为商谈伦理。商谈伦理是交往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依从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基本价值规范而达致相互理解的过程,它能够克服"道德分化"的困境,形成非强制性的伦理共识。而伦理共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面对差异与分歧时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宽容、相互包容。  相似文献   

8.
艺术语言是情感的丰富化和情感的个性化。它所创造的是一个超越的精神世界。在艺术语言中 ,语言符号的本身就是情感的形式 ,它具有动人的抒情功能。艺术语言是与生活情感有联系的本体存在 ,它能把发话主体情感的原神灵活地传递出来 ,又能把认识之深理寓于艺术语言之中 ,从表层到深层都体现了发话主体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艺术商品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庞彦强 《河北学刊》2003,23(2):107-111
本文试图以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与探讨艺术现象及艺术规律。艺术品作为商品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一旦艺术被作为谋生和获取社会财富的手段,它必然要表现出商品的客观形态和发展规律,我们也必然把它当做商品来经营和操作。然而,艺术商品又是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劳动产品。跟一般商品相比,它又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一是艺术商品的形式和内容呈现游离状态,即它的“形”与“核”是分离的;二是艺术的消费过程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过程。在把艺术同商品相联系的过程中,同时也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艺术商品。  相似文献   

10.
1、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能不彼此发生交往,否则无法生活。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统一。交往既然泛指人们之间的一切相互联系和作用,那么它的具体形式必然有许多。例如有生产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血缘的等等。每一种  相似文献   

11.
在"全景式人类艺术"的艺术真理涵盖面下,所有人类民族及文化内涵所衍生的艺术行为及作品都值得被关注.装置艺术在现代美学概念里成为一门确定下来的系统确实有它的时代意义."实验"本就是任一种文艺趋于成形前无法避免的尝试过程,一个愈具开放性的创作系统,也就会提供艺术创作更多实验性,其所碰撞出的反思高度一方面完善自身独有的类型风格,不再被指控为叫嚣之作,另一方面当它自我完善了此一艺术形态,也意喻了"全景式艺术人类景观图"的愈趋完整,因着装置艺术从创作者本质、媒材、场地、参观者等均需列入创作蓝图的风格类型能够为未来的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提供更完整的当代讯息.  相似文献   

12.
论思维社会学丛大川一、关于“社会思维学”和“思维社会学”的界定。关于“社会思维学”,张育铭同志界定为:“社会思维学就是研究和探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下,人们(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社会实践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及...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实际上就是变形化,是艺术创作变生活原生形态为审美艺术形态的普遍规律。古人虽然没有明确的准确语言加以概括,但却早就朦胧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周易·系辞上》提出“立象以尽意”,虽然并不是指文学创作,但却明确看到了人们在意识形态中的形象,已经有作者主观精神、审美意向的渗入,已经变形化了。刘勰所说“神用象通”、“神与物游”更道出了文学创作中那种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情状。既然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心理图式不断观照、摄取并同化着对象世界,又进行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作为思维创新活动的主体,其构成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群体主体的特殊主体形式即科学家群体主体。不同的思维创新主体,其思维创新活动的特性是不同的。个体主体是思维创新活动主体的最基本层次,其思维创新活动具有个别性、相对独立性、时空局限性、相对随意性等个性特征。群体主体是思维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形式,它具有主体活动的整体性、相关性、互补协调性和功能活动优化性等特征。群体主体的特殊主体形式即科学家群体主体,具有主体素质的高智能性、不同专业和学科的高度综合性、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和综合性、异质活动的高度互补整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艺术表征主要体现在各个区域迥然不同的文学创作上,即最适宜这块文学土壤生长的那些艺术品种.各区域文学的主体艺术表征是在行政当局所制定的文艺政策这一大框架下,经过多种文学成分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最后在达到某种平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取自区域统治者、文学家和读者三者需求的平均值,是它们相互妥协、接受和适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之一,是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而且必须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为前提。因此探讨交往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交往既是实体——关系范畴,也是活动——功能范畴。作为实体——关系范畴,交往的主体和交往对象都是人,交往关系由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阶级、阶层、民族、国家等)、群体与群体所构成;作为活动——功能范畴,交往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交换其所有(占有)的物质、精神、信息等的一种活动,并在这种活动中实现相互勾通、相互影响、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7.
论音乐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 ,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 ,它的教育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 :( 1)有助于塑造审美主体 ;( 2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3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4 )有助于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 5 )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 ,促进交往  相似文献   

18.
论创作个性     
人们对创作个性有许多不同的见解,除了“风格就是个性”外,还有这样两种流行的观点:“创作个性,就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的艺术家审美感受和艺术造型的特殊性的综合”;“创作个性,是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作家世界观,特别是其中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修养、生活经验、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一系列特点的总和”。但我认为,创作个性首先是一种能力——作家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把握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它象徽号一样标志着作家的才气、学识、生活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科瓦廖夫在《文艺创作心理学》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和心理学是在创作过程的全部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的角度看,敦煌石窟艺术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系统。它的内部构成主要有三个子系统——建筑(主要指石窟形制,也包括木构窟檐和窟内斗棋等)、彩塑和壁画。这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相互补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存在着明显的内在一体性。  相似文献   

20.
侯旭 《南京社会科学》2012,(11):53-56,62
作为话语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话语学的发展需要构建自身的范畴体系以提升其理论水平。"交往语境"范畴的确立体现了话语学语境论思想,它从人的交往实质出发,既强调话语实践中说话者与说话对象之间形成的双声语境,也强调双主体的共生性,是对两个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交往的关系的确认,是对双主体共同构建的体现主体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同一、协调的共同体的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