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聚落作为当地民族民间乡土文化的载体,受到所处地区人文环境的隐性作用,发挥着特有的传承功能和文化记忆功能.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从建筑、装饰、民族信仰、宗教伦理等层面,对其地域性的人文价值进行探讨,从而反映其社会文化、精神归宿、情感依托等文化内涵,为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挖掘艺术潜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历史建筑是凝固的文化符号.梁思成认为,建筑这本“石头和木头的史书,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以特有的方式表达着不同的文化意义.清代避暑山庄作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其象征语言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深入挖掘那良镇的历史与人文背景,归纳出客家传统商住建筑的特点,研究建筑的空间布局特色与建筑结构,并深入探究中西混合式建筑的立面构造与装饰,进而挖掘那良镇近现代时期客家商住建筑的内涵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现象反映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中 ,主要表现为受中亚、西亚诸国以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样式的影响 ;同时 ,萨满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现象 ,均在其建筑装饰中积淀下来。这种多元文化现象使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形成了与内地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伊斯兰教建筑装饰形式。说明任何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不能够因为改信另一种宗教后就被其断裂的 ,它的连贯性、持续性、融合性反映在建筑装饰上就形成了艺术的多元性、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变得迅速和便捷,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可以共享,文化遗产和科技成果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当今世界文化的范国内,我国建筑师一方面要认识到其固有的历史特性,另一方面又要从全球文化中寻找创新理念.为此,我们必须以现代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入地研究东西方的历史与现状,并从东西方的多元文化中吸取营养,寻求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发展的结合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和的唯物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6.
河州砖雕植根于河湟地域的文化土壤之中,是河州民间艺术家吸收汉文化传统,结合河州多民族、多宗教地域文化特征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样式。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形式,河州砖雕在艺术内容及风格上体现了中原主体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本文从建筑的功能上对河州砖雕进行了分类,对河州砖雕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总结,针对其表现的题材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归纳和考证。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建筑符号构筑的世界,各式的建筑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活动场所,使人类社会在建筑的保护下得以健康发展。建筑在满足人类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体现,它的功能、空间、艺术、比例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城市建筑美学的精髓。对于城市建筑美的评价、影响建筑美学的因素、地域性建筑的美学体现等研究,深入阐述了城市建筑美学的内涵及建筑美的设计规律。  相似文献   

8.
晋商建筑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如今酒店业发展迅速,酒店是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载着重要的功能空间。在现代生活中酒店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因此,在现代酒店设计中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晋商文化与晋商大院建筑的研究,根据长期以来对山西晋商传统建筑的实地考察,对晋商建筑的建筑形态、建筑布局、建筑装饰等建筑特征,将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有效地提炼、归纳,并结合当代艺术元素,探讨晋商建筑元素在现代酒店设计中的演绎。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体现晋商建筑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洪水泉清真寺位于青海省平安县,其建筑装饰精美,做工华丽,并将多民族建筑文化融汇其中,见证了多民族团结的历史。尤其其砖雕艺术成就很高,独具特色。本文对该寺的建筑布局、装饰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对其始建年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齐国建筑艺术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国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布局科学合理、规模宏大的齐国故城,详实丰富的齐国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还是独树一帜的齐国军事建筑都充分反映了齐国建筑的艺术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其系统的建筑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中华建筑文明的重要源流,影响中国建筑思想与实践长达2000多年,而且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及世界建筑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南方论刊》2012,(4):152-155
深圳市美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城市美化建设,自一九八四年成立以来,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完成国企改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二十多年来,美芝装饰以”筑造精典工程”为使命,扎根深圳辐射全国,坚持自主创新多元发展,倡导绿色环保科技进步,始终保持规范化管理,以稳健速度持续增长,全国建筑装饰百强排名第十,成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最具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之一,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第二届理事会与广东省工商联直属商会分会第五届常务副会长单位、深圳市装饰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慈善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继承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了继承与发扬传统建筑历史与空间文化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建筑史的角度来看,建筑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或者可以这样说,建筑作为一种人类的意识形式,一定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外,虽然建筑的实用性(主要指居住功能)是其实质,但其所显示出的审美意义对于人居环境来说,已愈发重要,所以对建筑的哲学及美学思考也就成为了必须。文章拟从哲学及其美学的角度来说明建筑及其风格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并试图以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论证中国城市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赵慧宁 《社会科学论坛》2009,(11):108-112,117
全球化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变得迅速和便捷,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可以共享,文化遗产和科技成果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当今世界文化的范围内,我国建筑师一方面要认识到其固有的历史特性,另一方面又要从全球文化中寻找创新理念。为此,我们必须以现代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入地研究东西方的历史与现状,并从东西方的多元文化中吸取营养,寻求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发展的结合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和的唯物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日本建筑文化的源流"、"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和魂汉才'之路"、"日本建筑文化的特点和可借鉴之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比较了中日传统建筑文化上的某些相异之处,并探讨了相异的内涵,反映了日本建筑文化在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同时,积极寻求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这对于我国处于对外开放时期的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艾伦·卡尔松对传统的建筑观念作了革命性的改造,他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范畴解放出来,让它回归服务人类日常生活之本性,使建筑的审美内涵发生质的改观;他同时又提倡日常生活建筑的审美欣赏,将审美视野扩大到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人造结构物,使建筑美学的领域大大拓展.这一方面为其建筑美学向环境美学过渡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也为其环境美学开辟...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以建筑遗产为载体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特有的井盐文化为地域标志,彰显黑井古镇特色,塑造盐文化品牌,已成为促进黑井古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黑井旅游经济的同时,如何有利于保护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需要结合黑井井盐文化独有的文化特点,对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多样化地理解盐文化建筑遗产的概念,评价盐文化建筑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和保护难度,将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视作古镇普通生活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要看到保护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就是保持当地地域文化的传承,培植人类文化的根基,维护盐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又要对目前制约黑井盐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的主要成因和存在的困难及对旅游文化活动与建筑遗产规划保护之间的矛盾要有明确的认识和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坚定传承盐文化的立场。政府采取实施保护与利用双赢的策略,对维护黑井古镇的独有特色、提升古镇的价值品位、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胤嫣 《晋阳学刊》2022,(2):130-133
始建于1756年的山西乔家大院,继承和发展了晋派建筑艺术文化,是晋派建筑艺术文化的极高成就。乔家大院建筑雄浑巍峨,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筑风格古朴雅致,是传统儒家礼乐传家伦理观的继承与发扬。建筑布局大气细腻,表现了传统民俗中刚柔并济的审美观。建筑装饰飞跃灵动,昂然有生气,是道家自然创造观的继承与发扬。乔家大院既保存了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又推动了实用建筑文化的发展,加速了人本建筑文化的进步,在推动晋派建筑艺术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华龙 《中州学刊》2008,(3):230-232
整个人类的建筑史无疑也演绎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史和美学史,古今中外的建筑所凝结着的无一不是文化中的美学积淀.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及特定的社会风貌,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观念与哲学思维.审美观念与哲学思想的改变也会使建筑理念及建筑风格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所表现出的生态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密不可分.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哲学思想及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在顺应自然调试自我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处在一个空前变革的时代,艺术已经进入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文化融合的氛围之中,传统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装饰设计带来了新的冲击.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思潮日益高涨,回到传统装饰,借鉴历史传统,强调城市文脉和民族地方主义,以表达"怀旧"的心理.是中国装饰设计领域的后现代性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