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孔龙 《今日南国》2014,(9):49-49
日本曾在《朝日新闻》刊登声明,宣布撤销1991年至1992年一组证明日军在济州岛暴力强掳女性成为慰安妇的系列文章。此事一出,日本右翼媒体一片欢呼。  相似文献   

2.
[新闻背量]3月1日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缺少证据。安倍的话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在亚洲各国的强烈反对声中,11日上午,安倍不得不“由衷地”向心灵受到创伤的“慰安妇”表示道歉。  相似文献   

3.
关于日军的“慰安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大劫难,更是人类道德空前的大堕落。日军的“慰安妇制度”在世界军队及战争史上创下了最可耻的记录。这个极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制度,不仅深刻地反映出法西斯主义侵略扩张的本质,更显现出日本法西斯独特的兽性、残暴性。 一、“慰安妇制度”的形成 日本军队,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兽性军队,是一支须臾离不开女人的军队,日本军队所到之处,除去大规模地屠杀掠夺,就是对被占领区的女性实行大规模的强奸。而且,在奸污以后对女性施以割乳、剖腹,用刺刀、树枝、木棒等戳穿下体等酷刑。兽军的奸杀虐行是日本军阀纵容的结果。松井石根陆军大将宣称:“奸淫是日本军队所特许的”,日军高级将官公然训示部队:“为避免引起更多的问题,事后将其杀掉”。南京大屠杀的罪魁,堂堂“大日本皇军”中将谷寿夫本人,不但亲自持刀杀人,还奸污妇女40多名。 日本这样大规模残暴地奸虐,自然要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许多实施奸淫的日军由于中国妇女的反抗而至残、至死;许多独自去寻找女人而被杀的事件举不胜举。而日军交叉地强奸、轮奸行为的高频发生,使得性病在日军内部蔓延,严重地影响了自身战斗力。同时,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暴行,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遗责。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  相似文献   

4.
《延边大学学报》2014,(4):F0002-F0002,F0003
2014年5月30日,由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日军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会议在延边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5.
经盛鸿 《金陵瞭望》2005,(14):36-37
日本侵略军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是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它长期地、公开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胁迫成千上万的各国妇女充当日军官兵的性奴隶与性工具,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忍、野蛮与暴虐。南京慰安妇的血泪染红了秦淮河,流满了扬子江……  相似文献   

6.
山西娘子关旁有一座坚固的石头小院,住在附近的老人说,它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关押“慰安妇”的地方,离它不远处原来还有两座这样的“炮台”,后来拆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全面侵略中国,除了烧杀抢,还大肆筑“炮台”、掳妇女,强制女性充当“慰安妇”。在这场大劫难中,无数妇女被肆意凌辱,遭受恒古未闻的苦难。一个大风呼啸的日子,记者来到位于黄土高原东端的山西盂县。这里,10多位大娘正等待着日本法庭的判决,她们当年受到侵华日军肆意蹂躏。为讨回公道,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这些老人克服各种困难,一次又一次赴日诉讼。  相似文献   

7.
韩裔美国女作家诺拉·凯勒的小说《慰安妇》(1997)反映了女主人公亚纪子在二战中被迫沦为日本军队慰安妇的痛苦经历及其因此所造成的生理与心理双重创伤。文章旨在探讨《慰安妇》中战争与女性的性别、性及创伤的关系,揭示在由男性主导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女性——作为父权社会中处于"他者"地位的"第二性"——被物化为日本侵略军泄欲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2014,(12)
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6月10日宣布,中国将就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历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引发日本强烈关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0日指责中方的申报"基于政治目  相似文献   

9.
“慰安妇”是慰安妇自己及家人乃至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战争伤痛。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观察视点,通过解剖电视节目《纪事·记忆的伤痛》,透析了包括该节目叙事主体在内的社会人群在面对“慰安妇”时复杂的心绪里沉淀着的性别陈见。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7,(12):24
李成延是韩国著名演,2004年,她和签约公司宣布了拍摄《慰安妇写真》的计划,并公开了部分以“从军慰安妇”为题材的裸体照片。谁知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网上的激烈谴责之声铺天盖地而来,慰安妇出身的老妪和众多女性团体更是强烈声讨,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李成延赶紧举行记者招待会,以泪洗面,表示痛悔,宣布“我将终止一切演艺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日本出版了几本有关日军侵华期间中国战争受害者的研究专著。这些著作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记忆特别是战争受害者的个人记忆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主同时重视参照历史资料的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从历史的现场出发,尽可能地尊重微观、把握历史事实的细节的同时,体味微观背后牵连的脉络和结构;以中日民间展开的反思侵略战争、追究战争犯罪真相的市民运动,特别是要求日本政府谢罪赔偿的诉讼活动为开展研究的背景。研究者们的方法论和视角,可以使人们对日军实施的细菌战以及慰安妇制度获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林昆 《山西老年》2011,(11):14-15
我们带着种种疑惑和复杂的心情走进龙陵慰安妇展览馆。这是国内首座反映慰安妇制度罪行的展览馆,也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在原有慰安所旧址建起来的慰安妇制度罪行展览馆。  相似文献   

13.
在山西盂县采访“慰安妇”,我们自己不知不觉“掉了进去”,那些伤痛,那些耻辱,仿佛与当事人一起经受过、苦熬过。在一间间破败的平房里,紧握一双双干枯的手,凝视一张张发皱的脸;感受她们的苦难,倾听她们的心声……我们流下了眼泪,为她们的不幸,更为她们的坚强、美和善良。采访这些受害老人,我们一直回避着一个字眼:慰安妇,因为这个词既不符合  相似文献   

14.
《延边大学学报》2014,(4):75-75
2014年5月30日,由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日军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会议在延边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和朝鲜社会科学院、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韩国高丽大学等国内外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延边大学副校长崔炯谟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局副局长兼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刘晖春、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曹喜胜、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历史研究室长延敏秀分别致辞,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从哥特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诺拉·凯勒的作品《慰安妇》,探析女性在殖民主义和父权主义压迫下所承受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以及自我身份的丧失与构建。同时解析作品中的哥特主义元素在展现和应对创伤,以及探求自我身份构建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人们一直把松井石根当作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理由是他于1937年被任命为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南京城是在他指挥下攻陷的。其实,在南京指挥和放纵日军大屠杀的是日本天皇裕仁的叔叔——朝香宫。 1937年11月底,日军包围了南京,此时松井却因结核病卧床不起,裕仁便任命自己的叔  相似文献   

17.
"我还不想死,因为我是证人。"这就是84岁的万爱花目前最大的健康心愿。万爱花是中国第一个站出来脱下衣服,用身体和心灵的伤痕,来指证日军性暴力侵害的"慰安妇"。从1992年到现在20年期间,她曾七次赴日维权,在日本高级法院和各个地方法院申诉几十次之多,并出庭作证。虽然法院每次以失去时效和个人不能起诉政府为由,将其驳回,但老人并不甘心。如今病痛中的她还想坚强地活下去,期望有朝一日以证人的身份指证侵华日军性暴力的罪行。万爱花出生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8岁时被卖到山西盂县阳泉村做童养媳。1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层次对对日军侵华暴行给与更高的认识,这对于规避罪恶的再次发生大有裨益。从社会学角度对日军侵华暴行这一历史事实进行重新的反思,可以远离肤浅的批判和谩骂。他们的行为并非都是不经过考虑的野兽的行径,他们的行为带有着本国文化的深刻的烙印,日军的屠杀很大程度带有价值合理性的影子,而性暴力则是赤裸裸的工具合理性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和释放战争压力。正因为如此,日军的行为丧尽天良和毫无人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韩国社会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历史修正主义思潮逐渐抬头,值得关注与警惕。两本代表性畅销著作《反日种族主义》《帝国的慰安妇》分别从保守与进步两条思想脉络出发,却殊途同归地与日本右翼对“慰安妇”问题的历史否认形成共鸣与合流。前书由保守政治力学所驱动,意识形态根植于二战后至今韩国未经根本动摇的“殖民—冷战”体制;后书则体现了后冷战时期韩国进步思想界基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左翼批判理论漠视并排斥民族议题的趋势。两书共同反映出韩国“慰安妇”历史修正主义的核心思想特征为民族主义批判,其对集体记忆的挑战,体现了当代韩国重建国家民族认同的认识论之争,也与冷战后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思潮形成跨国连接与互动。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层次对对日军侵华暴行给与更高的认识,这对于规避罪恶的再次发生大有裨益。从社会学角度对日军侵华暴行这一历史事实进行重新的反思,可以远离肤浅的批判和谩骂。他们的行为并非都是不经过考虑的野兽的行径,他们的行为带有着本国文化的深刻的烙印,日军的屠杀很大程度带有价值合理性的影子,而性暴力则是赤裸裸的工具合理性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和释放战争压力。正因为如此,日军的行为丧尽天良和毫无人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