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年鉴社社长谭惠全《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城市年鉴创新发展——兼述<广州年鉴>20年的实践与探索》一文紧密结合《广州年鉴》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城市年鉴的发展条件与创新优势、影响城市年鉴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努力拓展年鉴反映现实的广度与深度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11月的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暨2008中国年鉴论坛上,笔者与年鉴同行交流讨论了如何围绕科学发展观探索中国特色年鉴创新发展之路、提升年鉴学术研究能力以构建年鉴学学科体系等问题。其中,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主任许家康撰写的大会论文《努力构建年鉴学的学科体系》,让笔者认识到构建年鉴学学科体系的重要性,故撰写此文,与年鉴界同仁共同探讨年鉴学学科体系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王守亚《‘十年’感言》一文认为,作为国内年鉴界惟一的学术刊物,《年鉴信息与研究》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年鉴事业的蓬勃发展,二是促进了年鉴的编纂质量普遍提高,三是促进了年鉴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四是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年鉴编写队伍,并衷心地希望更多的读者成为作者,更多的作者为构建中国年鉴学大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年鉴的实用性、读者定位及创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版协年鉴会会长许家康《年鉴的实用性、读者定位及创新方向》一文指出:对年鉴的实用性问题要有全面的理解;对年鉴的读者定位不应该单一化,而应该是雅俗共赏的;关于年鉴创新问题提出了特色化、风格化、多样化、系列化、数字化、网络化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年鉴界讨论的两个最热点的问题,一是如何创新年鉴,二是如何使年鉴走向市场。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并付诸于实践与探索,这对于年鉴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年鉴界的广泛重视,那就是办好年鉴要坚持三项原则:政治家办年鉴的原则、学问家编年鉴的原则、企业家管年鉴的原则。要认识办好年鉴(这里主要指地方综合性年鉴)须坚持三项原则的重要性,年鉴界要撇弃几种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一是有人提出“让年鉴走进百姓人家”。这是一种模糊的认识。年鉴永远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的百姓人家。因为,地方综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研究会是会员的共同事 业——在年鉴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 上的讲话》一文,第一部分概括20年来年鉴研究会的主要成就为:一 是推动年鉴出版事业繁荣发展;二是促进年鉴编纂理论研究;三是促 进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提高。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年鉴研究会 的基本经验:牢记宗旨,以促进年鉴事业繁荣发展为己任;学术活动 是研究会的活水源头;民主管理是研究会的一贯作风;乐于奉献是研 究会的优良传统。第三部分提出两个愿望,要把研究会作为广大会员 的共同事业来办,要持续促进年鉴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题目,首先是两任会长的提倡,老会长尚丁提出我国年鉴要编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现任会长许家康提出要创建年鉴学学科体系;第二是中国年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年鉴研究会高举创新的旗帜下,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是提出铸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这个历史任务的时候了。年鉴的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铸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  相似文献   

8.
《创新——年鉴出书、制作多媒体光盘、上互联网的认识与探索》一文,强调年鉴的创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提倡个性化发展,密切结合年鉴界的现状,记述了在书版年鉴、制作年鉴多媒体光盘、年鉴上互联网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年鉴作为信息产业,作为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要适应时代变革,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年鉴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当然年鉴创新首先要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因为年鉴是一种以年为期,逐年汇集记载年度政治、经济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纵横比较、借鉴的系列性史册和资料性工具书。所以,真实性是年鉴的  相似文献   

10.
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文在分析与总结2001年以来全国年鉴事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年鉴创新必须要在年鉴性质和读者定位、年鉴出版管理和经营机制、年鉴内容选择和编排等3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年鉴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就年鉴的成绩与问题、认识新的形势以及找准年鉴的位置等3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与论述了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年鉴创新,使年鉴创新沿着正确方向继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专业性年鉴发展及理论研究初探——兼谈专业性年鉴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一文,对专业性年鉴的发展历史及其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从突破思维定势、创新运作机制、增强实用性和盘活人力资源等4个方面,阐述了专业性年鉴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去年召开的西安、福州等会议精神的启发下,全国年鉴界掀起新的一轮对年鉴未来发展上下求索的高潮,其急切程度甚于以往任何时候。在议论年鉴改革创新的时候,有两个词被多次提及,那就是“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两个词触及了年鉴创新的核心问题,已成了年  相似文献   

14.
一、必须把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年鉴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在新的历史时期,年鉴要创新发展,年鉴工作者必须要增强紧迫感,走改革创新之路,寻找年鉴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年鉴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哪里?笔者认为:要彻底改变出鉴理念,强化年鉴服务功能,这是年鉴未来创  相似文献   

15.
地方综合年鉴的雷同化,一直为年鉴界所诟病;而寻求综合年鉴的特色化,也一直为年鉴工作者所企盼。近年来,笔者研究一些综合年鉴在特色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深切感到:影响综合年鉴特色化最深层的障碍,是思想观念问题。显而易见,传统的思想理念,惯性的思维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束缚了思想,禁锢了创新。要打造综合年鉴的地方特色,最根本的是要冲破传统思想理念的樊篱,突破惯性思维方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与祝愿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房德胜《回顾与祝愿》一文,在回顾了《年鉴信息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后,提出两个祝愿:第一个祝愿是希望《年鉴信息与研究》越办越好,年鉴事业越来越兴旺发达,第二个祝愿是希望年鉴界越来越团结,年鉴队伍越来越壮大。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鉴有什么用?如何发挥企业年鉴的实用性功能?——这是企业年鉴编辑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实用性是它的生命,是编纂的宗旨,也是创新和发展的方向。企业年鉴作为年鉴的一种,探讨其功能和作用,不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一、企业年鉴具有实用性功能是其本有之义企业年鉴是上年度企业各类文献信息的汇总,年鉴编纂者将有价值的、真实可靠的资料系统归纳,整理筛选,编辑成卷,为读者及时提供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料,包括领导决策、学者研究、普通读者释疑解惑等。这是企业年鉴的重要功能,因而企业…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初研究会换届时,我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对下一届理事会提出四点工作建议。第一,继续抓住年鉴创新这个主题;第二,努力构建年鉴学的学科体系;第三,下工夫抓好年鉴的编校质量;第四,进一步推动年鉴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这四点是我们今后几年工作的纲要和奋斗目标,也是本届工委会领导班子的工作重点。在这里我想就这个话题讲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这些年年鉴界同仁的理论研讨和年鉴工作实践,年鉴创新主要是年鉴形式和内容创新的理念已成为共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笔者认为其中有些问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和商榷。本文就年鉴(本文所谈年鉴问题均为地方综合性年鉴,下同)风格与形式、内容创新的若干问题谈点粗浅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著作优秀奖(按得票多少排序)序次作者作品作者单位1李国新李今山王砚婷外国年鉴编纂出版概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哲学年鉴》国家图书馆2肖东发召肠荣霞实用年鉴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二、论文一等奖(按得票多少排序;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笔画排序,下同)序次作者作品作者单位1许家康年鉴事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广西年鉴2王佩平树立创新意识办好特色年鉴大连年鉴3张书启年鉴创新初探安庆年鉴4李乐云杨锦霞论社会的转型与年鉴的转型云南经济年鉴云南年鉴三、论文二等奖序次作者作品作者单位1张建章对地方综合年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