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教育是启发、发展、建构人的主体性结构的一种教育活动。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揭示了主体性教育是现在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涵,并论述了主体性教育对建构现代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凸显了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儿童教学中,就是教育应体现儿童的天性,要以儿童作为主体,根据儿童的特点,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进行自主、能动的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本文对其作了详细的整理和系统的阐释,在介绍理论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该思想的内涵及目的,思考其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以期望能丰富现有的教学理论,为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借鉴主体性教育的理论思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从主客体关系来把握主体性教育中教育主体的基本内涵,并在分析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体性特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际和特点,提出了确立和强化大学生党员教育主体地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出现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对宏观层面上的教育主体重视不够、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对培养创新素质的认识不足等问题进行反思 ,由此可以更加明确主体、主体性、教育主体、主体性教育等概念的内涵 ,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主体教育是以培养主体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是使教育以主体性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是主体性的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的结合。历史地考察主体教育的发展,近代教育培养的是单子式的个人主体,发展的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当代教育正在转向主体间性教育,从由培养单子式个人主体转变为培养类主体,发展人的“共生”或“交互”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即主体的超越性、惰性和功能性;确立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内涵,即主体的角色意识、岗位意识和流程意识;提出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特征,即主体的目的性、选择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从编辑主体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探索、揭示了编辑意识的深层内涵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其根本内涵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源动力。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把握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化解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矛盾、困境及掌控科学发展观赋予的科学发展方向。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立足人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人本核心、发展要务的关键所在,故此,充分发挥主体性理应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研究人的主体性的心理结构出发,探索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问题。本文认为,主体性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心理结构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类实践活动能力,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概念,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着重大作用,将其提升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主体间性厘定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而在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真正内涵。马克思把人的交往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不仅揭示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构成的交往活动,而且也指出了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途径,帮助我们揭示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为确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翻译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译者主体性成为近年来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综合了译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是译者主体受动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通过分析理雅各、辜鸿铭《论语》两种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形式,指出在古代经典的英译中译者应该提高文化自主意识,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尊重.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为宗旨的启发式教学也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反思。传统的研究强调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意义、原则及具体措施,忽略了对启发式教学条件的全面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误区。启发式教学对教师、学生及课程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着启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相应原则,并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问题,是现当代中国哲学讨论的一个热点,为推动这一讨论的深人发展,揭示这一讨论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学术界很有必要加强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一下中国古近代哲学史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演变,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正。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史首先是人脱离动物的历史,是由无自我意识到有自我意识、由无主体性到具有主体性的历史。人之不同于动物,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在于动物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在动物那里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无主体性可言。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开来,对立起来.才谈得上主体,而这一切只有人才能做…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培养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是教育目的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党员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教育者是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在以往的学生党员教育中 ,由于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使得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本文从主体性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学生党员教育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党员与传统文化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联系与区别 ,并就确立和强化学生党员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途径和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人文意蕴在于对人之主体性的深层关注。教育的主体性日渐成为当代教育最深层次的一种人文关怀的主导话语。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 ,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 ,也是现代主体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主体性品质主要包括自觉积极性、自主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等方面。当代教育可以从强化主体意识、改善师生关系、注重引导训练等多方面谋求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主体性教育的内涵、目的观以及过程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主体性教育的定义出发 ,阐述了运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通过主体性教育的教师的教 ,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价值 ,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 ,注重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体性 ,却忽视了发挥教育客体的主体性 ,很难取得真正理想的教育效果。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矛盾的双向互动 ,阐述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主体性有效发挥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