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别看我们社区是老小区,但美化、绿化一点儿不含糊,绿化率达到了40%。"沈阳市铁西区凌空八小区社区居委会主任任静芝说。不过,任静芝也表示,和其他老旧小区一样,凌空八小区也面临着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5日,《新京报》上刊载了《安静小区评比,上榜过半是老小区》这样一篇文章。文中说,2005年6月5日,北京市环保局公布了第一批15个“安静居住小区”。首批“安静小区”中,现代高档公寓社区占了大部分。而在2006年6月4日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第二批53个安静小区中,有半数以上是20世纪建成的老社区。北京市环保局副总工程师庄树春解释说,新社区硬件设施好,物业管理水平较高,更容易达到“安静小区”的标准。但很多老小区在软件上做文章,采取了许多人性化的措施,降低噪声污染,因此也能达到“安静小区”的标准。据北京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去…  相似文献   

3.
王昌伦 《社区》2002,(7):22-23
如何在街道新型社区做好对老年人的服务?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芙蓉里社区做到了便老服务“十不出院”。根据“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帮,困有所济”的宗旨,海淀街道开展了一系列便民便老服务工作,逐步形成了“高起点、专业化、一条龙”服务的新格局,在芙蓉里等一批社区服务中心做到了便老服务“十不出院”。这“十不出院”是:①看病就医不出院,社区服务中心有医疗服务站,看病打针拿药不用出小区;②托老服务不出院,小区办有托老所,孤寡老人有人管;③做衣理发不出院,小区办有服装裁剪和理发服务点,可以就近做衣理发;…  相似文献   

4.
湍水石 《社区》2012,(16):5-5
4月18日,《佛山日报》报道,禅城祖庙街道试水老社区、旧小区物管化,让住在40年历史“筒子楼”中的社区居民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物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3,(33):1-1
社区“托老服务”是作为一种最亲民的为老服务模式设计和实施的。如今一些大城市把有没有兴建为老服务设施,列为新开发小区验收的“硬杠杠”,这其中就包括是否保证了托老所的用房。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是辽宁的一名社区干部,我所在的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小区里的基础设施差,环境也不如人意,治安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平时哪出了问题,我们社区干部就想办法去协调解决,但是仅靠我们几个人,对于小区的日常管理有些无能为力。现在,物业管理在一些新小区已经开始逐渐地普及,可是对于这样的物业管理,我们老小区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一般的物业公司都是盈利性的,老社区的环境差,治理难度大,接管起来势必费力,费用也会相对高一些。但是,小区里有很多下岗职工和一些老弱病残的困难居民,他们对物业管理收费服务一开始都难以接受。而且,老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7.
《社区》2007,(3)
烟台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小区物业收费将按四个级别区分,老社区也要建立业主委员会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并将老居民区物业管理并入基层居委会工作范畴。  相似文献   

8.
韩春凤 《社区》2014,(22):23-23
4月中旬,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中山社区夏家汪小区燃气改造工程开始施工,至此,这个老小区将结束无管道燃气的历史。2009年,泰州市试行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一些网格长在走访时发现,居民们反映最多、最迫切的是老小区燃气改造问题,于是及时上报,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物业管理在一些新建小区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向来缺少“管家”的老城区却鲜见。然而,在广州市广卫街,46个社区都有“管家”,并且是广州首条“社区物业管理全面覆盖”的街道。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这些“管家”不是别人,正是社区里的居民们。发动“4050”人员参加管理在广卫街福恩里小区,不少在治安亭里值班的“保安”,都是大妈大叔,每有居民走过时,他们都能准确地喊出对方名字,热情地打招呼。原来,这些“保安”都是社区里的居民。街道党工委刘书记说,广卫街老居民多,经济条件不宽裕,小区环境老旧、设施不完善,一下子引进新小区那种专业物管…  相似文献   

10.
朴建来 《社区》2004,(10):18-19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街道新风中直小区在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今后新老小区的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的初步尝试新风中直小区位于德外地区的西北部,属90年代建成的居民小区,南区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有居民楼8栋。北区竣工后,小区新增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居民楼13栋。整个小区占地面积将达到7.6万平方米,居民楼21栋,居民数将由现在的776户2298人增加到2500户8000人。新风中直小区新建之初,也存在着居民与物业、物业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矛盾,由于是家属院管理,无政策上的指导,小区内环…  相似文献   

11.
李旦 《社区》2013,(1):19-19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是一个老小区高度集中的社区,100多栋商品房,绝大多数没有物业公司管理,政府又很难直接管理。从2006年起,在社区居委会的牵头下,13个老小区相继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小区业主开始亲自参与到“管家”的事务中。2012年,原有的业委会改选,新的业委会成立,更多的热心居民被挖掘出来,他们互帮互助,小区面貌不断改善,邻里友谊与日俱增,文明和谐之风劲吹。  相似文献   

12.
蒋胜琴 《社区》2013,(31):18-18
江苏省溧阳市清溪路社区是一个老小区,该社区是一个老年人多、困难居民多、残疾人多的“三多”社区,这几年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打造了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爱心品牌,通过这支队伍的规范建设、爱心活动的开展和社区爱心服务基础设施的加强,让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受益。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江门市育德社区的老黄、老苏和老王3位老人,都是60开外的人了,退休在家却闲不住,自告奋勇领头投入小区管理,为实现小区自治不遗余力。62岁的老黄是3位老人中的领头人。社区热心的居民黄小姐把记者领到老黄跟前时,老黄正埋头于绿树花丛中修枝剪叶,忙得一头汗水。“原来的小区治安形势很严峻,居民迫切希望实行小区管理,但又遇到了困难,于是我们就聚在一起想法子,后来发动居民将小区管理搞起来了。”说起当年的“业绩”,老黄似乎很平淡。起因:无人管理治安形势恶化听这儿的居民说,聚德街2~28栋住宅由某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居民买楼入住…  相似文献   

14.
说说咱小区     
《社区》2012,(2):33
老小区"吐故纳新"见成效我所居住的新大陆小区是个十余年的老小区。由于没有物业管理,没有安全保卫,没有环境卫生保洁员,生活环境脏乱差。自从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来,小区不仅上任了两名网格管理员,还选出了4名楼栋长。在社区的指导下,楼栋长和居民们又组成了一个管理组,并在小区门口将人员信息都进行了张贴公示,明确了网格员和楼栋长的职责。自此以后,网格员、楼栋长和管理组的组长们都各司其职,向小区居民宣传《文明市民公约》《社区居民公约》,督促检查小区  相似文献   

15.
董大爷今年75岁了,每天他都要骑着小三轮车在小区里转上几圈。“董大爷,活动站玩会儿扑克来吧!”有人喊。“不玩!”“下会儿象棋来!”“不行!”这是怎么回事?1995年,董大爷从北京平谷区二商局离休后住进了平谷北小区15号楼。那时的北小区是老社区,没经过改造,道路坑洼不平,楼前  相似文献   

16.
卞文志 《社区》2012,(3):45-46
“小巷总理”是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爱称。而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街道小埠东社区党总支委员徐学伟却不这样认为:“其实,社区工作人员就是社区居民的服务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居民群众搞好服务,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作为受到社区居民尊称的“小巷总理”,徐学伟已经在小埠东社区工作了20多年,算得上一个社区老工作者了。为体验“小巷总理”每天的工作情况,初冬的一天,笔者与徐学伟一起来到小埠东社区所属的铁路小区。  相似文献   

17.
周进和 《社区》2009,(4):45-46
2008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街道)被列为全市老小区物业服务达标补贴试点单位。沪东新村街道办事处会同新区建交委、沪东新村房产办事处,根据上海市推进住宅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确立“核定总量,测评有据,公正考核,专款专用”的物业服务达标补贴的考核方针,2008年第一、第二季度,共对分散于31个老小区、  相似文献   

18.
禾呈 《社区》2010,(25):32-33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永兴路社区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五个老小区合并而成的老旧小区。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永兴路社区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工夫,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率先开展了“一月一主题,月月有内容”活动,营造出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相似文献   

19.
王立彬 《社区》2015,(10):41-41
我国大多数城市老住宅小区,五六层楼房无电梯,老龄化社区遭遇“下楼难”困扰,老楼旧房“加梯”改造任重道远。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认为,各大城市老小区有大量无电梯7层以下老楼旧房。随着老龄人口迅速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加电梯改造需求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马青  孙默吟 《社区》2014,(10):34-35
城南街道美好社区地处山东省泰州市区中心繁华地段,由于是新小区,居住人群来自四面八方,年轻人占该小区的80%。美好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添益上岗大半年来,切身感受到了新老小区的区别:老小区老人多,赋闲在家,社区更容易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新小区年轻人多,白天上班,晚上应酬,见一面都难,更别谈让他们来参与小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